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高軍 侯玉嶺 趙一帆
兩會期間,“藥價虛高”的問題成為了醫藥界委員代表廣泛熱議的話題之一。對于業內普遍認為“藥價虛高是由于流通環節過多導致”的看法,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天圣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群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觀點。
劉群代表指出,我國實行藥品集中招標采購這十幾年來,對醫藥企業乃至整個制藥產業來說,都是災難性的打擊,必須引起重視?!拔艺J為,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本身就是違法行為,是不符合法律規范的,就是衛生行政部門為了解決醫療費用問題而將矛盾轉移到藥品方面的手段。從醫療費用高轉移到藥品價格高,本身就是混淆概念。我再次重申,藥價就是藥價,醫療費用就是醫療費用,不能把藥價等同于醫療費用。”劉群代表說道。他強調,有些所謂的專家和有關官員領導一直都存在著錯誤的觀念,認為醫療費用高了就是藥價高了,其實則不然?!搬t療費用高本身是醫生亂開藥開出來的,跟藥價在本質上沒有必然的聯系?!?/p>
劉群代表對招投標流程也提出了質疑。認為藥品集中招投標缺乏科學的、合理的認證評價機制,根本就沒法評價藥品的質量優劣。“稅務局的繳稅證明能證明質量嗎?財務部門的審計報告能評出質量嗎?如今我們的藥品招投標的評價,就是用手摸、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如果這樣也能把藥品質量判斷出來,那簡直是開玩笑。幾萬個藥品參與招投標,幾個專家坐成一排,就能要把藥品的質量摸出來了。我贊嘆我們的專家是世界最有水平的專家,他們簡直可以去拿諾貝爾獎!”劉群代表直言不諱地說道。
在談及廉價藥消失的原因時,劉群代表認為根本不是發改委要求降低藥價造成的,而是招投標過程中的惡意競爭把價格壓得太低了,致使很多企業沒法生產?!氨热缯f,板藍根的中標價是9分錢一包, 一盒20包也就是一塊多錢,誰能做得出來?那肯定是假的,連白糖的成本都不夠?。≌撬幤氛型稑藟旱土藘r格,導致了廉價藥品的消失和產品的劣質化,這使得老百姓對傳統藥越來越不信任”。劉群代表介紹說,一些有能力生產幾百個品種的大規模醫藥企業,目前投入生產的品種就只有幾十個。在如此低的價格下,做了就賠錢,要么就做假,考慮到誠信及企業信譽,所以干脆不做。一些企業制定了經濟化戰略,為了生存,哪種藥能賺錢就做哪種,再經過一系列流通環節,此消彼長之下,醫療費用不高才怪了呢,這都是被逼的,逼良為娼!中國的醫藥企業都被逼良為娼了。
“因為常用的藥都消失了,醫院用的全是高價的藥,醫生開高價藥也是心安理得,因為沒有過多選擇,所以用什么藥都合理,招投標又變相地為醫生使用高價藥提供了合理保護。2000年,人均住院醫療費用2000多元,現在人均住院醫療費用3萬元,醫療費用虛高正在向醫療費用更高轉化。媒體宣傳總說我們通過招投標,藥價降了多少多少,我們招標了十幾年,為什么醫療費用還這么高呢?說明一個簡單的問題,醫療費用高跟藥價根本就沒關系,只要醫生合理用藥,選擇該用的藥,該用高價的用高價藥,該用廉價的用廉價藥,醫療費用不可能高上去,這就是一個合理用藥的問題?!眲⑷捍碚f道。

▲劉群代表 本刊記者 趙一帆/攝
劉群代表建議,廢止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制度,或是修改制度內容,嘗試建立藥品全流通的電子監管體系。通過在互聯網上進行全流通統一監管,杜絕假劣藥、價格虛高藥;有意識地把藥品利潤從商業流通環節向促進工業發展轉化;加強藥品流通全過程的票據管理,解決藥品流通中的秩序混亂問題;對進口藥品實行口岸價電子監管,控制價格上漲。此外,可由政府設定藥品流通最高差價率。“誰生產越便宜的藥,誰的差額差價率越高,譬如5塊錢以內的藥我允許你加價一倍流通,可以賣到十塊錢;而一百塊錢以上的藥我最多允許你最高8%的流通差價率,以此解決藥品生產流通存在的問題。即使采用招投標的方式,也要建立科學、客觀的評價機制來判斷藥品的質量,并根據不同的產品質量確定不同的價格,而不是所有的產品都以一個價格搞‘一刀切’?!眲⑷捍碚f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