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 要:如今人們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給生物教學帶來了種種有利變化,改變了生物教學原有的教學模式,當今的生物教師需及時了解信息技術給生物教學帶來的變化,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輔助開展生物教學。該文介紹了信息技術對生物教學的影響及為生物教學提供的便利。
關鍵詞:信息技術 生物教學 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結合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a)-0092-01
1 研究背景
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以多媒體、互聯網絡、個人(PC)電腦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我們學習、生活、思維和工作方式。[1]
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給傳統的生物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生物學是一門抽象、微觀、不斷發展、具有很強應用性的學科,如果能將其與信息技術合理結合必將產生前所未有的效果。作為當今的教師必須充分的了解現代信息技術給生物教學帶來的種種轉變,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輔助生物教學。
2 現代信息技術給生物教學帶來的變化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給生物課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教師教學的內容的呈現方式、教師教學的模式、學生學習的方式、師生交流的方式、教師和學生的地位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2]具體的變革如表1所示.
從表1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傳統生物教學是一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即我們平時所說的“灌”的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主角,是知識的權威,通過自己的內化把前人總結寶貴的知識和豐富經驗以口耳相傳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不加思索的將其囫圇吞棗般的咽下,對于所學知識的一知半解,不能很好靈活的運用,這大大的阻礙了學生的發展,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生都變成了教師的附屬品,教師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班級學生的發展。相反,在現代信息技術大的背景下,生物教學脫胎換骨,轉變成了一種靈活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權威地位發生了動搖,學生和教師之間沒有了嚴格的界限,都變成了知識的探索和發現者,教師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合作的去學習、探索、交流、最終獲得新知。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將零散,枯燥的書本知識和前人的間接經驗轉化為學生內在的知識和直接經驗。可見現在信息技術給生物教學帶來了有很多好的影響。
21世紀,我們國家需要的是具有創新,探索,勇于發問,勇于質疑,能夠主動學習的新型人才,而不是只會背知識,只會考試的“人才”。所以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結合將推動生物教學的改革,真正的實現育人的教育目標。
3 現代信息技術對生物教學的影響
通過對初高中生物教學現狀的研究,我發現大多數學校把生物當做副科,沒能給予高度的重視,課時少、知識量大。教師由于怕不能按時完成教學進度,常常出現滿堂灌的現象。學生對生物學科的體會是:要記得知識多,內容枯燥無味,與日常生活沒有聯系,長久下來,學生慢慢對生物的學習失去了興趣,阻礙了生物教學的發展。正當我們為生物教學發愁時信息技術的出現打破了這種現狀,使得生物教學出現了“柳暗花明又一春的“的大好前景。為生物教學改革開辟了一個新的途徑。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學習,工作和思維方式。使得當今生物教學發生了本質的變化,教學目標的側重點發生了轉移,從原來的重知識技能的掌握轉向了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信息化“知識大爆炸“的今天,能夠在茫茫的知識海洋中捕撈出自己需要的知識,并將其進行處理、加工、應用,已成為選拔人才的一項重要手段。[3]所以基礎教育應培養學生這種能力,讓學生自主合作的去探究、發現知識。
4 現代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結合的優勢
現代信息技術為生物教學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學生能夠在任何時間和空間進行自主學習。在現代信息技術大的背景下,學生時刻處于積極的狀態,其自主性、合作性、創作性、都能得到最大的發展。
4.1 現代信息技術的介入,為生物教學提供了無限的教學資源
利用現代信息技,教師可以最大限度的搜集利用教學資源,進行課前充分的準備,為學生呈現豐富、高質、生動的教學素材。合理的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4.2 信息技術與教學的結合能夠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傳統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學生是被動的接收者,書本是學生課后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然而信息技術下的生物教學,教師轉變成為了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計劃著、引導著,學生變成了知識的發現者,建構者。另外教學內容也不再是一刀切,而是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并在教學活動中獲得發展。如:教師通過網絡獲取教學資源,與生物教學內容相結合,設計教學主題,并在大的主題下設計多個子課題,有注重基礎趣味性的課題、有重課程目標的課題、有重知識拓展的課題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自主合作的進行學習,已達到教學目標,教師最后進行點評指導。
4.3 網絡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
教師通過設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對課程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自發主動地進行探索研究,大膽的進行假設、猜想。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成功與失敗帶來的感受,從失敗中不斷摸索與嘗試,真正的掌握知識。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雖然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結合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都尚未準備成熟,但現代信息技術為生物教學帶了的有利的變化是功不可沒的,作為一線生物教師應清楚的了解現代信息技術下生物教學的轉變,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有效的生物教學。
參考文獻
[1] 顧玲.對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J].上海建鋒職業技術學院,2009(11).
