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飼喂的方式方法
肉兔的飼喂方式一般分為三種:自由采食、定時定量和混合飼喂。自由采食就是在料槽和水槽中要常有飼料和飲水,任由兔子自由采食,飼喂的飼料多為顆粒料。這種采食方法節省勞力,適用于大型養殖場。定時定量飼喂則是規定每天飼料的數量、飼喂時間和飼喂次數,使肉兔養成固定的采食習慣,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和飼料的消化。這種飼喂方式適合個體專業戶。由于肉兔所處的生理發育階段不同,飼喂方案應根據情況做相應安排,不可輕易改變。一般來講,成年兔每天的飼喂次數為3~4次,青年兔子4~5次,幼年兔子5~6次。給料量要相對穩定,不能忽多忽少。因兔在夜間采食量大,應注意夜間飼料的供給,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更要特別注意晚上飼料的充足供應。混合飼喂就是精粗飼料自由采食,精飼料或顆粒飼料定量供給,應掌握先喂草、后喂料的原則。采取何種飼喂方式,取決于每個兔場的具體情況,不可生搬硬套。
二、飼喂的科學管理
飼養員要固定,以免兔子對新的主人會有陌生感和不適應,影響兔子的‘情緒。飼養員日常工作中要仔細觀察,重點觀察兔群的采食、飲水、糞便、行為表現、眼、鼻和毛皮狀況、體溫、脈搏和呼吸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肉兔的生長速度快,對飼養要求比較嚴格。要根據草食動物的特點進行均衡的飼料營養,因此,在飼喂配合飼料的同時應適當補以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青綠多汁飼草料,冬季無青綠飼草時要加喂一些胡蘿卜、甜菜等多汁塊根飼料。飼喂肉兔的草料和飲水必須新鮮、清潔、衛生無毒。
兔的采食習慣、消化酶的分泌以及大腸內微生物的種類和比例與一定的飼料相適應,所以更換飼料要逐漸進行,使兔有一個適應和習慣的過程。春季枯草期向夏季豐草期的過度、秋季向冬季、仔兔料向中兔料、新購兔飼料的異地過渡,一般需要1周左右的時間。如果過渡不當,會引起食欲下降或貪食過多,造成胃腸疾病。
兔有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夜間采食及飲水量占晝夜總量的60%以上,夏季則可達75%。在飼養管理中必須考慮這一特性,加強夜間飼養。兔的需水量和體重、生理狀態、季節以及日糧組成有關,其飲水量大致為:每采食1千克干物質需水2.0~2.3千克,或飲水量占體重的10%~14%,泌乳母兔加倍。飲水不足,兔精神疲倦,食欲不振,生長緩慢,泌乳量減少,疾病增多,長期缺水還會造成死亡。
養兔要做到‘七不喂,即有毒有害飼料不喂;帶泥、帶水和糞尿污染飼料不喂;霉爛變質飼料不喂;噴灑過農藥、冰凍與帶露水飼料不喂;發芽馬鈴薯、黑斑病甘薯不喂;生的豆類飼料不喂;尖刺草不喂幼仔兔。實際生產中,新壓制的顆粒料不及時晾干,冬儲的大白菜和胡蘿卜等其他青綠飼料、夏季浸過雨水的干草垛、貯存不當的玉米秸甚至未及時曬干的玉米等都可能引起肉兔的霉菌中毒,應該特別引起注意。
三、環境要安靜
肉兔膽小怕驚,一旦受驚,就會引起精神不安,食欲減退,甚至死亡。在日常的飼養管理工作中或者接近兔籠、兔舍和兔群時,都要輕手輕腳,保持環境安靜。
四、消毒與防疫
兔舍一般每2~3周消毒一次,場內的污水池、貯糞坑、下水道出口應該每月消毒1次。兔場、兔舍入口處的消毒池可使用2%燒堿或煤酚皂溶液等進行消毒。在肉兔養殖過程中,除要嚴格消毒外,特別要注意按照免疫程序接種兔瘟疫苗、巴氏桿菌疫苗和沙門氏桿菌疫苗等,并要在肉兔飼料、飲水中定時添加抗球蟲病、病毒病藥物。另外要做到對肉兔群疾病的早發現、早確診、早治療,將一些傳染病消滅在萌芽狀態。一旦發生疫病要立即將病健兔隔離飼養,對病兔實行緊急治療。
(河南省孟州市化工鎮農業服務中心 王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