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豫
該文主要介紹了在新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下,人民幣匯率波動特點及未來變化趨勢,在此基礎上,從構建完善的風險管理結構,形成現代化風險管理制度,健全對匯率風險計量評價體系,增強對外匯業務和匯率風險的控制與審計四個方面分析了如何進行商業銀行匯率風險管理。
匯率風險主要指在國際貿易與金融等經濟活動中,相關經濟主體用外幣計價的資產或者負債,因為外匯匯率的變化促使本幣兌換與折算價值隨之改變,繼而造成外匯持有者發生損失的概率。匯率風險管理作為巴塞爾協議中涉及商業銀行三大風險控制體系中最重要的一條,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對于行業銀行的發展既帶來了機遇,又增加了風險。而商業銀行只有準確把握好匯率風險,才利于其穩健發展。
一、人民幣匯率波動特點及未來變化趨勢
人民幣匯率波動特點。自從2011年下半年以來,海量的國際資本從歐洲及新興的市場中持續流出,促使美元產生不斷升值的發展趨勢,且國際市場上產生了看空人民幣的情況。直至2011年年底,人民幣兌換美元發生了“跌停板”現象,在這個過程中,人民幣曾保持小幅度上漲趨勢。然而分析2012年發展趨勢可知,人民幣雙向波動特征變得越來越明顯。而隨著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區間的擴大,新人民幣匯率機制的形成,雙向波動特征將會越來越明顯。故行業內人士預測:在全球經濟復蘇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一直呈現出雙向波動特點。
同時,由于匯率形成機制的深入改革,資本賬戶管制制度越來越松,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將增大。目前印度、巴西與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匯率波動十分明顯。新興市場比較依賴國外資本,若經濟形勢出現改變,則這部分國家的匯率極易受到資本流動的沖擊而產生劇烈變化。現階段,我國資本賬戶管制多,但依舊向著自由兌換方向發展,且市場機制在匯率形成中發揮的作用增大,匯率的短期波動主要有資本流動決定。由此從新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看,我國的匯率波動與新興市場相似,其波動幅度將越來越大。
未來變化趨勢。雖然短時期內人民幣匯率走勢特點為波動,但是人民幣升值的經濟基礎沒有發生本質性改變,從長遠角度看,人民幣依舊以升值為主。①穩健的經濟增長是人民幣匯率進一步升值的堅實基礎。匯率問題實際上屬于經濟問題,一個國家的經濟情況直接決定了其匯率走勢。且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技術水平及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經濟增長水平將會提升,依據巴拉薩一薩繆爾森效應,連續性的經濟增長一定會促使人民幣繼續升值。②目前歐美各國經濟開始復蘇,中國出口貿易恢復正常,貿易順差將繼續擴大。且我國貿易順差的規模飛速提升,這主要由于決定貿易差額的核心因素在于國外需求,而非人民幣匯率水平。由于中國加工貿易在出口中占據較大比例,人民幣升值導致國內進口成本下降,以此抵消升值對國內企業出口價的影響。同時,中國出口產品的價格彈性很低,且出口規模受到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微乎其微。隨著人民幣市場化改革越來越深入,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及預期必將在人民幣匯率走勢方面得到體現。③在浮動匯率制與資本自由流動的形勢下,一個國家貨幣形勢主要由資本流向決定。其中浮動匯率制度的管理,資本賬戶的開放是中國匯率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受到改革深化程度的影響,資本流動將深刻影響到中國匯率走勢。隨著全球經濟逐漸恢復,進一步提高了國際資本的風險偏好,大量資本回歸至新興市場中,由此提高了新興市場國家的匯率。
總之,在未來(5~10)年內,人民幣匯率將繼續保持小幅升值的發展趨勢,但其升值幅度會有所下降,浮動幅度則有所擴大,并將完全改變以往單邊連續性升值的發展趨勢,為人民幣走向國際化奠定良好基礎。
二、商業銀行匯率風險管理
構建完善的風險管理結構。在新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下,構建完善的風險管理結構是促進商業銀行匯率風險管理的前提條件。從董事會至經營管理層的結構需完整,自上而下進行合同風險管理,且設立嚴格的審批授權制度與嚴密的匯報系統。在這方面可吸取國外銀行的先進管理經驗即:董事會需承擔匯率風險最終管理責任,熟知商業銀行各種重要的匯率風險,并了解風險管理情況,切實踐行風險管理戰略決策。監事會負責監視董事會、銀行各位高管的道德風險與銀行財務運行情況。而銀行的經理層全面管理日常風險事務。其中在董事會下可設立風險管理、審計委員會,形成專業化風險管理職能部門,要求其切實履行匯率風險管理職責,有效監管、制動業務部門。此外,商業銀行還應構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要求董事會、股東大會及監事會等嚴格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切實履行各自職責,進而形成高效運行,互相制衡的監督體系。
形成現代化風險管理制度。隨著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步伐的越來越快,對于各大商業銀行匯率風險管理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商業銀行自身應合理利用新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形成現代化風險管理制度,對于系統內部各個業務單位,各種類型的風險進行全方位統籌規劃,把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及其余各種風險歸入統一系統中,構建獨立于外匯業務部門之外的外匯風險管理職能部門,且該部門和相關業務部門有機結合進行風險管理,制定出統一的風險管理政策,各種業務必須由風險管理部門進行審批,并執行嚴格的風險管理流程,保證把承擔的匯率風險控制在規定額度范圍內。
健全對匯率風險計量評價體系。現代社會金融市場交易越來越自由,匯率風險的來源渠道越來越多,風險性質復雜程度增加,商業銀行必須在這樣多變的環境條件下具備有效識別、計量與監控匯率風險的能力。從搜索收集匯率風險信息至構建匯率風險管理模型,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在匯率風險管理中的廣泛應用。且很多國外銀行構建了質量高的風險管理信息體系全方位監控匯率風險,他們應用數理統計模型進行定量分析,準確精密地預測風險概率,精確度得以進一步提升。鑒于此,我國商業銀行可加強和擁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專業化金融結構合作,學習其先進的管理經驗與計量方法,同時結合中國的實際經濟情況,開發出完善的對匯率風險計量評價體系,確定風險偏好及風險承受程度,具備精確計量風險的能力,然后將其融入日常風險管理事務中,進一步提高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
增強對外匯業務和匯率風險的控制與審計。商業銀行應該設計出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并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建設,把內部控制擴展至商業銀行的業務流程與各個風險點中,適時評估內部控制,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改正。同時,培養一支了解商業銀行各種外匯業務流程、且具備豐富專業知識的審計隊伍,加大力度檢查匯率風險的內部審計工作,增加內部審計次數,保證審計的覆蓋面廣。并適時估測匯率風險內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及時改進,保證高效率落實各項匯率風險管理制度。
在新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條件下,人民幣匯率浮動幅度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匯率風險也逐漸增大,故商業銀行十分有必要提升自身匯率風險管理水平。當前我國商業銀行既面臨著巨大挑戰,又面臨著更大的發展機遇,其只有采用先進的管理方法,科學調控匯率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不斷增加盈利數額,才有能力和外資銀行競爭,取得進一步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