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祥
摘 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學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閱讀、自我感悟的過程。教師要挖掘教材潛力,尋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生長點”,凸顯學科教育功能。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質疑問難、展開想象,培養創新意識,開發創新潛能,推動學生創新素質的發展。
關鍵詞:自主學習 創新能力 求異思維 想象力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c)-0161-01
培養創新人才是我國21世紀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點?!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闭Z文教學過程應當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閱讀、自我感悟的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課程培養目標的價值取向,也是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關鍵。那么,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呢?下面結合自己的實踐談幾點體會。
1 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師生之間是一種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諧關系,這將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蘇霍姆林斯基)因此,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創設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努力營造心里輕松、自由開放的教學氛圍,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其次,教師自己也要有創新意識,要善于捕捉創新信息,發掘學生潛藏的創新誘因,把握創新時機進行創新教學。例如:在教學《三個兒子》時,先讓學生欣賞《我的好媽媽》這首歌曲,思考:歌曲里的小朋友為媽媽做了些什么?學生在明快的歌曲中感悟到了“孝敬父母”,為學習課文,體會課文的教育價值奠定了基礎。再如,在教學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時,教師先用低沉的樂曲渲染氣氛,播放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低聲吟誦,學生從中感受已經落下的明月、烏鴉的幾聲啼叫、滿天的寒霜、江邊的楓樹、點點的漁火這清冷的水鄉秋夜,進而感悟作者的滿懷愁緒。在學生對詩句的意思理解時,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現詩的情境。學生有的給詩配畫,有的把詩擴寫,有的……通過這一活動,學生更加感受到特有的夜色氣氛和客船上的旅人愁思難眠。最后,讓學生展示、交流,進一步感受詩句的內涵。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2 鼓勵學生求異思維,克服思維定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確定了思維的方式,很容易形成思維定勢。因此,鼓勵學生求異思維,克服思維定勢,能更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對問題的不同方面進行多角度的思考、探索和感悟,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和自己內心的感受,不盲從他人觀點,不迷信權威,不人云亦云;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自己的真情實感,使學生會想,會說,會創。真正做到“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在教學《玲玲的畫》一課時,針對“玲玲把畫弄臟了,哇地哭起來”,學生普遍認為玲玲的畫只能作廢重新再畫。針對這種情況,及時引導學生想象玲玲這幅畫當時的情景,用課件展示玲玲當時的畫,思考有什么辦法可以補救。思維的大門一旦打開,學生的想象無窮無盡。除了在弄臟的地方畫只小花狗,還可以將樓梯畫上花紋,還可以畫一盆花……教師的及時引導和啟發幫助學生感悟了課文的內涵,激發了創新意識,培養了創新能力。
3 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開發創新潛能
培養學生形成大膽質疑,勇于繼承和創新的精神,是開發創新潛能的有效手段。激勵學生主動探索、質疑問難的意識,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的效率事半功倍。所以,教師必須倡導新的教學理念,科學選擇教學方法,充分落實“以人為本”的新觀念,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質疑、解疑,鼓勵學生愿說、敢說,勇于表達自己的不同見解,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例如教學《玲玲的畫》一文時,針對“玲玲把畫弄臟了,哇地哭起來,在爸爸的啟發下,把弄臟的地方畫了只小花狗”,就在學生們想象還可以畫花紋,畫一盆花時,有一位學生提出質疑:畫畫是有題目要求的,該畫什么,不該畫什么相對是嚴格的,我認為這幅畫應該作廢重新畫?!耙皇て鹎永恕?,教師趁機引導,學生各抒己見,討論熱烈。學生在爭辯、交流中使思路更加清晰,萌生創新意識,開發了創新潛能,促進了創新能力的發展。
4 插上想象的翅膀,迸發創新靈感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只有讓學生無拘無束、自由暢達,插上想象的翅膀,虛實融合,有無貫通,使學生在想象中尋找到創新智慧。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除了要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激發想象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要引導學生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聯系課文內容,進行合理、大膽、豐富的想象。如教學《揠苗助長》一課時,引導學生從“讓禾苗長得快些”展開想象,可以采取什么有效地措施?學生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從生長環境、田間管理,想象到太陽能溫控、生物治害蟲、水微循環等。通過合理、豐富的想象,學生的創造靈感得到誘發。再如教學《恐龍的滅絕》一課時,為使學生更好地弄清恐龍滅絕的原因,引導學生根據恐龍滅絕這一現實和課文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列舉恐龍滅絕原因,并說說為什么。突發瘟疫致死、環境變化使恐龍不能產蛋、居住地突然變成大海……學生的想象真是豐富!雖然想象有些幼稚,但內容新奇,智慧蒙發,恰到好處地實現了想象與創新的完美融合。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挖掘教材潛力,尋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生長點”,凸顯學科教育功能。通過創設寬松、愉悅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進一步實施質疑問難、豐富想象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充分動腦思考,展示交流自我,推動學生創新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務傳.論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文教資料,2007(27).
[2] 王麗英.淺談怎樣培養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的能力[J].新課程(下),2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