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中國經濟全球化、生活信息化的腳步,英語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不可忽視。各個教學階段采用的英語教學法也因此備受關注,其中通過重視學生,民主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學;人人參與活動;玩中有學,學中有玩等方法來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培養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肢體語言;多媒體
小學英語教學不僅是一門學科,它更是一門藝術。一個優秀的小學英語教師不僅應具有扎實的英語素養以及教學基本功,同時還應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和精湛的教學技能。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創設良好的語言情境和語意情境,為學生搭建活動的舞臺。使其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緒中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英語語感,奠定初步的英語基礎。
一、趣味導課,引人入勝
在教學中利用各種媒體讓教科書活起來、動起來、形象起來、發出聲來,讓鮮活的教學震撼學生的心靈、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教學26個字母之前,可讓學生先欣賞字母歌或學唱字母歌,待學生對英語字母有了大致的了解后再教字母,這比直接讓學生學習枯燥無味的字母效果要好得多。再如,教英語數字之前,不妨讓學生先學唱Ten Little Candles等有關數字的歌曲。有些兒童歌曲不僅旋律優美,而且可配動作更加深學生的印象。比如,Head,shoulders,knees and toes,Boy and girl等英語歌曲,學生邊唱邊做動作,很容易興奮。這類歌曲用于課前熱身,可使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用于課中,可以消除學生學習中的疲勞,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二、運用直觀教具,直接感知
在教學中運用直觀的手段,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有鮮明、精確、完整的表象,使抽象詞語與感性的材料相聯系,使學生記得牢固。直觀的手段很多,形象語言、簡筆畫、照片、幻燈片、錄音、錄像等都是直觀手段。如,在教學“Whats this? Its a/an...”中,我在上課前準備了蘋果、茶杯、鉛筆、香蕉等實物,在練習時也讓學生充分利用身邊的筆、書、鉛筆盒、課桌、椅子、門、窗等進行練習,使整個課堂充滿活力。
三、引入游戲,讓英語課堂“活”起來
把游戲引入課堂,發揮游戲教學的神奇作用。如,在教學中教授新句型或新單詞之后,將學生排成縱列,每列的第一名學生同時接到老師遞出的一個句子快速默讀以后,耳語給下一名學生,一直傳到最后一名學生,由這名學生將聽到的句子寫在黑板上,寫得又快又對的小組為冠軍。這樣的游戲不僅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更主要的是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新學的單詞與句型。教學中發揚民主,營造和諧氛圍,讓學生動起來。愛動是孩子的天性。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將“動中學、學中動”有機結合,使學生動腦、動口、動眼、動耳、動手,以最佳心理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
四、借助肢體語言,讓課堂“活”起來
肢體語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用肢體語言來輔助教師進行英語教學是小學英語課堂中師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靈活、合理、恰到好處地運用肢體語言,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提高教學效率,而且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貫穿課堂教學,促進師生交流,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巧用多媒體,讓課堂“活”起來
采用各種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使學生能在實際語境中輕松地學習英語。教學媒體正以其特殊的功能和優越性越來越受到普遍的關注、重視和運用。它新穎生動,感染力強,不但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且可以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能夠讓學生清楚地看到事物發展的全過程,化靜為動,化繁為簡,化虛為實,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記憶。因此,它對全面地提高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素質,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將教學媒體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互相補充,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一定要讓課堂“活”起來,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讓學生在有節奏的歌謠中體驗英語,在輕松愉快的語言活動中輸入英語,讓學生在唱中學、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從而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為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國文.語篇與語言的功能.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劉潤清.西方語言學流派.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高雪蓮,女,1966年4月出生,專科,就職于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柳樹鄉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