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峰
河北省曲周縣曲周鎮前河東小學
使學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梁峰
河北省曲周縣曲周鎮前河東小學
為了能讓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在課堂教學導入環節中首先以舊知識作為學習新知識的認知停靠點.通過列舉典型、說明意義、明確目的,使學生感到有學習和探求的需要.通過設置疑問、創設懸念、造成知識沖突等,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求知欲.
小學生;小學數學;有意義學習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學習分為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兩種。機械學習是一種形式上死記硬背的學習,是機械地模仿與記憶的學習,學生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的知識遺忘快且靈活運用性差。有意義學習是一種以思維為核心的理解性的學習,通過有意義的學習學生將知識記得準確而又牢固,還能用得迅速而又合理。在小學數學中怎樣才能使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呢?筆者認為認知基礎和情感動力是首要因素,只有情知交融,才能促使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呈現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1.舊知為鋪墊,找準新知的停靠點。
從學生的認知發展角度來說,任何新知識都是在原有的舊知識的基礎上生長起來的,舊知是新知的停靠點。因此,認知基礎是決定學生進行有意義學習的一個最重要的內部因素。為此,在新課導入中要引導學生對舊知識進行復習,搞好鋪墊,使學生原有認知結構成為聯接新舊知識的紐帶和橋梁,從而溫故知新。比如在學分數乘整數時,就要先復習分數加法的意義及計算法則和整數乘法的意義;在教比較復雜的“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時,先復習一下一步計算的“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因為沒有前者,后者就失去了落腳點,學習便只能是機械地進行。
2.情感為依托,激發學習的內驅力。
積極的情感是對學習活動或對象的力求認識的傾向,是推動學習的強大心理因素,這種積極的情感是有意義學習的心態,學生必須具備有意義學習的心態,才能開展有意義學習,沒有這種情感動力,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相互結合就不能積極發生。為此新課導入設計一定要以學生的情感為依托,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列舉典型、明確目的、感受實際運用的意義等,使學生感到有學習和探求的需要。
情知交融是思維活動和心靈活動的統一,貫穿有意義學習的過程。為此,在新知探究過程中,既要尋找思維的展開點,突出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也要重視情感的交流,讓學生以持續高漲的學習熱情,愉快的學習。
1.尋找思維的展開點,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新舊知識的相互同化、相互作用,只能是在學生思維活動中才能實現。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說,有意義學習是一種以思維為核心的理解性學習,沒有思維,就談不上理解。為此教師在引導探究的過程中,一定要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思維,教學時要尋找思維展開點,如: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點,有助于智能開發的知識點均是思維的展開點。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在這些地方展開充分的思維,學生才能真正自主探索,培養創造性思維。在以往的傳統教學中對“思維展開”往往重視不夠,主要表現在:所謂走捷徑,讓學生被動接受現成的結論,抹煞了數學知識形成的思維過程。其次片面夸大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一味講授,把應由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的難點、疑點和關鍵點全部代替包辦了。這種教學導致了學生機械的學習。筆者深深感到,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思維活動之所以顯得特別重要,乃是因為這一過程不僅是學生主動獲得真知的過程,而且也是學生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創造性發展的過程。
2.把握情感的交流點,培養學好數學的信心。
有意義學習的過程乃是師生理性和情感兩方面的動態的人際過程。為此,教師不僅要在認識上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思維,而且要在情感上與學生進行不斷的心與心的交流。師生之間只有保持心靈上的交流,才能創設一種民主、和諧、友愛和寬松的課堂氣氛,從而使學生處于無拘無束、心情舒暢、心情振奮的心理狀態之中。實際上,也只有在這種心理狀態中,學生的思維活動才能真正充分地、深刻地、創造性地展開,那么,教師怎樣與學生進行心靈交流呢?筆者認為最重要的首先是關注,教師在課堂教學全過程中始終都要積極地關注班上的每個學生。教師講授時,眼睛不能只看書本和教案,而應該與學生保持交流,連在角落處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親切目光。請學生起來回答問題時,教師更應全神貫注地、友好地注視他。其次是激勵,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說得好”、“說得很有道理”等贊揚和激勵學生的話應常掛在教師嘴上,即使對于說錯的學生,也決不能漠然置之,更不能隨意責難,而是要想方設法減輕學生因發言不好而帶來的心理壓力,并在適當時候再給機會,讓他嘗試獲得成功的歡樂,從而培養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練習的過程,是有意義學習延伸的過程。情知交融,可以使學生在知識上得以拓展,情感上得以升華,從而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首先,練習設計層次化,深化認知。學生要將新知內化,還需要以練習為載體,教師在設計練習時,要面向全體學生,由淺入深,逐步拓展思維,深化新知;其次,練習設計個性化,升華情感。成功的快樂是自信的源泉。只有讓學生持續體驗成功、探索的快樂,才能促使學生真正熱愛數學,至于在今后的學習中樂此不怠。因而,在練習中要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現自我和體驗成功的機會,使每個孩子的心靈得到滿足,升華學習情感。
有意義的學習是“以人為本”學生觀指導下的學習,只有情和知有機地統一起來,情知交融,才能充分發揮學生個性,使之創造性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