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輝
[摘 要]對于云南地區而言,明代初年是其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云南、農奴主、奴隸主的割據和叛亂情況被消除,很多的漢族人民進入了云南,并實施了軍民屯田,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族關系。在明初的洪武末年到永樂年間,云南境內比較的安定。在全省的范圍內,興修了大規模的農田水利措施,開墾了非常多的荒地,這個時期的云南腹地區域無論是經濟文化發展還是行政建設都和全國達到了一致。本文主要研究了這個時期的云南興修水利的情況以及其安定出現的原因和取得的成果。
[關鍵詞]明代初年;云南;水利事業發展
明朝建立之后,消滅了割據云南幾百年的大理政權,并根據統一的政治制度對云南的政權機構進行可調整,進行了布政使、按察司以及都指揮司的設立。云南境內的少數民族社會經濟發展非常的不平衡,有些地區實行的是農奴制,還有些地區實行的是奴隸制,并且各種土長政權一直存在,明朝為了根據需要進行中央集權的加強,而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進行了土司區的設立,首先明朝是承認土司制度存在的,但又采取各種手段限制土司的權力。而想要真正的廢除土司制度便必須鏟除農奴制和奴隸制,而屯田便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策略。
一、明朝時期的云南農田水利事業概述
為了局面更加的安定和進行軍民屯田,明朝初期也根據需要進行了水利工程的建設和修繕。在這個過程中,瀾滄江往東以及沅江往北地區的地壩區開發起到了非常重要,并且由于軍民屯田的進行,開墾的土地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很多在云南歷史上比較出名的水利工程,在這個時期都得到了整修和興修,這大大促進了云南地區水利事業的發展。
二、該時期云南農田水利的實踐
(一)昆明地區的水利實踐
在元朝末年,昆明地區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水患時常發生,為了改變這種情況,鎮守云南的沐英,組織軍民進行了昆明壩閘工程的修建,給軍民的用水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在景泰年間,又進行了西壩的建設。在萬歷年間,在昆明的城西開鑿了山水洞,并修整了滇池海口,這消除了滇池平壩地區的水災隱患,在萬歷四十二年,又對松花壩水庫進了修復,在修復結束之后,能夠將水輸送到渠道中去,對昆明東郊的田地進行灌溉。
(二)宜良縣地區的水利工程建設
在云南,宜良縣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水稻穩產區,明朝時期,曾經在這里修建了長度達到三十六里的湯池渠,能夠在干旱的時候給宜良縣提供豐富的水資源,更好的進行水稻的灌溉。在玉溪縣,軍屯戶進行了二十五個壩塘的修建,并修建了四十四條分渠來進行壩塘的引水,這解決了玉溪平壩的農業用水問題。
(三)洱源縣地區的水利工程建設
嘉靖三十一年,鄧川出現了決堤的情況,這導致了數千頃的農田被淹沒,之后進行了江堤的建設,東西大堤到現在還保存完好,這給當地的農業用水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此外還進行了三江口渠的疏浚,進行了通寧、南江以及通濟三水的疏通,疏浚這些水渠,保證了下游河道的暢通。
(四)祥云地區的水利工程建設
云南祥云地區干旱是非常嚴重的,明朝時期,在祥云地區進行了地龍灌溉網的建立,也就是進行地下渠道和蓄水池的建立,在解放之后進行水利調查的時候我們發現,全國范圍內,只有云南祥云以及新疆地區有地龍水利工程。地龍灌溉網的建立能夠更好的減少水的實際蒸發量,幫助祥云地區更好的進行了荒地的開發。此外,明朝還在祥云縣進行了寶泉壩的修建,給農民用水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此外,明代時期,在保山地區進行了易羅池渠的建立;在江川縣進行了上中下三河的疏通;在氧宗進行了大沖河的修通;在曲靖現進行了西湖壩的修剪;在馬龍縣進行了大壩的修建;在劍川縣進行了石萊渠和老君水壩的修建;在姚縣進行了上閘下閘的修建;在祿勸縣進行了大緝麻屯區的修建等等。凡是軍民屯田的地方一般都進行了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規模和范圍都非常的大。并且,明代在云南地區進行的水利工程建設都是通過軍民的共同努力修建的。此外,明朝在往云南移民的同時,還有意識的保護了當地少數民族的利用,并和其進行了一定的合作。
三、發展狀況的歷史原因和豐碩成果
(一)發展狀況出現的主要歷史原因
根據歷史經驗我們能夠發現,只有在國家安定的情況下,才能夠更好的進行農業生產的發展,而明朝時期,統治者削除了統治了云南幾百年的奴隸主和割據勢力,并進行了移民屯田策略的實施,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關系。當然,我們不否認,那個時期云南生產發展的過程中,階級內容以及階級統治實質是非常深刻的,但是在當時條件下,其為云南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二)取得的成果
首先各種水利灌溉設施的建設,很好的推動了云南地區的農業發展水平,讓其很快便趕上了全國的水平;其次,隨著農業以及手工業發展速度的加快,社會分工以及商品交換也開始不斷的擴大,城鎮經濟以及定期集市也開始出現和發展,并且由于商品經濟的發展,云南地區也開始和其他地區一樣使用白銀進行交易,而以往的貝幣變成了輔幣,這就加強了云南和全國其他地區經濟方面的聯系;最后,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云南的文化教育事業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洪武年間便在各府、各州以及各縣進行了學校的建立,府中有教授,州中有學正,而縣中則進行了教諭的設置。到了永樂年間又進了的按察司副使的設置,讓其管云南的教育事業,推動了其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四、結語
對于云南發展而言,明朝時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實行了軍民屯田策略,為了滿足農業灌溉的需要,還進行了大量水利工程的建設,這對云南地區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果,推動了云南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史云群.明初云南安定局面的出現和農田水利事業的發展[J].思想戰線,1975(06)
[2]劉文遠.清代北方農田水利史研究綜述[J].清史研究,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