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闡述了高校檔案文化的內涵,分析了高校檔案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并探討了檔案文化對育人的影響。
[關鍵詞]高校檔案;文化;育人
一、高校檔案文化的內涵
高校檔案是高等學校及個人在從事教學、科研、生產以及其他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對學校和社會有教育價值和保存價值的實物、書籍、文字資料、圖表、視頻資料等不同載體的歷史記載,其在“育人”事業中發揮特有的教育功能,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高校檔案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服務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記錄[1],是“今世賴之以知古,后世賴之以知今”的見證。高校檔案既包括學校發展歷史和在發展過程中獲得的各項集體榮譽、本校教育工作者曾經取得的個人榮譽和具有教育意義的感人事跡,又有本校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有教育意義的材料記錄。高校檔案的服務對象是本校的全體師生,幫助全校師生了解學校發展過程的真實歷史記錄,它包括學校的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基礎建設工程、資料出版、人事變動等材料,是向廣大師生進行傳統教育的極好教材。高校檔案是高校在教學科研過程學校全體師生員工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一筆特殊的寶貴財富。隨著社會對當代大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也在不斷深化,高等學校特別注重對學生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和精神素質教育的培養,在高等學校加強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已經逐步發現高校檔案能以其自身特殊的文化特色和深刻的文化內涵來影響學生的思想品德及價值觀念[2]。
二、高校檔案文化的表現形式
(一)校史
校史是對一所學校發展軌跡的真實記錄,是記錄學校建立發展和變遷過程的文獻資料。高校校史具有“留史、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是高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校史記載著學校創建、發展、壯大的歷程,是大學辦學特色和大學精神的重要體現,對創建高水平大學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校史往往與一所大學的辦學傳統和辦學水平密切相關,有的高校舉行百年或幾十年校慶,隆重盛大,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學校傳統教育和優良校風教育,也有利于增強校友對母校的認同感和凝聚力。
(二)校訓
校訓是學校精神和靈魂的象征,是學校辦學理念、辦學特色、文化傳統、道德品質和大學功能等內容的集中體現,是師生員工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校訓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體現了大學文化精神的核心內容。大學具有引領社會發展方向的神圣使命,而大學校訓則是引領大學前進的方向標。前人研究表明,世界著名大學都各自擁有其獨特的校訓,而由此形成的校訓文化則成為大學教育中一道靚麗的風景。大學校訓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它可以體現出一個大學良好的精神風貌,優良的學風,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教學方針政策,甚至是學校的整個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圍。校訓對激勵全校師生弘揚傳統,增強榮譽感、責任感,繼續奮發向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三)校風
校風即學校的風氣,是一種精神,也是學校的靈魂。校風往往體現在學校各類人員的精神面貌上,體現在學生的學風、教師的師風、學校干部的作風、各班級的班風上,還存在于學校的各種事物和環境之中。良好的校風既是教育和管理的成果,又在教育和管理上具有特殊的作用,它有一股巨大的同化力、促進力和約束力,是一種精神力量和優良傳統,是學校在辦學過程中長期積淀而成的具有行為和道德意義的風氣,是在校內乃至社會上具有極大影響并被普遍認可的思想和行為風尚。集中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理念、育人方針、學術追求和辦學特色,是學校品位和格調的重要標志之一。
(四)校師
