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松
摘 要: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法是當前比較先進的職業技術教育教學方法,它是以學生為主體,使之從做中學、學中做,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文章首先提出了教改理念,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Pro/E模具設計》課程教學整體設計,并進行了授課實踐,效果良好。
關鍵詞:工作過程導向 重構 Pro/E模具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b)-0247-03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正面臨著新的突破性發展,2006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16號文件頒布后,全國各地各級高職院校都積極的進行教學改革,探索高職教學新模式以提高教學質量。
《Pro/E模具設計》課程是模具專業的主干專業課。在學習這門課時,傳統的教材是先講菜單和命令的使用,最后再畫整體圖形,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習效果不佳,因為教師講的多,學生練的少,結果是學生上完課了,沒能學到多少東西。為適應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客觀需要,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因此,筆者采用采用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方法,對《Pro/E模具設計》課程進行了重構,以先進的教學方法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 教改理念
高職教育比較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是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導向的項目式教學法。所謂工作過程是指在企業里為完成一件工作并取得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它是一個處于動態中的、結構相對固定的系統[1]。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法的核心是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做中學、學中做、做中通。美國學者Eric L.Wang編著的《ENGINEER ING W ITH LEGO BRICKS AND ROBOLAB》書中有一段話:“Tell m e and I forget;Show me and I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 understand”基于此,本文進行課程重構的教改理念是:動腦思考,動手去做,全程參與[2]。
2 《Pro/E模具設計》課程重構
2.1 模具專業崗位分析
經過市場調研及整理分析后,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崗位群主要包括就業崗位和遷移崗位。具體的崗位群有:模具設計員、數控機床操作員、電火花機床操作員、線切割機床操作員、Pro/E制圖員、Pro/E模具設計師與產品結構設計師等,如(圖1)所示。其中加矩形框的崗位為學完《冷沖壓、塑料模具設計》課程之后可應聘的崗位。加橢圓框的為學完《Pro/E模具設計》課程和前面相關模具設計課程后可直接應聘的崗位。
2.2 課程目標設計
在模具專業崗位群里,本課程對應的崗位是Pro/E制圖員和Pro/E模具設師,具體設計課程目標如下。
2.2.1 總體目標
通過《Pro/E模具設計》的課程教學,使學生對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得到進一步的深化、理解、鞏固、提升和擴展,使學生能靈活運用PRO/E軟件,解決模具設計和制造中的具體問題,并能將其應用于企業生產實際,滿足企業與市場對專業職業能力的要求,同時為學生在未來就業的崗位上不僅能與其相適應,而且能導引企業走在行業技術發展的前列奠定扎實的基礎。
通過本課程之項目一Pro/E冷沖壓模具設計的學習,使學生能掌握基本的二維草繪命令和方法;能對零部件結構進行分析,能確定正確的建模順序,選擇合適的建模特征,掌握三維建模命令、方法和技巧;能分析零部件間的裝配約束關系和連接關系,裝配中等復雜程度的模具產品;能生成符合機械制圖國家標準的零件工程圖及模具裝配工程圖;通過本課程之項目二Pro/E塑料模設計的學習,使學生能掌握Pro/E塑料模具設計的一般步驟、EMX的安裝和配置、參照模型的加載、分型面與澆注系統的建立、模具工作零件的設計以及模架及其它模具機構設計(塑料模具總體結構設計)。通過本課程之項目三Pro/E工程圖設計的學習,能生成符合機械制圖國家標準的模具零件工程圖及模具裝配工程圖。從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用現代設計方法設計產品,同時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學生耐心、細心、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為以后參加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2.2.2 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按照職業成長規律,由易到難設計,如圖2所示。
2.3 課程項目設計
本課程分課內、課外兩條線進行能力訓練,共設計了三個必修項目和二個拓展項目。課內必修項目為冷沖模設計和塑料模設計,課外拓展項目為風扇設計和花灑逆向造型設計。為了培養學生進行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課外項目不規定產品具體尺寸和造型方法,任由學生發揮。其中冷沖模設計項目中,零件設計內容涵蓋了工程中軸類、盤蓋類、標準件、常用件等四大類零件。通過對各零件的造型和裝配,不僅強化訓練了學生進行產品平面建模的能力,也鍛煉了學生冷沖壓模具設計的能力,在建模過程中,授以設計的思想;塑料模設計項目主要強化參考件的加載、模仁分模設計、工作零件結構設計、澆注系統設計以及標準模架及其它標準結構的選用能力;工程圖項目主要強化學生的Pro/E軟件參數配置和產品零件圖及裝配圖的出圖能力;拓展項目之風扇設計主要鍛煉學生的曲面設計能力;拓展項目之花灑逆向造型設計主要鍛煉學生的逆向曲面造型設計,讓學生運用現代設計方法里的逆向工程思想和方法進行設計。具體項目設計如圖3所示。
3 結語
把《Pro/E模具設計》課程進行基于工作過程導向重構后,采用分組項目驅動,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讓一部分基礎差的學生依賴能力強的學生,要讓他們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有事可做,所以在項目分工中任務明確,并推行“一幫一”的措施,對部分學生及時幫助糾正,提高教學質量。在《Pro/E模具設計》課程進行基于工作過程導向重構后,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取得明顯的效果,在職業院校的專業課教學中,有其獨特的優勢,具有進一步大力推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詩文.高職教育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與職業, 2009(35):76-78.
[2] 劉萍萍.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模具CAD》教學設計與實踐[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11(1):84-86.
[3] 胡斌杰.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發酵工藝》精品課程建設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0(8):45-47.
[4] 徐文華,葉久新主編.Pro/E4.0模具設計實用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06.
[5] 鄭克俊.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課程學習情境設計—— 以“倉儲管理”課程為例[J].職教論壇,2009(5):33-35.
[6] 何文明.體驗式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J].職教論壇,2008(18):47-49.
[7] 應力恒.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8):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