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林林
突破1:對角平分線性質的再認識
例1 如圖1,在△ABC中,AD平分∠BAC,∠C=90°,DE⊥AB,交AB于點E,DE=3,BD=4,求BC的長度.
【再認識】角平分線性質是說明線段相等的一種重要方法. 解題時,注意抓住圖形的特征,從已知條件中找到角平分線的點及這點到角兩邊的垂線段,利用角平分線性質得到兩條垂線段相等.
【分析】欲求BC的長,已知BD,且BC=BD+CD,進而將問題轉化為求CD的長. 由AD平分∠BAC,∠C=90°,DE⊥AB,根據角平分線性質,可得CD=DE,從而求出BC的長度.
解:∵ AD平分∠BAC,∠C=90°,DE⊥AB,
∴ CD=DE=3,
∴ BC=CD+BD=3+4=7.
【變式】如圖2,AB//CD,O為∠A、∠C的平分線的交點,OE⊥AC于點E,且OE=2,求AB與CD之間的距離.
【分析】要求AB與CD之間的距離,首先過點O作直線OM⊥AB于點M,交CD于點N,則線段MN的長度即為AB與CD之間的距離. 因為AO、CO分別是∠BAC、∠ACD的角平分線,所以OE=OM=ON,則AB與CD之間的距離可求.
突破2:角平分線性質定理逆定理的再認識
例2 如圖3,BD是∠ABC的平分線,AB=BC,點P在BD上,PM⊥AD,PN⊥CD,垂足分別為M、N. 試說明PM=PN.
【再認識】角平分線性質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角平分線的一種重要方法. 在平面內找到一個點,通過這一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來確定該點在角平分線上. 再根據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確定角平分線.
【分析】欲說明的是PM=PN,已知PM⊥AD,PN⊥CD,利用角平分線性質定理的逆定理,可猜測BD平分∠ADC. 已知BD是
【變式】如圖9,某地有兩個村莊和兩條相交叉的公路(點P、Q表示村莊,l1、l2表示公路). 現計劃修建一座水庫,要求水庫到兩村莊的距離相等,到兩條公路的距離也相等. 你能確定水庫應該建在什么位置嗎?在所給圖形中畫出你的設計方案. (要求保留作圖痕跡)
【分析】此題是作圖題,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要熟練掌握角平分線性質和垂直平分線性質. 到P、Q的距離相等,則連接PQ,根據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作出線段PQ的垂直平分線,到l1、l2相等,則作出l1、l2相交所形成的一組鄰補角的角平分線,兩線相交的一點即為所求.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天一實驗學校)
突破1:對角平分線性質的再認識
例1 如圖1,在△ABC中,AD平分∠BAC,∠C=90°,DE⊥AB,交AB于點E,DE=3,BD=4,求BC的長度.
【再認識】角平分線性質是說明線段相等的一種重要方法. 解題時,注意抓住圖形的特征,從已知條件中找到角平分線的點及這點到角兩邊的垂線段,利用角平分線性質得到兩條垂線段相等.
【分析】欲求BC的長,已知BD,且BC=BD+CD,進而將問題轉化為求CD的長. 由AD平分∠BAC,∠C=90°,DE⊥AB,根據角平分線性質,可得CD=DE,從而求出BC的長度.
解:∵ AD平分∠BAC,∠C=90°,DE⊥AB,
∴ CD=DE=3,
∴ BC=CD+BD=3+4=7.
【變式】如圖2,AB//CD,O為∠A、∠C的平分線的交點,OE⊥AC于點E,且OE=2,求AB與CD之間的距離.
【分析】要求AB與CD之間的距離,首先過點O作直線OM⊥AB于點M,交CD于點N,則線段MN的長度即為AB與CD之間的距離. 因為AO、CO分別是∠BAC、∠ACD的角平分線,所以OE=OM=ON,則AB與CD之間的距離可求.
突破2:角平分線性質定理逆定理的再認識
例2 如圖3,BD是∠ABC的平分線,AB=BC,點P在BD上,PM⊥AD,PN⊥CD,垂足分別為M、N. 試說明PM=PN.
【再認識】角平分線性質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角平分線的一種重要方法. 在平面內找到一個點,通過這一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來確定該點在角平分線上. 再根據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確定角平分線.
【分析】欲說明的是PM=PN,已知PM⊥AD,PN⊥CD,利用角平分線性質定理的逆定理,可猜測BD平分∠ADC. 已知BD是
【變式】如圖9,某地有兩個村莊和兩條相交叉的公路(點P、Q表示村莊,l1、l2表示公路). 現計劃修建一座水庫,要求水庫到兩村莊的距離相等,到兩條公路的距離也相等. 你能確定水庫應該建在什么位置嗎?在所給圖形中畫出你的設計方案. (要求保留作圖痕跡)
【分析】此題是作圖題,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要熟練掌握角平分線性質和垂直平分線性質. 到P、Q的距離相等,則連接PQ,根據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作出線段PQ的垂直平分線,到l1、l2相等,則作出l1、l2相交所形成的一組鄰補角的角平分線,兩線相交的一點即為所求.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天一實驗學校)
突破1:對角平分線性質的再認識
例1 如圖1,在△ABC中,AD平分∠BAC,∠C=90°,DE⊥AB,交AB于點E,DE=3,BD=4,求BC的長度.
【再認識】角平分線性質是說明線段相等的一種重要方法. 解題時,注意抓住圖形的特征,從已知條件中找到角平分線的點及這點到角兩邊的垂線段,利用角平分線性質得到兩條垂線段相等.
【分析】欲求BC的長,已知BD,且BC=BD+CD,進而將問題轉化為求CD的長. 由AD平分∠BAC,∠C=90°,DE⊥AB,根據角平分線性質,可得CD=DE,從而求出BC的長度.
解:∵ AD平分∠BAC,∠C=90°,DE⊥AB,
∴ CD=DE=3,
∴ BC=CD+BD=3+4=7.
【變式】如圖2,AB//CD,O為∠A、∠C的平分線的交點,OE⊥AC于點E,且OE=2,求AB與CD之間的距離.
【分析】要求AB與CD之間的距離,首先過點O作直線OM⊥AB于點M,交CD于點N,則線段MN的長度即為AB與CD之間的距離. 因為AO、CO分別是∠BAC、∠ACD的角平分線,所以OE=OM=ON,則AB與CD之間的距離可求.
突破2:角平分線性質定理逆定理的再認識
例2 如圖3,BD是∠ABC的平分線,AB=BC,點P在BD上,PM⊥AD,PN⊥CD,垂足分別為M、N. 試說明PM=PN.
【再認識】角平分線性質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角平分線的一種重要方法. 在平面內找到一個點,通過這一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來確定該點在角平分線上. 再根據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確定角平分線.
【分析】欲說明的是PM=PN,已知PM⊥AD,PN⊥CD,利用角平分線性質定理的逆定理,可猜測BD平分∠ADC. 已知BD是
【變式】如圖9,某地有兩個村莊和兩條相交叉的公路(點P、Q表示村莊,l1、l2表示公路). 現計劃修建一座水庫,要求水庫到兩村莊的距離相等,到兩條公路的距離也相等. 你能確定水庫應該建在什么位置嗎?在所給圖形中畫出你的設計方案. (要求保留作圖痕跡)
【分析】此題是作圖題,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要熟練掌握角平分線性質和垂直平分線性質. 到P、Q的距離相等,則連接PQ,根據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作出線段PQ的垂直平分線,到l1、l2相等,則作出l1、l2相交所形成的一組鄰補角的角平分線,兩線相交的一點即為所求.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天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