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曉+楊飏



[摘 要]隨著信息社會的飛速發展,圖書館在全民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彰顯。文章分析了圖書館與全民素質教育之間的關系;并以咸寧市為例,對全民素質教育的結構和內容,圖書館在全民素質教育中的服務職能進行了探究,構建了圖書館在全民素質教育服務模式。
[關鍵詞]圖書館;全民素質教育;服務職能;服務模式
1、圖書館與全民素質教育的關系
全民素質教育始于50-60年代。早在50年代,毛澤東同志就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勞動者。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全民素質教育的思想也逐漸深化,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倡導全民閱讀,大力推進全民素質教育。筆者始終認為全民素質教育是要在社會不斷發展的同時,始終培養和提高廣大民眾的自身綜合素質,包括心理素質、道德素質、能力素質、信息素質等各種教育活動的總和。
圖書館作為文化教育機構和社會文獻信息中心,是社會教育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對全民進行終身教育的大學校[1]。圖書館對民眾進行文化素質教育提供良好文化氛圍和物質環境,影響和熏陶民眾對人文知識的掌握,對人文精神的追求,對美好人格的完善;無論是公共圖書館還是高校圖書館,都有著豐富的紙質資源和數字資源,館藏文獻涉及宗教、藝術、科技等各個領域,系統性強,能夠滿足讀者多層面、多樣化的閱讀需求,可對人們的思想道德、文化藝術修養、職業技能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教育輔導[2]。
綜上所述,圖書館在提供文化環境的同時,也提供知識,也提供各式教育服務。
2、咸寧市全民素質教育的結構和內容
2.1咸寧市全民素質教育的結構
咸寧市從2007年開始貫徹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意見,201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又指出要普及教育信息技術,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現階段正處在全民素質教育的初級階段,筆者認為咸寧市全民素質教育可分為四個層次,如圖1所示:
這四個層次從基礎性素質教育到研究性素質教育呈現階梯狀分層,可采取不同的方法逐層遞進,其中基礎素質教育針對中小學生,由學校老師為主導;通用性素質教育主要針對在校大學生和咸寧本地市民,由高校教師和咸寧市教育局,文化機構主導;專業性素質教育主要針對咸寧本地招聘的專業技術人才,外來務工人員,由咸寧職業技術學院的繼續教育學院主導;研究性素質教育主要針對湖北科技學院和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兩所高校教師,咸寧各類科學研究所等,由市委市政府主導。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基本已經全面普及,專業性素質教育和研究性素質教育的對象相對較少,通用性素質教育的受眾對象廣泛,活動方便開展,實施辦法易于制定。因此,咸寧市本地因結合自身特色,以開展通用性素質教育為主。
2.2咸寧市全民素質教育的內容
咸寧市全民素質教育的內容可分為四個方面:意識教育、知識教育、能力教育、道德教育,如圖2所示:
全民素質意識教育主要包括愛國與民族意識、社會責任意識、法律與道德意識、文明意識、創新意識、安全意識等。全民素質知識教育主要包括政治知識、法律與道德知識、文化知識、安全知識教育等。全民素質能力教育主要包括社會認知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社會參與能力、創新能力教育等[3]。全民素質的道德教育主要包括社會道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
在構建咸寧本地的全民素質教育體系的時候要以提高本地市民全民素質教育意識為先導,以全民素質教育的知識為基礎,以培養全民素質的能力為核心,以貫徹全民素質教育的道德為準則。因此,筆者認為,咸寧市應該構建以基礎性素質教育、通用性素質教育、專業性素質教育、研究性素質教育四個方面為結構,以素質意識、素質知識、素質能力、素質道德四個方面為主要內容,在家庭、學校、社會中全面并分層次的推進全民素質教育。
3、圖書館在全民素質教育中的服務職能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圖書館由傳統的借閱服務職能向全面開放的服務職能轉變。筆者認為,圖書館在全民素質教育中的服務職能主要有四個方面:文獻資源配置職能、知識導航職能、教育輔導職能、素質教育信息服務職能。
文獻資源配置是指基于讀者需求的基礎之上,圖書館根據自身特點和未來發展目標等來配置文獻信息資源,保證其利用率最大化,構成合理化,充分發揮其提高全民素質的作用[4]。其中高校圖書館主要針對學生和教師,公共圖書館主要針對公眾市民。我市現有兩種類型的圖書館,一是學校圖書館;二是各類公共圖書館,包含市公共館、社區圖書館、事業單位圖書館;其中學校圖書館在現有資源配置基礎上,應根據師生的素質教育的需要適當重新配置相關紙質和電子資源,可在各學科書籍中適當增加素質教育書籍,也可單設素質教育書庫。咸寧市的各公共以及事業單位圖書館應該根據全民素質教育的體系的四個方面的內容重新合理配置紙質和電子資源,在資源配置的過程中要充分考量本地資源特點和文化特色,增加學科體系中的連續性,讓素質教育的書籍始終貫穿于人們的教育實踐活動中,真正實現資源配置的標準化,實用化,滿足本市素質教育的客觀需求。
