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平+劉競競
摘 要 為鞏固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的國際地位,充分利用高水平的E-learning基礎設施和承載能力,澳大利亞在職業教育與培訓E-learning方面制定了新的發展戰略。澳大利亞政府將充分發揮國家投資建設的寬帶網絡優勢,支持職業教育與培訓E-learning的開展,通過創新培訓方法,調整行業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并優化個人參與E-learning渠道,提高學習者的參與度和可流通性。這些實施策略對我國遠程職業教育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 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E-learning;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 G719.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4)22-0088-06
第三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引領了電子遠程教育的產生。電子遠程教育結合無線移動通信、高速寬帶通信、多媒體綜合服務和超媒體鏈接結構,適應了在信息和學習社會中對全民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的多元化需要,同時提供了更適合建構主義教與學的資源環境[1]。E-learning作為電子遠程教育的一種方式,主要通過互聯網進行學習與教學活動。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溝通機制與豐富資源的學習環境,實現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2],使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有助于終身學習的開展,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廣泛認可。澳大利亞政府在電子信息技術萌芽之初就開展了自上而下的E-learning建設,尤其是在職業教育與培訓領域,制定了許多發展策略和規劃。
一、E-learning國家戰略的出臺背景
1996年,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成立靈活學習咨詢小組(Flexible Learning Advisory Group,FLAG),該機構主要負責為政府提供有關職業教育與培訓、成人社區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戰略咨詢,以及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與各級政府在信息化技術方面的溝通和聯系[3]。自1999年起,澳大利亞靈活學習咨詢小組制定了一系列靈活學習框架,旨在職業教育與培訓領域推行高質量的E-learning策略,建設和優化E-learning資源、標準及軟件庫等基礎設施。
1999年,FLAG制定了“2000-2004年澳大利亞靈活學習框架(Australian Flexible Learning Framework)”[4]戰略計劃。該框架的目標是加速包括E-learning在內的多種靈活學習方式的發展,推動澳大利亞成為國際職業教育與培訓的領跑者。2004年,澳大利亞國家培訓署在該計劃的基礎上,繼續實施“2005-2007年澳大利亞靈活學習框架”[5],著手利用前期積累的有關研究、實施、監測和評估等方面的經驗,重點關注計劃執行過程中社會、經濟和政策環境的變化。該計劃強調,通過加強國家層面協作,促進地方工作順利進行,包括為各地無法各自承擔的工作找到更有效的解決方案等。這兩步計劃使E-learning成為職業教育與培訓主要教學模式的堅實基礎。2007年,鑒于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E-learning重要基礎設施資源、標準和數據庫等已就位,FLAG繼續實施“2008-2011年澳大利亞靈活學習框架”[6]計劃。該計劃的重點是使E-learning成為國家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目標是:為學習者量身打造個性化的培訓計劃;使學習者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教師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教學;為企業提供正確的發展方向;建設可持續發展的E-learning基礎設施。這一系列靈活學習框架計劃的實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到2010年,約40%的學習者通過E-learning平臺參加了在線研討會及講座(如Elluminate)、虛擬教室(如Moodle)或網絡2.0技術(如博客、維基百科),82%的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者參與了E-learning課程,55%的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者認為E-learning促進了其從事的工作,42%的學習者認為E-learning為其獲得更好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各州(領地)接受E-learning的學習者所占比例獲得很大提高,如南澳大利亞州達到92%,澳大利亞首都領地達到了91%,新南威爾士達到了77%;基本普及了E-learning的使用,69%的注冊培訓機構提供網絡課程信息、相關政策和規定, 61%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教師通過E-learning平臺獲取網絡資源,50%的行業企業將E-learning作為員工培訓體系的一部分[7]。
