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鋒華 屈子路
摘 要:20世紀初,乒乓球運動開始在歐亞蓬勃開展起來,隨著新規則的更改和器材的改進,乒乓球運動技術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在競技體育勝負爭奪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如何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科研方法及時的了解和掌握世界優秀選手的技戰術情況,獲悉比賽技術運用就成為體育科研工作者不斷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乒乓球 張繼科 技戰術分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b)-0193-01
張繼科技術比較全面,右手橫握球拍,兩面弧圈打法,打法兇悍,技術較強,被視作是中國乒乓球未來的新星。張繼科的反手側擰技術可以說是張繼科的制勝法寶,雖然近年來很多選手都紛紛采用這項技術,但張繼科將這項技術發揮至極致。張繼科的正手速度與力量并不是最大的,他的主要優點在于相持中的變化,這種變化體現在力量、速度以及旋轉的變化上。
1 結果與分析
1.1 張繼科對王浩技戰術分析
比賽結果:4:2(12-10,11-7,6-11,9-11,11-5,14-12)
張繼科在發搶段的得分33,失分13,得分率率為(71%)為優秀上線,使用率為(38%)達到優秀上線標準。通過數據可以充分說明張繼科在發搶環節上做的非常嚴謹,給對手制造相應的麻煩,讓對手出現了很多的漏洞,使自己可以找到機會主動搶攻,主動搶攻殺傷力大,成功率高。張繼科的發球主要是以正手的側上、側下逆旋球的短球為主,配合使用正手的側下旋追身長球。
張繼科在接搶段的得分13,失分16,得分率為(45%)達到良好,使用率為(25%)剛剛達到及格。通過數據可以分說明張繼科在接搶段表現的積極主動,而且把握機會的能力強。張繼科在接搶段多以反手的擰拉斜、直線,擺短以及直接反手起板拉對手的反手位為主要得分手段,輔助著側身拉斜、直線,側身正手挑、搓斜線也均有得分。
張繼科在相持段的得分21,失分24,得分率為(50%)為良好,使用率為(37%)為及格。通過數據可以充分說明在本場比賽相持段中張繼科的使用率比較少,得分率也非常的不理想。張繼科在相持階段多以相持階段正反手連續性好,力量大為主,相持階段失誤率太高,自身優勢的得分方式完全被對手壓制。這場比賽王浩的接發球不夠嚴謹,給張繼科帶來了許多制勝分的機會,這也是相持階段使用率少的一個原因。
1.2 張繼科對波爾技戰術分析
比賽結果:4:1(7-11,11-5,11-3,11-3,11-9)
張繼科在發搶段的得分17,失分10,得分率為(60%)為良好標準,使用率為(28%)達到及格標準。通過數據可以充分說明張繼科發球搶攻戰術在比賽中運用的較多,給對手制造較大的麻煩,讓對手出現了很多的漏洞,使自己可以找到機會主動搶攻,主動搶攻殺傷力大,成功率高、得分率高。在發球環節上張繼科的發球變化多端,主要是以正手的側上、側下逆旋球的短球為主,配合使用正手的側下旋追身長球。
在接搶段的得分15,失分8,得分率為(62%)達到極其優秀,使用率為(30%)達到良好。通過數據可以分說明張繼科在接搶段表現的積極主動,而且把握機會的能力強。張繼科在接搶段多以反手的擰拉斜、直線,擺短以及直接反手起板拉對手的反手位為主要得分手段,輔助著側身拉斜、直線,側身正手挑、搓斜線也均有得分。
張繼科在相持段的得分19,失分13,得分率為(54%)為良好,使用率為(42%)為優秀。通過數據可以充分說明在本場比賽相持段中張繼科的使用率比較少,得分率較好。張繼科用強大的正手攻擊將德國戰車打得一敗涂地。張繼科的正手速度與力量并不是最大的,他的主要優點在于相持中的變化,這種變化體現在力量、速度以及旋轉的變化上。
2 結語
從對張繼科兩場比賽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在發搶段張繼科占據絕對的優勢,張繼科技術全面,在發搶段中,利用發球的優勢,使對方失誤直接得分或控制對手創造自己先上手的機會,但是張繼科在發球階段失誤較多。張繼科在接搶段多以反手的擰中路、擺短以及直接反手起板拉對手的反手位為主要得分手段,這給對手造成了很多困難,但是接發球的落點也缺少變化,對手能輕易地判斷出球的落點從而進攻,這也是在接搶斷失分多的原因。張繼科的相持段得分率和使用率較高,張繼科連續進攻能力強,跑動的范圍大,多以正反手相持,以及中臺對拉為主。輔助著反手相持主動側身拉對手直線、斜線,但是在相持的過程中失誤過多,造成了失分的原因。
參考文獻
[1] 程森蛟,陳紅霞.從第29屆奧運會談世界乒乓球技戰術發展趨勢及中國隊成功經驗[J].科技信息,2009(35):514.
[2] 張紅玲.對2012年倫敦奧運會我國乒乓球女隊后備人才的技戰術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4):47—48.
[3] 朱珂.世界優秀女子乒乓球橫拍進攻打法選手的技戰術分析及發展趨勢[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