知識導航職能建立在文獻資源配置職能的基礎之上,是指在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以用戶為中心,圖書館扮演知識組織、知識提供、知識教員、知識傳遞著這四個角色,為素質教育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5]。知識導航建立在數字圖書館的基礎上,需要圖書管理員成為知識導航員,在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服務對象是整個社會成員。圖書館可以在各自的門戶網站上,增加知識導航這個版塊,把素質教育的內容分門別類,建立數據庫和建立素質教育導航庫,根據素質教育的四個方面設置四個知識導航員,一方面根據用戶的特定需求,將素質教育的內容通過電子郵件、MSN、QQ等形式發送給用戶,并得到用戶的反饋評價;另一方面通過主動推送的服務的模式,定期將最新的素質教育的內容通過電子郵件、MSN、QQ等形式推送給用戶,或在門戶網站用視頻或專欄定期播放素質教育的內容,形成素質教育的“知識噴泉”,逐漸滲透于用戶的日常生活中,達到素質教育普及化的效果。
教育輔導職能就是指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圖書館通過其豐富的館藏資源,獨特的人文教育氛圍,為全民素質的提高提供全面的知識,完善的培訓,從而達到提高全民素質的目的,使圖書館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一方面,圖書館既可以成為遠程素質教育資源的提供者和保障者,也可以成為素質教育培訓的場所,通過提供文獻信息資源服務來滿足人們的日常知識和信息需求[6],開展素質教育知識講座和相關文化活動,不斷提高市民自身綜合素質;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積極開展信息檢索課,拓展傳統課程領域,培養大學生和老師的獲取信息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公共圖書館應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開展各種適應社會的技能培訓和素質教育培訓,深化終身教育的理念,不斷提高市民的綜合素質。
在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讀者對信息的需求和服務的期望等發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信息服務職能是指探索出面向素質教育的圖書館信息服務方法[8],讓館藏文獻資源提高利用率,真正的發揮圖書館是知識源泉的作用,主要包括公共信息服務和專業信息服務,一方面要整合素質教育信息資源,向社會各界及時發布素質教育的最新政策法規信息、咸寧市地方特色素質教育的信息,開展素質教育信息咨詢服務,及時發布素質教育培訓,知識講座,展覽等相關信息;另一方面,信息服務不僅要為市民提供信息,還要通過信息服務或培訓提升市民四個方面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信息的獲取能力、信息的處理能力、信息的利用能力、信息的交流能力,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在信息交流中提升市民的綜合素質。
4.咸寧圖書館全民素質教育服務模式構建——以圖書館為中心
鑒于圖書館和素質教育的關系以及圖書館在素質教育中所起的作用,筆者認為應該構造以政府為主導,以圖書館為中心,社區協作的全民素質教育模式,如圖3所示:
圖中,由政府主導全民素質教育,制定全民素質教育的相關政策,成立相關素質教育部門,由專職部門對全市的素質教育進行統一管理,制定全民素質教育實施細則,聯同圖書館和各個社區共同推進咸寧市全民素質教育。圖書館成為整個素質教育的中心,除了與政府和社區合作,幫助制定推進素質教育的模式外,還關系著素質教育的整個運行過程,圖書館按照素質教育的四個服務職能:文獻資源配置職能、知識導航職能、教育輔導職能、信息服務職能,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實施全民素質教育計劃,開展全民素質教育活動,為社會群眾提供素質意識教育、素質知識教育、素質能力教育、素質道德教育,幫助提高市民的綜合素質,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升國家軟實力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暉.發揮圖書館終身教育職能,提高全民素質[J]繼續教育,2010(4):48-50.
[2]李正華.論圖書館與大學生素質教育[J]現代情報,2007(4):210-211.
[3]劉屏極.高校圖書館進行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
[4]黃憲.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配置效用研究[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9(5):51-54.
[5]秦波.數字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與創新[J]圖書館學研究,2012(6):81-86.
[6]羅小波.試論終身教育與圖書館的教育職能[J]圖書館論壇,2005(3):225-227.
[7]李湘鴻.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演變及創新研究[D]中南大學,2010.
[8]郭滿濤.圖書館信息服務轉型與參考咨詢服務[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10(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