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文化”是新課改的重要體現,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教師和學生對新課改教學理念也發生了轉變。了解數學文化,有利于廣大教師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充分地體現出數學的文化價值。
關鍵詞:小學;人教版;數學
一、數學文化的價值與影響
要想充分了解數學文化,就必須知道數學文化的價值體現在哪里,關于數學的文化的定義有很多,總結歸納起來可以發現它的價值體現在:(1)幫助學生認識世界,了解事物的本質,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探索發現的精神,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2)數學文化在理智的基礎上本著人文精神,有助于學生提高文化修養和思想品德。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數學的工具性在教學過程中逐漸被弱化。數學對于社會各個領域影響至關重要,它的文化功能對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數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分析推斷力和決策能力有重要影響,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獨立的人格。
二、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數學文化的體現
人教版數學教材中講述了《九章算術》的故事,學生可以通過這個故事了解到我國古代數學文化,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將我國古代的數學與古希臘數學形成鮮明的對比。《九章算術》在人教版教材中多次出現,充分說明了它的重要性。作為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九章算術》的內容,例如,“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這句話在教材中被表達為約分術,教材上詳細地介紹了約分的解答方法與步驟。“正算赤,負算黑。”這句話在數學教材中表達為,紅色算作正數,黑色算作負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講授經典著作還能夠激起學生的愛國思想。
小學數學教材中提到了《周髀算經》等經典的著作,還有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劉徽、祖沖之等人,在學術方面記載了“圓周率、勾股定理、算術圭田術等,這樣記述使得數學教材形象生動,充滿樂趣,教師可以利用數學文化靈活地作用于教學。
綜上所述,本文闡述了數學文化的價值與影響,分析了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數學文化的體現,為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曹鵬.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蘊含的數學文化[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10).
作者簡介:劉元梅,女,出生年月:1962.08,大學專科,從事數學教學,就職于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海勃灣區和平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