[2] 賴玉能.一種基于QQ軟件平臺的網絡作文教學模式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
[3] 歐惠菁.高中生物情境教學模式探究[J].教法學法新探,2012(4).endprint
摘 要:如今人們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給生物教學帶來了種種有利變化,改變了生物教學原有的教學模式,當今的生物教師需及時了解信息技術給生物教學帶來的變化,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輔助開展生物教學。該文介紹了信息技術對生物教學的影響及為生物教學提供的便利。
關鍵詞:信息技術 生物教學 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結合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a)-0092-01
1 研究背景
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以多媒體、互聯網絡、個人(PC)電腦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我們學習、生活、思維和工作方式。[1]
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給傳統的生物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生物學是一門抽象、微觀、不斷發展、具有很強應用性的學科,如果能將其與信息技術合理結合必將產生前所未有的效果。作為當今的教師必須充分的了解現代信息技術給生物教學帶來的種種轉變,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輔助生物教學。
2 現代信息技術給生物教學帶來的變化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給生物課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教師教學的內容的呈現方式、教師教學的模式、學生學習的方式、師生交流的方式、教師和學生的地位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2]具體的變革如表1所示.
從表1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傳統生物教學是一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即我們平時所說的“灌”的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主角,是知識的權威,通過自己的內化把前人總結寶貴的知識和豐富經驗以口耳相傳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不加思索的將其囫圇吞棗般的咽下,對于所學知識的一知半解,不能很好靈活的運用,這大大的阻礙了學生的發展,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生都變成了教師的附屬品,教師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班級學生的發展。相反,在現代信息技術大的背景下,生物教學脫胎換骨,轉變成了一種靈活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權威地位發生了動搖,學生和教師之間沒有了嚴格的界限,都變成了知識的探索和發現者,教師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合作的去學習、探索、交流、最終獲得新知。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將零散,枯燥的書本知識和前人的間接經驗轉化為學生內在的知識和直接經驗。可見現在信息技術給生物教學帶來了有很多好的影響。
21世紀,我們國家需要的是具有創新,探索,勇于發問,勇于質疑,能夠主動學習的新型人才,而不是只會背知識,只會考試的“人才”。所以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結合將推動生物教學的改革,真正的實現育人的教育目標。
3 現代信息技術對生物教學的影響
通過對初高中生物教學現狀的研究,我發現大多數學校把生物當做副科,沒能給予高度的重視,課時少、知識量大。教師由于怕不能按時完成教學進度,常常出現滿堂灌的現象。學生對生物學科的體會是:要記得知識多,內容枯燥無味,與日常生活沒有聯系,長久下來,學生慢慢對生物的學習失去了興趣,阻礙了生物教學的發展。正當我們為生物教學發愁時信息技術的出現打破了這種現狀,使得生物教學出現了“柳暗花明又一春的“的大好前景。為生物教學改革開辟了一個新的途徑。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學習,工作和思維方式。使得當今生物教學發生了本質的變化,教學目標的側重點發生了轉移,從原來的重知識技能的掌握轉向了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信息化“知識大爆炸“的今天,能夠在茫茫的知識海洋中捕撈出自己需要的知識,并將其進行處理、加工、應用,已成為選拔人才的一項重要手段。[3]所以基礎教育應培養學生這種能力,讓學生自主合作的去探究、發現知識。
4 現代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結合的優勢
現代信息技術為生物教學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學生能夠在任何時間和空間進行自主學習。在現代信息技術大的背景下,學生時刻處于積極的狀態,其自主性、合作性、創作性、都能得到最大的發展。
4.1 現代信息技術的介入,為生物教學提供了無限的教學資源
利用現代信息技,教師可以最大限度的搜集利用教學資源,進行課前充分的準備,為學生呈現豐富、高質、生動的教學素材。合理的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4.2 信息技術與教學的結合能夠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傳統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學生是被動的接收者,書本是學生課后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然而信息技術下的生物教學,教師轉變成為了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計劃著、引導著,學生變成了知識的發現者,建構者。另外教學內容也不再是一刀切,而是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并在教學活動中獲得發展。如:教師通過網絡獲取教學資源,與生物教學內容相結合,設計教學主題,并在大的主題下設計多個子課題,有注重基礎趣味性的課題、有重課程目標的課題、有重知識拓展的課題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自主合作的進行學習,已達到教學目標,教師最后進行點評指導。
4.3 網絡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
教師通過設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對課程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自發主動地進行探索研究,大膽的進行假設、猜想。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成功與失敗帶來的感受,從失敗中不斷摸索與嘗試,真正的掌握知識。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雖然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結合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都尚未準備成熟,但現代信息技術為生物教學帶了的有利的變化是功不可沒的,作為一線生物教師應清楚的了解現代信息技術下生物教學的轉變,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有效的生物教學。
參考文獻
[1] 顧玲.對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J].上海建鋒職業技術學院,2009(11).
