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彭蘭在2014年第3期《新聞與寫作》刊文,認為過去20年,互聯網在中國的所有變化實質上都是“連接”的演進。前Web時代的關鍵是終端的連接,Web1.0時代的重點是內容的連接,這也意味著網絡作為第四媒體登堂入室,此后網絡媒體迅速成為了整個傳媒格局中的重要力量。Web2.0時代的核心是人的連接,這導致了社會化媒體的興盛。這三個階段,產生了互聯網上三種主要的“子網絡”:終端網絡、內容網絡、關系網絡。但今天互聯網上正在發生的變革,將使第四種“子網絡”開始普及,那就是在線購物、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金融等構成的服務網絡。放眼下一個十年,可以預期的是:互聯網的起點——終端網絡未來還將完成一次大“爆炸”,其導火索是物聯網。物聯網會造就一個“泛終端”時代,它將使一切帶傳感器的物體都有可能成為終端,包括“人”。大數據、語義網等技術則將使互聯網上的內容連接、關系連接向智能關聯發展。服務網絡的新跨越也正在展開:在線購物改變的不僅僅是購物活動本身;在線教育不僅是優質教育資源翻越校園圍墻的過程,更是圍墻內的教育體制變革的過程;在線醫療服務將更多地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在線支付挑開了互聯網金融戰的序幕?;ヂ摼W是在這四種“子網絡”的演進、互動中不斷生長的一個生命體。要在互聯網時代生存,我們必須用想象力和創造力去參與這個生命的成長、跨越的過程,而一切的前提是,要有變革自己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