然而,E-learning的開展也面臨亟待解決的問題: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仍然要加強網絡建設,提高網絡速度,擴大網絡寬帶的覆蓋面(尤其是偏遠和農村地區),讓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通過高速網絡連接訪問E-learning系統,獲取便捷的在線服務和及時的教師在線輔導;在企業培訓中E-learning的使用程度還有待提高;還需要鼓勵更多企業投資發展E-learning,將E-learning作為其勞動力長遠發展方式;注冊培訓機構(Registered Training Organization,RTO)對于職業教育與培訓 E-learning項目的參與尚未達到目標;職業教育與培訓教師和培訓師沒有充分借助E-learning平臺了解學習者先前學習;E-learning的網絡資源質量沒有得到有效保障等[8]。這些問題都是E-learning國家戰略當前所要關注的焦點,急需FLAG采用有效的策略,保障學習者無障礙進行E-learning,保證產業、企業和培訓機構的利益,使政府和組織的投資得到充分利用。
基于此,2011年,FLAG出臺《2012-2015年職業教育與培訓E-learning國家戰略》(National VET E-learning Strategy 2012-2015,簡稱E-learning國家戰略)[9]以實現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E-learning的新遠景,具體是:利用達到國際水平的E-learning基礎設施和承載能力,鞏固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的國際地位。
二、E-learning國家戰略的內容與實施
(一)E-learning國家戰略的內容
1. 通過發揮國家投資建設的寬帶網絡優勢,促進E-learning發展
澳大利亞政府在建設國家寬帶網絡(National Broadband Network,NBN)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這些投資不但有助于拓寬全國各地網絡帶寬,提升網絡速度,也為E-learning項目開展提供了先進的網絡平臺支持。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一方面將通過NBN網頁展示E-learning項目的優勢,吸引各地區和組織積極開發E-learning項目,使其獲得更多關注和支持;另一方面,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還要向各地區和組織提供有關寬帶建設和新興技術應用方面的理論和系統支持,同時設立網絡課程內容服務中心,協助和鼓勵職業教育與培訓工作人員開發和共享E-learning課程內容。
2. 通過創新培訓方法,推動人力資源開發
與行業企業緊密合作,是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基本原則。在E-learning國家戰略中, FLAG繼續強調E-learning項目的開展要與行業、企業合作,要聯合所有行業共同創新培訓方法,全面推動E-learning項目的整合,以推動各行業人力資源的開發。另外,行業企業應及時傳達地方產業需求,企業人力資源發展部門應發揮資源優勢,向相關管理部門提出清晰明確且能反映企業需求的建議,進一步發揮E-learning推動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的作用。
3. 通過個性化的E-learning方法,提高學習者的參與度和可流通性
隨著E-learning的普及以及學習者數量的不斷增長,E-learning必須要滿足各類學習者的個性化需要和不同地區勞動力市場的需要,因此,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要完善各項措施,消除學習者在培訓過程中面臨的阻礙。針對弱勢群體,要開展普及基本技能和電腦知識的項目;針對有高水平技能需求的學習者,要創新E-learning項目,幫助這些學習者獲得更高水平的職業教育與培訓資格證書、技能及進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為建設各級各類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無縫銜接體系,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將借助電子學檔認證學習者的學習經歷,使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企業及學習者可通過國家電子學檔系統訪問學習者的電子學歷數據。
(二)E-learning國家戰略的實施
1. 充分發揮國家寬帶網絡的作用
E-learning國家戰略提出,E-learning應該基于NBN試點,大力發展網絡寬帶培訓,與大型培訓機構合作,共同投資推進E-learning項目,逐步增加有穩定資金支持的網絡培訓項目。通過網絡培訓項目,探索解決職業教育與培訓過程中問題的新方法,以實現職業教育與培訓戰略目標。同時,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要做好國家技術標準的更新工作,順應新的技術潮流,確立全國統一的技術標準,確保職業教育與培訓的靈活性和互通性,FLAG倡導與RTO保持服務和資源的互通性,共同商討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信息技術標準的設立。國家機構和各地區政府要有效管理技術認證進程,引導相關部門運用有益教育成效的新興技術,并督促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和工作人員提升相關技術應用水平,實現教育成效的最大化。
該戰略鼓勵職業教育與培訓工作人員通過寬帶網絡構建一個現代網絡課程服務中心,開發和共享E-learning課程內容,發展針對市場失靈和勞動力短缺領域的高質量重點課程。服務中心要向課程開發人員推出高級課程開發工具(如Web 2.0應用,云計算)及易于操作的媒體開發工具和模板,同時,維持現有國家開發課程的使用,維持訪問路徑并及時更新。此外,網絡服務中心要建立地方專家數據庫,協助職業教育與培訓工作人員使用課程服務系統。
2. 調整行業的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
