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曉鵬
摘 要: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下,信息化發展迅猛,管理手段與時俱進,信息管理成為解決信息龐雜的有效措施,也成為公司對于多處、異地辦公進行管理的必然選擇。我國的經濟體制及眾多經濟特征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別于其他國家,因此我國企業要實現經濟管理的信息化,不能照搬外國企業的成功經驗,必須根據現有國情,市場經濟的開放程度,企業自身的實際特點來量身定制信息化管理措施。
關鍵詞:信息化管理 經濟管理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TU19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b)-0152-01
企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對于我國眾多企業來說還是一個新興的課題,現階段我國多數企業管理還停留在20世紀的水平,管理模式傳統粗放,辦公自動化,信息化的普及率較低,造成管理水平、效率不高。因此在企業的經濟管理中,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信息資源,將關乎企業發展的各項信息、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分析,實現信息、數據共享。不僅會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提供依據,也將會對公司發展,領導決策產生深遠影響。讓企業緊貼市場,緊跟需求,從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與經濟效益。讓企業走上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1 信息化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發展水平
1.1 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整體水平不高
現階段我國缺乏在經濟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造成企業經濟管理水平,管理效率不高。很多企業經濟管理都是非專業人員或是兼職或是掛職,雖然節約了人工成本,但卻影響了整體經濟管理水平。雖然我國很多企業也在信息化建設上投入了很大精力,下了很多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信息化技術和管理水平上都走到了行業的前列。但是這樣的企業在我國大中型企業中也僅占到80%,因此我國企業信息化整體水平較低。
1.2 經濟管理的理念陳舊,管理模式粗放
企業的經濟管理過程中,管理理念還有待提高,沒有跟上經濟社會的發展步伐。多數中小企業只是將經濟管理通俗的理解起來,僅僅關注企業的經濟總量及業務的不斷增長,卻忽略了經濟管理對于企業減少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作用,導致部分企業經濟總量增長之后反而出現了虧損的狀況。另外,經濟管理模式還非常傳統,手段比較單一,沒有實現信息化管理,整體模式還比較粗放,無法實現從管理要效益的目標。
1.3 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平臺建設滯后
在信息技術發展的今天,要建立基于公司層面的信息化平臺建設。要兼容各個部門的小系統,確保數據的唯一性,可靠性。通過系統軟,硬件的建設實現信息的跨系統,跨網絡訪問和共享。重點建設成本核算及經濟管理信息,為公司決策及銷售戰略提供有效的理論支撐。
2 企業經濟管理實現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2.1 實現企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環境下,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生存發展離不開信息化建設。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速度不斷加快,使企業面對的市場越來越大,如何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從以前單純的產品競爭,變成了現在的科技、人才、信息、市場、營銷等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競爭。因此我國企業所面對的市場越來越大,競爭不光來自國內市場,而要面對全球市場。因此不僅要運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合理有效的利用信息化資源,實現經濟管理的現代化和常態化。還要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本著長遠發展的角度,面對大的市場環境制定出符合企業長遠發展的規劃。目的在于改變企業內部結構,調整業務流程及管理模式,以便于應對紛繁復雜的市場競爭,增強企業市場應變能力。管理模式從面到點,從粗放到集約,以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
2.2 加強企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保證
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是為加強管理服務的。因此信息化建設的成功與否取決于經濟管理的成效。所以企業在加強信息化建設時首先要對信息化所帶來的成效有足夠的論證和預判,要在信息化建設費用、相關成本、及合理預期方面做足功課。信息化建設是要立足于本企業的實際情況而進行長期建設的,在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其建設重點和方向應有所不同,這樣能夠合理使用資金,提高資金利用率,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這樣的建設才能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旺盛的戰斗力。
3 信息化管理在經濟管理中的實踐探析
3.1 合理資源配置,強化內部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一部分,最終目標是為企業的經濟管理服務。因此企業應該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管理系統,實現企業各部門之間互聯互通,協調共進,無管理死角。特別是發展規劃部門和財務部門,能夠將企業的發展方向和資金結構進行合理定位。
3.2 構建統一的信息化平臺
中小企業中各個階層的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是信息化建設的執行者和重要參與者,要強化他們對于信息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普及相關知識及基本技能,建立并完善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及與各部門相關的子系統,構建完整統一的系統平臺,對關乎各部門的信息數據進行采集,整理,管理層通過數據分析和形勢預測將相關情況反饋至決策層,確保決策層及時,準確了解市場及企業經濟狀況,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投資結構調整提供依據。從而有效提高企業市場應變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保證企業健康高速發展。
3.3 建立高素質水平的信息技術隊伍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而信息化建設更需要一支素質水平高,專業技能強的人才隊伍。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是需要長期堅持的,隨著建設的完善管理隊伍和人員也需要相應的擴大,才能做好繁雜信息的統計管理工作,保證數據的客觀準確。隨著管理人員的增多,企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制度也需要完善,實現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
4 結語
企業是一個部門配置完整,而又目標統一的系統,信息化使企業內部部門及公司決策層及時掌握公司現狀,促進經濟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時要不斷強化管理人員在經濟管理中信息化的意識,根據公司的發展情況和戰略做好信息化建設的規劃,構建基于公司層面的經濟管理信息化平臺,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信息時代的到來,科技飛速發展,信息化技術對于各行業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企業經濟管理中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將關乎企業發展與生產經營的在有關信息進行合理整合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及市場應變能力。因此信息化的建設和應用受到重視,其相關技術和應用領域也不斷進步和拓寬,信息化技術的成功應用必定會在經濟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史梅霞,李迎春,李濟安.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6(8):97-98.
[2] 許建萍.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相關問題分析及解決方案探討[J].企業經濟,2002(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