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棟 戴文亭 宋微 聶星
摘 要:國內民辦高校的辦學類型大多以應用型為主,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有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該文以“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現存問題為切入點,探索有效的建設方法及手段。
關鍵詞:“雙師型”民辦高校 建設 應用型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b)-0110-02
國內以培養面向建設、生產、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高校,包括高職高專院校和民辦高校均為應用型高校[1]。隨著我國經濟體系的轉型及社會供需要求的轉變,對能夠適應經濟快速發展并且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這種需求成為各種類型高校培養人才的指揮棒,將高校培養人才的方向由理論人才轉變成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此種轉變伴隨而來的問題也逐步突顯出來,如師資隊伍建設、內涵建設、培養方案、教材等。在這些突顯的問題當中尤為主要的是應用型院校教師隊伍的建設,師資隊伍建設需要以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為根本,經過大量的調研數據表明,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培養的程度直接關系到應用型高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是決定應用型高校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研究應用型高?!半p師型”教師的培養非常必要。
1 “雙師型”教師建設中“雙師”的定位
目前,各應用型高校及學者對“雙師”的定位存在以下幾種觀點。其一,“雙師”即為“雙證”,認為教師同時具有教師資格證和職業技能證,即為“雙師型”教師。其二,“雙素質”,指教師具有其專業技能及素質和教學技能及素質。其三,“雙職稱”,指教師同時在教學及專業上具有相應的職稱。其四,“雙經歷”,認為高校內的教師由有工作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轉變成教師的人員,在理論教學完成后能夠帶領學生進行實地的工程實踐?!半p師”型教師隊伍的定位會出現各種觀點的主要原因是各個高校以不同辦學理念立足點對“雙師”進行定位。本文以應用型高校為立足點,“雙師”型教師隊伍應該為“雙經歷”為建設及培養的重點。
2 “雙師型”建設存在的問題
目前,應用型高校對于“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都處于摸索階段,現有的應用型高校的“雙師型”教師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從專業學校畢業后直接從事教學工作,既無教學經驗也沒有專業的實踐經驗,此類人員占有的人數較多。另一類是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退休老教授,但實際的專業經歷較為缺乏,此類人員人數較少。第三類為一些中年專業技術人員,由專業裝換為教學工作,此類人員人數占整個教師隊伍的比例較低。根據目前的情況,各高校均采用了一定的措施來提高教師隊伍的質量,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造成問題產生的因素較多,期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民辦院校的發展和年輕教師的發展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趨勢,民辦院校的開創者起初基本都是看重院校招生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而對學生的培養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站在教學第一線的青年教師相應的發展出現了迷茫,進而造成了民辦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難度加大。
2.1 院校、企業缺乏相應的獎勵政策,教師積極性不高
成就“雙師型”教師隊伍的主要因素來自三方面因素,即高校、企業、個人。但是根據實際的調研情況看,各方面因素的積極性均不高,對于企業來說,關注的是具有應用型能力的學生,至于教師的成長企業是不會關注的。對于高校來說,培養“雙師型”的教師需要付出的代價大、周期長,往往會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因此高校把建設的重點集中在吸納具有中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或是教學人員,其次是招收一些其他院校的在職教師來校任課。院校在看重外聘教師雖然具有較高的學歷和職稱時,卻忽略了外聘教師的責任心等問題。而對于教師本身而言,是否具有“雙師”能力并沒有對經濟的收入造成影響,再加上政策、條款的制約,教師本人的積極性會不高也變成很正常的情況。
2.2 培養規劃缺乏系統性,針對性不強
民辦本科高校針對“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缺乏系統的規劃,盲目性較大。民辦院校對于青年教師的培養計劃缺乏針對性,沒有根據教師發展的實際需求制定相應的培養方案,進而造成教師對自身的發展出現盲目性。還有一部分高校在制定方案時,沒有按照循序漸進的程序進行,導致其培養規劃缺乏操作性。院校在教師應聘時應考慮人員水平應該基本一致,這樣在以后的教師培養時難度會比較小、操作性較高。
2.3 培養的資金短缺,成效不高
