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婧
[摘 要]馬克思的生態觀與實現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文中對馬克思的生態觀的形成做了簡要介紹,主要探討了自然與人的關系、自然與社會的關系和科學與生態學的關系。文章論述了馬克思的生態觀與實現中國夢的問題,包括要轉變觀念尊重自然、要倡導科學精神和尊重自然規律、要重視科技的作用以及加大清潔生產力度發展循環經濟。
[關鍵詞]馬克思生態觀;現實意義;科學發展觀
生態觀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它是人類對生態問題的認識。生態觀是建立在生態科學的概念之中,其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也是隨著人類科學的發展而發展,它是對人類-自然全球生態層次上進行哲學世界觀的概括,它能夠指導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基本思想。因此,在人類的發展中,形成科學的生態觀,能夠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馬克思的生態觀的形成
馬克思的生態觀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生態危機的批判,通過重新解讀自然的觀念,力圖賦予自然以歷史和文化的內涵,來改造傳統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理論,重新理解自然、文化、社會勞動之間的關系,以此重構歷史唯物主義。
在馬克思所處的資本主義工業化初期,人類的生存面臨著嚴峻挑戰,當時的主要矛盾是人類的生存問題。人類渴求生存的生活資料,需要解決生活資料的不足,那個時候,人類還是生存于自然狀態,資本主義工業化的發展還沒有對生態帶來威脅,也就是說,工業化對生態造成的危機還不能達到危害人類繼續生存的程度。因此,在當時,生態問題并不是馬克思所力圖解決的主要問題,但馬克思對于生態環境的理論是始終如一的。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就指出,要把未來共產主義社會作為“人和自然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方案。
1.1自然與人的關系
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自然觀確立了人是自然的組成部分。在歷史唯物主義中,馬克思指出,要把勞動作為人與自然之間進行交換的中介。這一形象地比喻,是為了消滅私有制下的勞動異化現象,在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第一次提出人的“聯合”和“聯合產品”這個概念,這一概念對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異化,建立共產主義理論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馬克思指出,共產主義社會就是人類通過“聯合”來達到廢除私有制才能夠得以實現。在共產主義社會中,人類不再需要私有財產的建立和財富的積累等目標,因此,這些資本主義工業的推動力就會得到異化,這是人類同自然環境的重要本質,是對自然環境的重要保護,也為當今全世界生態環境保護的各種提案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1.2自然與社會的關系
在馬克思的《資本論》中,馬克思把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人、土地、工業的三要素重點提出,馬克思把三要素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來進行考察,這種觀點本身就是現代生態學的系統觀點,也正是在這種系統的考察過程中,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唯物主義的歷史觀才統一起來,為人類的科學發展指出方向。
1.3科學與生態學的關系
在馬克思的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中,馬克思在相關的論述中,都把以科學技術為標志的生產力置于重要位置。在批判馬爾薩斯的人口論中,馬克思唯一的武器就是自然科學的發展也可以達到是以幾何級數增長的,這樣就可以為幾何級數增長的人口提供幾何級數增長的谷物。在社會與自然的關系中,馬克思強調了科學理性對于控制自然與社會之間新陳代謝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意義。
2.馬克思生態觀與實現中國夢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得到大力的提升,這源于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我國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為振興中華民族,實現中國夢奠定了基礎。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在我國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的今天,我們付出了生態環境惡化的沉重代價。大氣污染,霧霾的大范圍出現,土地流失嚴重,水資源短缺,生物多樣性嚴重破壞,這些問題都與工業發展有關,30多年來的工業高速發展,使我國的生態環境進入嚴峻狀態。為了實現中國夢,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地方政府要發揮專家的能力,要總結國內外經濟發展的經驗教訓,要從馬克思的生態觀出發,提出早日實現中國夢的“科學發展觀”,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指明方向和道路。用馬克思的生態觀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2.1要轉變觀念尊重自然
要轉變觀念尊重自然,要改變傳統的“人定勝天”思想。要從科學的角度認識自然,要注重人類對自然的理解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要大力倡導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觀念,人類要提倡自覺維護大自然的平衡與和諧,為子孫后代著想,為實現中國夢著想,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內在統一。
2.2要倡導科學精神和尊重自然規律
要經濟發展中,要大力倡導科學精神,正確認識自然,尊重自然規律。在人類發展史中,人類和自然是需要保持相互依存的關系,只有在科學認識自然和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自覺的按自然規律改造和利用自然,自然和人類才會和諧共存,取得長足的發展。
2.3要重視科技的作用
先進科學技術的利用能有效改善自然環境,我們一方面要支持和加強國內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另一方面也要借鑒和利用國外的先進技術與裝備,高度重視和加強環境污染的治理與生態建設。
2.4加大清潔生產力度發展循環經濟
要加大清潔生產力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遵循生態學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建設一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生態文明社會。同時,還要妥善協調不同利益主體(不同地區、不同產業、不同企業乃至不同代人)之間的利益關系。
3.結語
馬克思的生態觀是人類生態文明發展的基石,為了實現中國夢,我們要在經濟發展中加強對馬克思生態觀的學習,用馬克思的生態觀指引我們早日實現中國夢。
參考文獻:
[1]高爽.論馬克思的生態觀與生態文明建設.大眾科技2013-07-20
[2]王雪晴.淺析《資本論》中的生態觀及其當代價值青春歲月2014-05-08
[3]袁霞.馬克思主義的生態觀與大學生生態意識培育研究教育探索201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