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地長
(于都縣新陂鄉林業工作站,江西 于都 342300)
毛竹是我國十分重要的經濟竹種,其用途很廣,即能夠用于建材,也可供食用和觀賞之用,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大片栽培的毛竹林還具有防風固沙的作用,對改善自然生態環境有一定的幫助。江西是我國毛竹林培育的大省,然而由于受重取輕予粗放管理因素的影響,導致還有許多低產毛竹林的存在,嚴重降低了毛竹培育的經濟效益。
要提高低產毛竹林的產量,需要充分切合實際。在了解造成毛竹林低產原因的基礎上,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造措施,這樣才能取得最大的改造效果。
1.1 由于砍伐過度造成低產??撤ミ^度是造成毛竹林產量降低的一個主要的人為因素。通常來說,毛竹具有十分頑強的生命力,然而人們在培育毛竹林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暫時的經濟利益的刺激,摒棄了可持續發展的培育理念,在一段時間內對毛竹林進行過度的砍伐,使得毛竹林的生態結構遭到破壞,竹林內的新生竹都被砍伐掉,留下了大片的老竹,導致竹林的再生能力受到嚴重的制約,最終的結果就是毛竹林的產量不斷下降,成為低產林。
1.2 由于密度過大造成低產。毛竹林內植株的密度也會對竹林的產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如果毛竹林內植株的密度過大,相鄰毛竹之間互相爭奪土壤的養分,導致土壤養分的供應跟不上毛竹的生長步伐。同時,相鄰毛竹靠的太近導致竹葉相互覆蓋,遮掩光照,對毛竹的光合作用造成一定的干擾。這些都會導致毛竹的正常生長受到限制,進而影響毛竹林的實際產量。部分地形條件不利于進出的山區因毛竹林缺少有效管理,也往往會出現竹林密度過大的情況。
1.3 由于雜草灌木造成低產。雜草灌木造成的毛竹林低產同樣是由于管理的缺失導致的。一些農民由于沒有竹林的管理意識,或者毛竹林處于不便人們進出的山區,導致毛竹在生長過程中缺乏照看,在竹林內部雜草和灌木叢生,與毛竹形成競爭關系,爭奪毛竹的養分、生存空間等資源,最后造成新生竹發育不良,或者新生竹由于生存空間和養分的缺失出現存活率低等現象。
1.4 由于土壤貧瘠造成低產。土壤的貧瘠與否是影響毛竹林產量的關鍵因素。在一些荒山地區,地表的土壤厚度過低,經常會有巖石裸露的現象,在這種地理環境下成長的毛竹林顯然產量無法達標。實際經驗表明,在土壤貧瘠地區栽培的毛竹林,每公頃的產量往往不足150株,而且毛竹的成長狀況也無法令人滿意。這就需要在林地的選擇上下功夫,盡量避免在過于貧瘠的土壤上種植毛竹。
2.1 選擇合適的林地。毛竹林產地的選擇應當考慮到交通情況,以便于平時的管理以及成材毛竹的運出工作。林地的坡度應當平緩,地勢起伏不宜過大,同時地表土壤的厚度不宜低于50cm,土壤的肥力要好,并設有配套的排水設施。
2.2 清除雜草和灌木。選擇好合適的林地以后,應當將林地內的雜草和灌木處理干凈,為毛竹林的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在當年的7月到10月之間,進行清理兩到三次。將雜草徹底鏟除以后,可以把其翻埋到土壤之中,經過微生物分解之后充當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2.3 林地墾覆。竹林地的墾覆工作要仔細,墾覆的深度控制30cm左右。在每年的七、八月份要對林地進行松土,松土的深度不宜大于20cm。在林地墾覆期間,注意徹底清除林地內的老竹蔸、大浮石、老竹鞭等,同時防止對新生竹鞭的鞭芽和鞭根造成破壞。每年冬天的12月到第二年的1月是林地墾覆的最佳時節,可以與挖冬筍同步進行。在冬季毛竹已經完成行鞭,主體部分都已進入休眠狀態,此時進行墾覆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對鞭根的破壞。林地墾覆也可以在每年的6月進行,因為此時毛竹的高生長基本中止,而鞭梢也還沒有進入旺盛的生長階段。
2.4 適時挖筍。春筍的出土時間一般都在每年的三月末期,挖筍工作可以分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個階段。清明節前為初期,此時市面上的竹筍較少,因此市場價格高,等到幼筍高出地面10cm左右時就可以進行開采。這時挖筍不僅經濟效益好,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尚處于休眠狀態的竹筍幼芽萌發。谷雨前后的十來天內屬于挖筍的中期,此時的筍質量最好、成竹率最高,為了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在挖筍時應注意預留一定量的母竹。此后就進入挖筍的晚期階段。此時可以將高度在20cm-30cm之間的竹筍全部挖掉,及時發現并挖出無法成竹的退筍,以減少其對土壤養分的爭奪,改善可成竹幼筍的生長環境。無法成竹的筍有很清晰的特征,即清晨筍尖無露水,筍梢松散,無光澤。
2.5 筍鞭的處理。每年的八九月份,竹筍的鞭梢開始露出土壤。在大暑節氣前破土的筍鞭發芽早,發育健全,筍鞭生長狀態好,發筍力強,對于此時的竹鞭要進行覆土埋置,進一步養護新鞭,保障第二年毛竹的產量。在大暑后破土的筍鞭生長期匆促,發育狀態不好,發筍力弱,應將此時的竹筍及時挖出,之后將筍坑填平。
2.6 選留母竹。在預留母竹的選擇上,以中期破土的竹筍為宜,盡量選擇生長狀態好、無任何病蟲害的竹筍。中期出土的竹筍不僅數量最多,而且質量最好,竹筍的生長狀態也最高。母株的密度應當控制在每一公頃50株上下。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前期出土的竹筍不適宜留作母竹,因為前期竹筍對養分的消耗會影響中后期筍的質量,造成竹筍成竹率低。
2.7 成材毛竹的砍伐??撤ネǔT诙鞂嵤?,砍伐后每畝毛竹立竹數量應保持在110株以上。為了避免在暴風雪天氣下風雪破壞竹桿,需要在每年的10到12月份對母竹提前實施鉤梢。注意控制好鉤梢的強度,鉤梢后留枝至少為15盤,以保障立竹有足夠的葉面積指數。
綜上所述,造成毛竹林低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培育毛竹林時,應當結合當地的立地條件,采取從除草、砍雜、墾覆、合理砍伐及挖筍、保護筍鞭和母竹、適時鉤梢、搖梢等措施,加強毛竹林的管理工作,切實提高毛竹產量。
[1]廖格林,肖克煜.毛竹低產林改造技術的研究[J].科技傳播,2011,07(25):157-158.
[2]詹向平,彭堅.江西宜黃縣低產毛竹林改造技術探討[J].科技傳播,2010,09(15):92-93.
[3]劉峰.淺論林木種苗與林業可持續發展[J].科技傳播,2007,02(0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