高校校師泛指接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具備高校任職資格并在高校實際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人,狹義的校師是指在其崗位上能做出一定貢獻,有一定研究成果的,對高校教師、學生能起到榜樣和激勵作用的名人名師。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名人名師日歷、記事本和手稿、書信、授課講演稿、出版的著作、發表的文章、獲得的獎勵和獎章、甚至還包括科研產品、發明專利等素材[3],建立名人名師特色檔案。通過參觀這些名人名師的生平事跡和點滴,使學生身臨其境,以激發其向名人名師學習的決心。
三、高校檔案文化對育人的影響
(一)愛國愛校教育
高校檔案具有豐富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功能,在高校檔案中保存的大量的榮譽檔案、名人檔案、實物檔案、聲像檔案,能夠直觀形象地記載和講述著本校發展史上一批批值得我們自豪的專家學者和值得我們引以為榮的優秀學子的先進事跡,這些寶貴的教育資源能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導向作用。大學生能夠以史為鑒,從老前輩的身上學會怎樣勤奮學習、怎樣立志報國、怎樣艱苦創業,檔案資料能夠引導大學生正確評價自己的人生價值,還能幫助大學生對評價標準形成正確的認識,鼓勵大學生向本校名人學習,以他們為榜樣,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全面充實自我,提高自己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將來報效祖國,實現人生價值做好全面準備。同時,高校檔案中詳細記錄著學校發展歷程中的點點滴滴,其中蘊含著的校風、學風表現出有自身特色的辦學主張和風格,還有內容豐富的愛國榮校的教育素材。通過把校史資料一一陳列,用歷史圖片制作的專題圖片集,能夠直觀、生動地再現當時的歷史情景,讓大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教學情境中領悟到前輩創業的艱苦,接受到資料中的愛國主義、民族傳統的教育,在現實生活中品味歷史的滄桑、凈化自己年輕的心靈,增強中華民族自豪感、歷史責任的使命感。近年來,通過高校檔案館的努力,高校大學生的檔案意識得到普遍增強,并在主動接觸檔案的過程中,逐步了解和熟悉檔案中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從中受到啟發,促使學生愛國愛校。
(二)理想信念教育
高校檔案中所記載的歷史資料對于大學生而言不但真實可靠,而且所提供的具有教育意義的資料都是在本校曾經生活過的真人和曾經發生的真事,利用這些寶貴的教育資源參與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其教育方式遠勝于純理論的、枯燥的說教方式,容易使學生對檔案資料以及資料中的人物和事跡產生親切感、認同感,從而順利地接受老師安排的教育內容,快樂體驗檔案人物的成長歷程,領略其中精神內涵,在與名人的交流中接受名人高尚的思想品德熏陶,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4]。檔案人物對學生的教育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為充分發揮其教育激勵作用,高校檔案館可將學校榮譽檔案展示出來,使廣大學生從中得到鼓舞,在增強學生自豪感的同時激勵其不斷地求實創新。同時,利用年輕人崇拜名人的心理或名人效應,學校可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學生舉辦名人檔案和杰出校友業績展覽,展現一批典型優秀人物艱苦奮斗的求學歷程、嚴謹治學的科學態度、開拓創新的意志品質、赤誠報國的革命精神和樂于奉獻的優良品格,促使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并循著所崇拜名人的足跡前進,并激勵學生堅定信心、刻苦學習、奮發圖強。
(三)專業素養教育
通過接觸學校檔案,學生能在很多的檔案史實中受到熏陶,主動熟悉自己仰慕的高校名師的科研業績和研究方向,接受檔案人物先進的專業理念和和科學素養,促使學生熱愛所學專業并朝著既定專業目標和方向去探索。
(四)陶冶情操教育
高校檔案館保存著各類典籍、史料以及名人的手稿、日記、照片、題詞及典型的教書育人的先進事跡等檔案資料[5],這些珍貴的檔案資料可以凈化心靈,培養情操,滋養心靈、培育人格。對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發揮引導和示范作用,對大學生的正確政治思想、優良道德品質、健康人格的形成和發展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謝紅.加強高校檔案館建設,促進高校文化發展.今日科苑.2010-07-23.
[2]徐蔚.凸顯高校檔案文化功能促進高校文化建設.中國電力教育,2009(4):228-229.
[3]樊國強.高校檔案育人探析.檔案管理,2002(4):250.
[4]卞昭.論高校名人檔案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蘭臺世界,2009(7).
[5]牛函娟.知識經濟背景下高校檔案資源育人淺議.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7).
作者簡介:曹虹(1982-),女,館員,湖南農業大學檔案館,主要從事檔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