目前,民辦本科院校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主要是由院校來完成,在培養計劃的實施過程中所帶來的經濟影響有直接和間接兩個方面,直接的經濟影響是指民辦院校需出資金將需要培養的教師送到企業當中進行實地實踐。而間接的經濟影響是指在教師培養的時間段內,教師沒有辦法在院校當中進行教學工作。無論是直接或是間接的經濟影響都會對民辦本科院校的發展帶來經濟負擔。在這樣的情形下,青年教師培養規劃會出現間斷性,因此成效不高。較為有效的解決手段可以放寬年輕教師的坐班制度,讓年輕教師利用空余時間來豐富本身的專業水平。
3 探索“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新手段、新方法
3.1 提高“雙師型”教師的積極性
“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構成,是隊伍發展壯大的主要因素,而好的學緣結構必須專兼結介,對教師年齡、學歷、等各個方面實現多元化。第一,引進一些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授和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通過大量的調研結果發現,一個教師在成為“雙師”教師的過程中“傳幫帶”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
第二,要加強同企業、科研機構的介作關系。民辦高校要在校外與生產企業及科研設計單位建立合作關系,在學生生產實踐的同時,教師進行二次改造。第三,院校可以針對民辦院校的青年教師召開一些專業的報告會,邀請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到院校給青年教師講解工程實地的施工經驗及手段,在不出校門的情況下,拓展教師在專業技術上的眼界。
3.2 建立健全民辦本科院校教師獎勵機制endprint
民辦本科院校對于“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固然艱難,但是,如何能夠將培養好的教師留在學校任教,也是重中之重?,F在,許多企業的發展也需要一些即懂理論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才,因此,“雙師型”教師也就備受青睞,企業單位往往會用較為豐厚的待遇吸引他們,進而造成民辦院校的教師大量流失,教師隊伍出現分崩離析的狀態。民辦院校設置有效的獎勵機制是遏制這一情況發生的有效手段之一,有效的機制既能改善青年教師的生活水平也能提高民辦高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工作熱情提高才能激發青年教師工作的潛力,從而促進民辦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
3.3 以“幕課”的形式對青年教師進行培訓
幕課是新近涌現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的開發模式,通俗地說,幕課是大規模的網絡開放課程,主要的授課形式是各地的授課者和學習者通過某一共同的話題或主題聯系起來的方式,來進行教授、研討、以及閱讀意見等。青年教師要想培養成“雙師型”教師需要教學和工程實際經驗兩方面知識,在不會影響正常的教學任務的情況下,通過“幕課”的形式來增強青年教師的內涵,顯然是一種捷徑。這種形式的利用可以利用網絡資源也可利用高校本身的自有資源,院校的資深教授或是經驗豐富的工程人員可以就以某一問題或是觀點(方法)通過“幕課”進行討論、學習。
3.4 多渠道籌集師資隊伍建設資金
《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強化市(地)級人民政府在統籌職業教育發展方而的責任?!币虼?,社會資金投入會大大的促進民辦院校的發展。第一,國家需要投入資金到民辦院校。國家需要對民辦院校的發展及教師的社會保險費等給予相應補助政策,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設立專項資金資助民辦學校的發展。民辦高校發展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學生的學費是必然,但是,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投入會大大的增加教師的積極性,使民辦高校發展具有后勁。第二,要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基金。國家相關規定指出,民辦高校的辦學條件必須符介國家規定的設置標準和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的要求,要加強教師的培養和培訓,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2]。因此,政府要采取從民辦高職院校的學費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雙師型”教師建設基金的辦法,通過政府、學校、社會三方努力增加發展資金,促進民辦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綜上所述,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推進主要依賴民辦高校的發展壯大,民辦高校的發展壯大會為國家經濟社會建設培養大量人才。但是,由于政策或其他因素影響制約和束縛了民辦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直接影響民辦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民辦院校急需政府給出相應的政策來進行扶持,加快、促進民辦高校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程藝,儲常連,方明.人力發展應用性高等教育服務引領安徽奮力崛起[J].中國高等教育,2009(22).
[2] 鄭永進.應用型高?!半p師型”教師培養[J].研究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