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冀
摘 要:文章分析了灰色系統理論在風能預測中的應用,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灰色系統;風力預測;應用
1 背景介紹
全球變暖問題日益嚴重,風能作為一種新型的清潔能源正快速發展。但風能具有隨機性強,不穩定的特點,這一切都制約著風能的大規模發展。而對風能的有效預測可以使人們得以合理安排風能的使用,提供預警,對風能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文章將討論灰色系統理論在風能預測中的應用。
灰色系統理論1982年由華中理工大學鄧聚龍教授首先提出,是一種研究少數據、貧信息不確定性問題的新方法。主要解決一些包含未知因素的特殊領域的問題,被廣泛應用于農業、地質、氣象等學科。
2 GM(1,1)模型
灰色系統預測為一時間序列預測模型,具體流程如下:
定義歷史功率數據序列為
(1)
對原始數據進行累加處理得到
(2)
(3)
設x(1)滿足一階微分方程
(4)
式(4)中a為灰色系數,b為灰色控制系數。其計算方式如式(5)所示:
(5)
式(5)中B,Y的定義如式(6),(7)所示
(6)
(7)
其中,-z(1)(i)為x(1)(k)與x(1)(k-1)的平均數,再由式(4)可得:
(8)
其中 為GM(1,1)的擬合序列,而
為模型預測出的風電功率輸出值,對于文章所研究的短期預測,我們僅取三個預測值。
3 預測模型的應用
使用華北某風場下午13:00至17:00的4小時的風電數據,分別用5分鐘與15分鐘作為采樣周期,對模型進行檢測。結果如圖1所示:
由圖1可以看出,預測結果與原始數據趨勢基本相同。相比于15分鐘預測數據,5分鐘預測數據更接近真實值。可推測,采樣頻率越高,短期預測的精確度越高。
為進一步證明,引入誤差系數I,其計算方式如式(9)所示,其中t為時間。
(9)
由式(9)可以看出,當I越小,預測結果越準確。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評價標準如表2所示。
表1 結果對比
表2 評測標準
由表1可得,5分鐘采樣的預測結果要好于15分鐘預測結果,推測成立。
4 結束語
本模型使用灰色系統中的GM(1,1)模型對短期風電功率進行預測。經檢驗可知,當使用5分鐘采樣數據時,預測結果較為準確。可知本模型的在風電功率短期預測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Liu Sifeng, Jeffrey Forrest, Yang Yingji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Grey Systems Theory, Grey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Services (GSIS)[C].201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1-9.
[2]Li Jia, Wang Baoyi , Zhang Baosheng.Application of Improved Grey Prediction Model to Petroleum Cost Forecasting[J].Petroleum Science,2006, 2(3):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