首先,E-learning國家戰略將推動開展覆蓋全行業的E-learning規劃和地區合作項目。基于與各地區政府、RTO和社區團體合作的原則,E-learning機構盡可能地與各地區共同投資開發E-learning項目。澳大利亞政府將每年與2~3個優先行業的核心組織共同投資,尋求行業領軍人物支持,開展用于吸引各行業參與的E-learning項目;與來自企業的研發人員合作創新E-learning項目;針對核心技能和專業職位,專門制定E-learning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消耗,及時準確地滿足企業需求。
其次,為吸引更多企業采納E-learning,將提供企業人力資源開發服務,優化企業培訓方式,使企業員工通過E-learning,提升工作技能,掌握更便捷的培訓方式。這項服務包括:E-learning成本效益分析;為企業E-learning配備合格的軟硬件和工作人員;整合E-learning和電子商務;提供包括在線指導在內的E-learning輔助服務。
3. 優化個人參與E-learning渠道
澳大利亞政府一直致力于開展全納的職業教育與培訓,但由于弱勢群體(包括原土著居民、傷殘人士、無業人群和問題少年)的特殊性,這些群體參與職業教育與培訓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障礙。E-learning將發揮靈活性和個性化的優勢,增加特殊群體接受職業教育與培訓以實現就業的機會。FLAG將與代表特殊群體利益的核心組織、消費者互助團體、社區組織及培訓機構合作,共同確定首要任務,針對弱勢群體開展普及電腦操作知識、基本技能培訓和職前培訓方面的項目。
為確保學習者的學習進程獲得廣泛認可,該戰略計劃到2015年,全國實行電子學檔管理學習者學歷檔案,通過電子學檔協助學習者規劃學業進程,以電子學檔為基礎,存儲資格證書數據的無縫學歷認證體系,使學習者順利獲得職業教育與培訓高級證書。首先,建立指導國家電子學檔和E-learning有效結合的理論框架,為學習者信息管理系統提供理論支持。然后,基于FLAG以往的研究,與RTO和社區部門合資構建示范項目,展示如何使用電子學檔識別和管理學習者學歷,了解學習者先前學習。同時通過實施“學習者識別計劃”,跟蹤學習者學習進程,并推出安全的學習者身份核對方式。
為確保E-learning學習成效,澳大利亞每年定期召開E-learning發展會議,攜手各州(領地)和各地區權威培訓組織商討確立E-learning優先發展領域,定位各州(領地)和各地區培訓重點,滿足勞動力市場需求。同時,尋求RTO的共同參與,發展和實施E-learning項目,通過E-learning的培訓平臺,為優先發展領域提供優質培訓。
4. 其他輔助性措施
為支持以上策略的順利實施,FLAG還將采取一系列輔助措施。
首先,FLAG將定期評估E-learning的推廣效果。FLAG將嚴格監督E-learning相關年和跟蹤數據的采集,公示學習者、培訓機構和所有項目股東對E-learning國家戰略實施的評價,為下一步規劃提供依據。FLAG將基于政策和實踐研究指導未來發展戰略,為適度優先發展領域的項目提供理論支持。另外,E-learning的質量保證部門將與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的國家質量監管部門合作,開發和推廣高質量的E-learning方法和E-assessment方法,還將不間斷地向職業教育與培訓工作人員和澳大利亞質量培訓框架(Australian Quality Training Framework)體系的質量審核員提供數據和材料,保證E-learning和E-learning評估的質量和持續性。
其次,鼓勵職業教育與培訓各部門積極參與。為確保E-learning國家戰略的順利實施,該戰略指出,要全面倡導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和員工使用和參與E-learning系統。一方面,E-learning部門將建立E-learning快捷訪問網站,完整地公示該戰略的實施信息和開發的所有資源,并在網站上創建網絡新聞板塊和職業教育與培訓員工在線聯絡平臺;另一方面,倡導各地區行動起來,采取有效措施鼓勵RTO把握投資機會,與政府共同投資E-learning項目開發,使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和企業開發的資源和成果得以充分利用。
再次,有效管理和協調各個行動項目。該戰略涉及的行動項目眾多,FLAG要代表各地政府和所有股東做好統籌工作,并根據需要,定期總結和修改各個策略、變革發展方式,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推動行動計劃的順利實施。E-learning管理部門將設立秘書處,管理所有E-learning的相關事務,確保各行動項目資金投入和協調合作,避免項目成果的分散或重復。
E-learning國家戰略的出臺,有助于澳大利亞各培訓機構加快實現國家培訓目標。職業教育與培訓各部門將在新的技術環境下,相互協作共同完善各部門職能,同時激勵各部門探索新方法,不斷提高學習者在培訓和工作中的參與度,提升澳大利亞人力資源技能水平。隨著一系列圍繞戰略目標的行動項目的開展,該戰略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為期三年的行動綱領,FLAG還將進行后續的成果評估,每年開展一次實施進程回顧,根據所獲成果和社會形勢的變化及時作出調整。
三、對我國遠程職業教育的啟示
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E-learning最新發展戰略確立了澳大利職業教育與培訓E-learning的下一步發展方向,該戰略也為我國實施《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完善我國遠程職業教育體系提供了借鑒。
(一)協調體系運行機制,提高成本效益
遠程職業教育屬于資本密集型領域,而我國政府在遠程職業教育方面的投入有限,要確保其正常運行,就要盡可能地優化資源配置,根據需要及時調整經費支出重點,還要科學地整合資源,建設先進、高效、實用的遠程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充分依托公共通信資源,全面覆蓋城鄉各級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的教育信息網絡。職業教育體系應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將其與職業教育合理融合起來,降低開發遠程職業教育資源成本,達到用有限資金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效果。
