劉元品
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蓮花初級中學
初中思想品德課法制教育的不足與改進措施
劉元品
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蓮花初級中學
近幾年來,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法制教育遠未達到“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確保普及法律常識的任務在九年義務教育期間完成”的要求。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課法制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
1.初中學校使用的《思想品德》教材中法制教育的內容分散,不全面,削弱了法制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目前,我省絕大多數初中學校使用的《思想品德》教材是“教科版”。該教材總體設計思路是:在充分考慮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的基礎上,以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的關系、我與國家和社會的關系為經,以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國情教育為緯,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設計教材體系結構。由此看出,該種教材中法制教育的內容偏少,而且法制教育的內容被分散到了其他內容之中,給學生的印象不深,不容易引起學生的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制教育的效果。
2.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缺乏專業的法律素養,教學觀念滯后,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單一,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由于思想品德課在學校法制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這就要求思想品德課教師首先要有專業的法律素養(法律知識、法律意識、用法能力)。目前,大多數思想品德課教師現有的法律素養難以勝任學校法制教育。就我市而言,條件較差的初中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的思想品德課教師法律知識很缺乏。在法制教學中,不愿或不敢將教材中的法律知識擴展或延伸,照本宣科,就事論事,缺乏必要的廣度和深度。
在教學中,很多老師仍然采用應試教育下的“我教你記,我劃你背”的方式,扼殺了學生的個性,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能停留在法律知識的識記層面。“不可否認,法律知識的教育是必要的,但了解和熟悉了法律知識,并不等于具備法律意識,更不等于遠離違法犯罪,學校課堂教育要將法律知識內化為學生的法律意識,把法律意識上升為學生的法制精神”。
3.初中思想品德課法制教育的內容重實體,輕程序。
訴訟是最權威、最終的維權途徑。由于教材中法制教育的內容在編寫上就是重實體法,輕程序法。我國的三大“訴訟法”規定的訴訟程序在教材中基本上未編寫,很多教師也未給學生有選擇性補充。這樣做的后果可能是:當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通過非訴訟途徑無法解決,需要訴訟到法院時,不知道訴訟的程序是什么?最后可能導致未成年人走上報復性違法犯罪之路。例如:八年級《思想品德》(教科版)下冊第十三課,教材在列舉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消費者享有的權利后,教材就沒有提及當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如何通過非訴訟途徑或通過怎樣的訴訟程序去解決?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未補充完善這部分內容,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缺陷。
據一項權威調查:青少年初次違法犯罪的年齡主要集中在14-18周歲。在被調查的3427名青少年中,41.9%的青少年在實施違法犯罪行為時沒有認識到自己所實施的行為性質是違法犯罪行為。所以,加強學校法制教育應成為當前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那么,如何加強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法制教育呢?
1.加強法制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改變當前不合理的評價體系。
“完善在校學生知識結構,使法律知識成為各級各類學校的必修課內容。……完善和規范青少年法制教育內容,編寫系統性、階梯式的精品教材。……法制教育要納入學校教育質量和學生綜合評估體系,開展專項評估。”法制教育具有自身的認知規律和結構體系,沒有相應的課程就難引起學生的重視,削弱法制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所以,筆者認為:法制教育應做到有專門的教學計劃,課時分配,體系化教材。如果要將法制教育融入到《思想品德》內容之中,那么《思想品德》的內容應進行必要的修改,要結合當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特點,增加相關法制教育的內容。并列入學校教學質量考核體系。
2.思想品德課教師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要不斷去學習法律知識,特別是新頒布的法律法規,提升專業素養。認真備課,對目前使用的教材中法制教育內容不全面、不完善的知識要補充完善,但補充的內容一定要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教師要擯棄“應試教育”觀念,樹立素質教育觀念,“分數影響一時,素質影響一生”。用法制的正能量引導學生。課堂教學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如:(1)案例教學法:示范典型,教育警示。(2)情景式教學法:強化體驗,形成共識。(3)討論教學法:互動對話,觀點碰撞。(4)活動教學法:親自參與,提升素質。
3.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是搞好學校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徑。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有戰略規劃,為一些規模較大的學校招聘一至二名法學專業畢業并取得教師資格證的大學生擔任法制專業教師。沒有條件招聘的學校可以對現有的思想品德課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或制定政策鼓勵教師參加全國法律專業自學考試,提高教師的法制教學水平。
4.思想品德課的法制教育要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有計劃地適量開展法制課外活動。
(1)思想品德課教師應有計劃有選擇的利用“3.15消費者權益日”、“6.26國際禁毒日”、“6.5世界環境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節日、紀念日開展一些專題的法制宣傳活動,做到學以致用。活動的形式可選擇:如:演講賽、辯論賽、法律知識競賽、觀看法制圖片展、觀看警示教育片等。
(2)有計劃的組織學校部分學生(主要是后進生)到法院旁聽庭審,參觀監獄或聽犯人的悔改報告。感受法律的威嚴。
(3)聘請法制副校長或法制輔導員到學校舉辦法制講座。
【1】2002年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綜治辦和共青團中央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
【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思想品德》(教科版)教師培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