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道路運輸業的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而交通運輸市場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運輸市場中,市場競爭對運輸經營者的壓力日趨增大。注重運輸市場研究,開展運輸市場調查與預測,制訂市場經營策略,已是提高運輸業戶競爭能力、增強其活力的必要手段。鑒于此,該文從對運輸市場的現狀分析,找出現今運輸市場中的不足及其解決方案,使道路運輸市場能更加完善的發展。
一、運輸市場的基本涵義
運輸市場的定義。運輸市場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運輸市場是指運輸勞務交換的場所。廣義的運輸市場包括運輸參與各方在交易中所產生的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的總和,即運輸市場不僅是運輸勞務交換的場所,而且還包括運輸活動參與者之間、運輸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經濟關系。
運輸市場的構成。運輸市場是多層次、多要素的集合體,構成運輸市場的有這樣幾個主要組成部分:
需求方:包括各種經濟成份的客貨運輸需求單位和個人。
供給方:包括提供客貨運輸服務的各種運輸方式的運輸業者,在我國有部屬運輸企業、地方國營運輸企業、集體運輸企業、外資運輸企業、個體運輸戶等,有時供給方還包括運輸業者的行業協會、公會或類似組織;3、中介方:包括在運輸需求和供給雙方之間穿針引線,提供服務的各種客貨代理企業、經紀人和信息服務公司等。
政府方:代表國家即一般公眾利益對運輸市場進行調控的工商、財政、稅務、物價、金融、公安、監理、城建、標準、仲裁等機構和各級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在運輸市場系統中,需求方、供給方、中介方三個要素直接從事客貨運輸活動,屬于行為主體。
運輸市場的特征。我國運輸市場除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共同的特點外,作為市場體系中的一個專業市場,又有以下特征:
運輸商品生產、消費的同步性。運輸商品的生產過程、消費過程是融合在一起的,在運輸生產過程中,勞動者主要不是作用于運輸對象、而是作用于交通工具,貨物是和運輸工具一起運行的,并且隨著交通工具的場所變動而改變所在位置。
運輸市場的非固定性。運輸市場所提供的運輸產品具有運輸服務特性,它不像其他工農業產品市場那樣有固定的場所和區域來生產、銷售商品。
運輸需求的多樣性及波動性。運輸企業以運輸勞務的形式服務于社會,服務于運輸需求的各個組織或個人。由于運輸需求者的經濟條件、需求習慣、需求意向等多方面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必然會對運輸活動過程提出各種不同的要求。
運輸市場容易形成壟斷。一方面,運輸業的一定發展階段,某種運輸方式往往會在運輸市場上形成較強的壟斷勢力,這主要是因為自然條件和一定生產力水平下某一運輸方式具有技術上的明顯優勢等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指運輸業具有自然壟斷的特性,這使得運輸市場容易形成壟斷。
二、我國道路運輸市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運輸市場存在的問題
道路運輸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現在社會發展速度飛快,交通工具也在頻繁增加,導致交通事故連連發生,給國民經濟帶來很大的損失。
客運市場秩序問題仍然較多。客運班線車輛超員超載行駛、站外攬客、倒客、宰客、串線經營等問題時有發生;汽車客運站私自接納客車,不正當競爭,不規范經營,造成停運、上訪事件,嚴重影響了正常客運市場秩序。
維修市場秩序亟待規范管理。維修市場臟、亂、差、占道經營的問題較為突出,特別是中心城市、縣城區域,無專業維修市場,電焊、補胎充氣、汽車小修、附件加工、美容裝潢等沿街占道經營十分突出。
2.2、存在問題的主要根源
各級政府對道路運輸市場站點建設未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有的城區沒有規范的汽車客運站、汽配城及停車場。
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車輛掛靠經營,經濟基礎薄弱,資金投入不足,設施設備不健全。
行業法規宣傳不到位。許多非法違規經營業戶不熟悉國家法規政策,既不懂行業政策規定,又不懂企業申請先決條件、標準和程序。
部門職能交叉,政出多門。道路運輸管理從國家到省、市都不統一。如城市公交有的歸建設部門管,有的歸城管部門管,有的歸交通部門管,有的政府直接管,造成城市公交、城鄉公交、農村班線客車、出租車相互爭搶客源,不斷引發矛盾。
法規體系不健全、不完善。如出租車行業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一個新興行業,到目前國家還沒有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
2.3、解決道路運輸市場問題的對策
制定城市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實行交通運輸綜合管理體系。實行城市公交、城市出租、城鄉客運班線綜合管理,有利于城市公共交通統一規劃,增強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實現公共交通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推進依法行政。
加大政府對交通運輸公共設施建設的投入,節能減排,美化城市環境。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加快城市交通運輸樞紐站建設,電子化管理系統建設步伐,建設公交停車場及信息化調度中心。
堅持公安、交通等部門綜合執法,建立長效市場監管機制。近幾年交通運管和公安交警聯合執法,市場監管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因此,應組織一支交通公安聯合執法隊伍,建立城市道路運輸市場監管的長效機制。
是強化安全生產監管,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發生。各級政府部門層層簽訂安全管理責任書,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將一切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道路運輸安全生產。
加大信息化技術推廣應用力度,用科技手段監管道路運輸市場。隨著交通運輸的快速發展,光靠行業管理部門的人員監管運輸市場很難管到位。
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法規政策。由行業管理部門建議國家盡快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按照不同城市規模制定城市公共客運設施、客運車輛、公交站場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加強地方性法規建設,實現統一行業政策、統一管理為道路運輸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
通過以上的分析,知道了道路運勢市場的基本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引導我國的道路運輸市場標準化,與國際市場接軌,道路運輸市場需要進一步完善,形成一個服務性的市場,運用合理的理論知識,解決運輸市場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適應我國快速發展的國民經濟,增強運輸市場的市場競爭力。
(作者單位: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作者簡介:衛家希(1987- )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道路運輸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