(二)多機構參與協作
我國應借鑒澳大利亞的經驗,在政府的引導下,加強政府、職業院校、培訓機構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建立遠程職業教育機構和企業之間的戰略伙伴關系,實現優勢互補,吸引企業和社會力量多方面參與遠程職業教育的建設與服務,并逐步完善多渠道籌集遠程職業教育經費的保障機制。
(三)保障學習者的積極參與
在我國,遠程職業教育缺乏系統全面的學習支持服務體系,學習者學習成果認證、學分積累和轉換制度不夠健全,無法充分發揮遠程職業教育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優勢。要解決當前問題,政府應把焦點轉向如何促進學習者的參與和提高勞動力技能水平上,使遠程職業教育提供滿足學習者個性需求的服務,尤其要針對弱勢群體,采取靈活措施,解決學習者在培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職業教育系統也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覆蓋全體學習者的電子學檔系統,做好學習者成長記錄與綜合素質評價,保障學習者全職業生涯教育的學歷認可和學業銜接。
(四)開發和共享優質數字教育資源
數字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建設是遠程職業教育建設的基礎和長期任務。我國各遠程教育機構在辦學過程中,存在資源建設缺少統籌規劃、開發標準不統一、標準化資源庫認知度低、利益互惠機制不健全、版權保障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成為阻礙資源共享的制約因素[10]。面對以上問題,政府應資助引領性資源的開發和推廣,并購買基礎性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提供公益性服務,此外,還應支持校際間網絡課程互選及資源共建共享活動。同時,遠程職業教育機構應設法調動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積極性,使其加大在遠程教育資源建設和提供學習者個性化服務方面的資源投入,還要重點支持偏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和薄弱學校享用優質的教育資源服務。此外,我國急需完善數字教育資源評價與審查制度,保證資源的質量和可流通性,保障遠程職業教育課程的有效開展。
自2000年以來,澳大利亞一系列E-learning相關策略的實施,一方面使其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更加有效地向學習者和企業提供靈活、個性化的培訓項目和商業服務;另一方面,通過新技術的運用,提高了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產品和服務的國際競爭力。澳大利亞的成功經驗為我國遠程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良好借鑒,通過對其先進策略和政策的學習,有助于完善我國的遠程職業教育體系,實現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的目標。
參 考 文 獻
[1]丁興富. 遠程教育學[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51.
[2]上海市教科院智力開發研究所. 美國教育部教育技術白皮書[R]. 2001年.
[3]Flexible Learning Advisory Group[EB/OL].(2014-04-05)[2014-05-10].http://www.flag.natese.gov.au/.
[4]Flexible Learning Advisory Group. Australian Flexible Learning Framework for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2000_2004[EB/OL].(2014-01-14)[2014-05-11].http://pre2005.Flexiblelearning.net.au/aboutus/aflframework2000.pdf.
[5]Flexible Learning Advisory Group. Australian Flexible Learning Framework for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 Training System 2005-2007[EB/OL].(2014-01-05)[2014-05-10].http://flexiblelearning.net.au/aboutus/resources/aflframeworkbusinessplan2005.pdf.
[6]Flexible Learning Advisory Group. 2008-2011 Australian Flexible Learning Framework Strategy[EB/OL].(2014-02-12)[2014-05-14].http://technologytwitter.typepad.com/westcoasttafe/files/2008_2011_Framework_Strategy.pdf.
[7][8]2011 E-learning Benchmarking Survey[EB/OL].(2014-03-06)[2014-05-16].http://flexiblelearning.net.au/wp-content/uploads/2011_e-learning_benchmarking_survey_final_report.pdf.
[9]National VET E-learning Strategy 2012-2015[EB/OL].(2014-03-09)[2014-05-10].http://flexiblelearning.net.au/shared/docs/national_vet_elearning_strategy_2012_2015_ web. pdf.
[10]劉其淑,趙琦,位廣紅. 遠程教育資源共享的利益因素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0(7):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