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摘 要:根據初中英語課堂話語的特點和功能,結合農村英語教學的實踐和探索,就農村初中英語課堂話語使用現狀進行了比較詳盡的闡述。為了幫助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提高課堂話語有效性,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課堂話語;現狀;有效性
一、引言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已經進入城市化進程加速階段,農村中小學也在加快教育現代化的步伐。與此同時,義務教育英語學科課程標準已于2011年修訂完畢,并頒布實施。這就對農村英語教師提出了雙重要求和新的挑戰。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只有立足初中英語教學的實際,在課堂上盡量使用英語組織教學,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才能逐步提高農村英語教學的質量。英語課堂話語就是指英語教師使用的課堂用語。同其他學科的教師課堂用語一樣,英語教師的課堂話語需要具備科學性、啟發性和藝術性。但英語是一門外語,不同于母語或者第二語言,因此英語課堂用語又有著與其他學科課堂用語不同的特點。作為英語教師,在大學英語專業學習階段和從事英語教學工作的初期階段,都曾對英語課堂話語進行過學習。但是,這種學習主要是立足于教師個體自身英語專業發展和教師職業發展而開展的。在完成教師職業發展的初期適應期之后,大多數教師已經完成了課堂話語的系統學習和反思調整,即便以后出現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情況,也多數從備課是否充分、上課講解是否詳盡、作業布置和批改是否及時,或其他應試教育的角度進行反思和改進,從而忽略了課堂話語是否有效影響的重要因素。農村學生生源素質普遍較低,英語基礎相對薄弱,農村學校師資力量相對較為薄弱,因此英語教師對英語課堂話語忽視的現象更加突出。筆者親身經歷了城市初中向農村初中工作調動引發的英語教學方式的轉變,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教訓。筆者將運用英語課堂話語的一些實例,對農村英語教師課堂話語特點和功能、使用現狀進行一些探討,并提出一系列可行的改進措施,旨在給農村初中英語教師一些啟示,促使他們不斷提高農村英語課堂話語的有效性,從而促進農村英語課堂質量的提高。
二、農村初中英語課堂話語的特點和功能
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大量的課堂話語,實施著“傳道、授業、解惑”和“縝思、啟智、明德”的責任。因此,課堂話語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教師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也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初中英語課堂話語的特點和功能,是由初中階段的“教”與“學”的特點以及英語學科的特殊性所決定的。當前,除了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我國大部分初中學生已在小學完成了三年甚至六年的基礎英語學習。他們擁有基礎的英語語言知識,具備了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語言技能,對英語語言文化、英語學習方法也有了基本的了解,而且對英語學習已經形成了相對明顯的情感態度差別。這就決定了無論是課堂話語的內容,還是在課堂話語語法復雜度上,初中英語教師的課堂話語既不像小學那樣量小簡單,也不像高中那樣量大復雜。英語學科特殊性決定了英語課堂話語除了具備和其他學科一樣的教育功能與交際功能之外,還具備示范功能,因為英語不但是教學的媒介,還是教學的目的。
不同的是,農村初中英語課堂話語有著自身的特點。眾所周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學生在年齡、性格、認知方式、生活環境等方面存在差異,他們具有不同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特點。只有最大限度地滿足個體需求,才有可能獲得最大化的整體教學效益。農村初中生的生源特點和英語綜合素質水平賦予農村英語課堂話語一定的特殊性。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初中學生生源組成更加復雜,除了本地學生、本地留守兒童之外,外來務工人員,失地農民子女比例也逐漸增大。生源的復雜性就導致了農村初中生英語學習出現了過去所學教材不同,學習時間長短各異,英語基礎參差不齊,英語學習能力有別的復雜狀況。這樣,同在一個教室里,同一個老師授課,但很多學生就可能在聽到指令性課堂話語時不知道接下來做什么,聽到講授型課堂話語時不能全部理解所講內容,聽到寒暄和提問的交流性話語時也會無所適從,聽到教師反饋性話語時還可能大受打擊。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務必根據具體校情、班情和生情準確有效地使用英語課堂話語。然而,當前農村初中英語課堂話語使用的現狀卻暴露出諸多問題,這也正是英語課堂效率難以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農村初中英語課堂話語使用現狀
(一)總體情況
農村初中英語課堂話語使用總體呈現出區域化差異、校際差異以及教師個體差異的特點。這是由于地區經濟和教育發展不均衡,從而導致了農村英語教師師資水平不能適應當前需求造成的。比如,在經濟相對欠發達的省市地區,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管理水平偏低,英語教師的英語專業素質和英語教育教學水平相對較低,因而英語課堂話語使用效率也較低。但是,英語課堂話語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共同特點,主要體現在英語和漢語使用的比例失調上。在英語課上,教師往往過多使用中文進行授課,尤其是在講解語法、練習和試卷時,英語話語的使用遠遠低于中文使用的比例。另外,課堂話語的使用形式多采用“英語在前,中文注解,逐句翻譯”,造成了形式主義嚴重、時間浪費過多和課堂效率低下的諸多問題。
(二)師生話語比例
教師課堂話語占時過多,師生和生生交流話語較少。因此,課堂話語以教師輸入為主,學生話語輸出較少。另外,學生之間的話語交流明顯少于師生之間的話語交流,學生所學新的知識難以得到充分訓練。這是由于教師認為學生英語基礎薄弱,難以用英語表達;或者擔心課堂時間緊、任務重,學生一旦回答不出,造成冷場會浪費過多時間。因此,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思考便被教師斷然干預。再者,學生缺少課堂內的活動也是造成師生話語比例失調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語音語調
農村初中英語教師雖然能夠保證語音語調的基本正確,但也有一些教師受自身方言發音影響較大,比如不能很好地區分/v/和
/w/,/l/和/n/等音。有些教師經常發不準元音的長短音,比如將/eI/發不到位讀成了/e/。再者,有些教師經常出現將有些語法專業術語讀錯的情況,筆者就不止一次地聽到有教師將英語的形容詞詞性adj.讀成了/ad′d?廾ektIv/。另外,大多數教師發音夸張,語速過慢,停頓時間較長,經常出現“拖音”現象,即將單詞結尾加上了/?廾:/或/eI/,且總是以降調讀單詞。而且,大多數教師為了更好地傳達信息,較少使用“連讀”,如put it out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