[2] 賴玉能.一種基于QQ軟件平臺的網絡作文教學模式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
[3] 歐惠菁.高中生物情境教學模式探究[J].教法學法新探,2012(4).endprint
摘 要:如今人們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給生物教學帶來了種種有利變化,改變了生物教學原有的教學模式,當今的生物教師需及時了解信息技術給生物教學帶來的變化,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輔助開展生物教學。該文介紹了信息技術對生物教學的影響及為生物教學提供的便利。
關鍵詞:信息技術 生物教學 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結合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a)-0092-01
1 研究背景
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以多媒體、互聯網絡、個人(PC)電腦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我們學習、生活、思維和工作方式。[1]
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給傳統的生物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生物學是一門抽象、微觀、不斷發展、具有很強應用性的學科,如果能將其與信息技術合理結合必將產生前所未有的效果。作為當今的教師必須充分的了解現代信息技術給生物教學帶來的種種轉變,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輔助生物教學。
2 現代信息技術給生物教學帶來的變化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給生物課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教師教學的內容的呈現方式、教師教學的模式、學生學習的方式、師生交流的方式、教師和學生的地位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2]具體的變革如表1所示.
從表1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傳統生物教學是一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即我們平時所說的“灌”的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主角,是知識的權威,通過自己的內化把前人總結寶貴的知識和豐富經驗以口耳相傳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不加思索的將其囫圇吞棗般的咽下,對于所學知識的一知半解,不能很好靈活的運用,這大大的阻礙了學生的發展,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生都變成了教師的附屬品,教師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班級學生的發展。相反,在現代信息技術大的背景下,生物教學脫胎換骨,轉變成了一種靈活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權威地位發生了動搖,學生和教師之間沒有了嚴格的界限,都變成了知識的探索和發現者,教師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合作的去學習、探索、交流、最終獲得新知。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將零散,枯燥的書本知識和前人的間接經驗轉化為學生內在的知識和直接經驗。可見現在信息技術給生物教學帶來了有很多好的影響。
21世紀,我們國家需要的是具有創新,探索,勇于發問,勇于質疑,能夠主動學習的新型人才,而不是只會背知識,只會考試的“人才”。所以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結合將推動生物教學的改革,真正的實現育人的教育目標。
3 現代信息技術對生物教學的影響
通過對初高中生物教學現狀的研究,我發現大多數學校把生物當做副科,沒能給予高度的重視,課時少、知識量大。教師由于怕不能按時完成教學進度,常常出現滿堂灌的現象。學生對生物學科的體會是:要記得知識多,內容枯燥無味,與日常生活沒有聯系,長久下來,學生慢慢對生物的學習失去了興趣,阻礙了生物教學的發展。正當我們為生物教學發愁時信息技術的出現打破了這種現狀,使得生物教學出現了“柳暗花明又一春的“的大好前景。為生物教學改革開辟了一個新的途徑。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學習,工作和思維方式。使得當今生物教學發生了本質的變化,教學目標的側重點發生了轉移,從原來的重知識技能的掌握轉向了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信息化“知識大爆炸“的今天,能夠在茫茫的知識海洋中捕撈出自己需要的知識,并將其進行處理、加工、應用,已成為選拔人才的一項重要手段。[3]所以基礎教育應培養學生這種能力,讓學生自主合作的去探究、發現知識。
4 現代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結合的優勢
現代信息技術為生物教學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學生能夠在任何時間和空間進行自主學習。在現代信息技術大的背景下,學生時刻處于積極的狀態,其自主性、合作性、創作性、都能得到最大的發展。
4.1 現代信息技術的介入,為生物教學提供了無限的教學資源
利用現代信息技,教師可以最大限度的搜集利用教學資源,進行課前充分的準備,為學生呈現豐富、高質、生動的教學素材。合理的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4.2 信息技術與教學的結合能夠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傳統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學生是被動的接收者,書本是學生課后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然而信息技術下的生物教學,教師轉變成為了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計劃著、引導著,學生變成了知識的發現者,建構者。另外教學內容也不再是一刀切,而是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并在教學活動中獲得發展。如:教師通過網絡獲取教學資源,與生物教學內容相結合,設計教學主題,并在大的主題下設計多個子課題,有注重基礎趣味性的課題、有重課程目標的課題、有重知識拓展的課題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自主合作的進行學習,已達到教學目標,教師最后進行點評指導。
4.3 網絡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
教師通過設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對課程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自發主動地進行探索研究,大膽的進行假設、猜想。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成功與失敗帶來的感受,從失敗中不斷摸索與嘗試,真正的掌握知識。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雖然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結合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都尚未準備成熟,但現代信息技術為生物教學帶了的有利的變化是功不可沒的,作為一線生物教師應清楚的了解現代信息技術下生物教學的轉變,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有效的生物教學。
參考文獻
[1] 顧玲.對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J].上海建鋒職業技術學院,2009(11).
[2] 賴玉能.一種基于QQ軟件平臺的網絡作文教學模式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
[3] 歐惠菁.高中生物情境教學模式探究[J].教法學法新探,20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