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輝
摘 要:建設高效政府是推行電子政務的內在動力。電子政務意味著高效、開放的政府憑借計算機等高新技術在安全可靠的網絡平臺上全方位開展政務活動。作為電子政務的主體,政府部門期望以此為契機,深化機構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施政效率,推進全社會的信息化進程。
關鍵詞:電子政務 信息化 管理機制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b)-0162-01
網絡高速發展的時代,信息化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政府行政管理也必須實現信息化,即政府信息化。政府的信息化將是提升國家和地區競爭力、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在世界各國向著信息化方向邁進的大潮下,我國把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放在優先位置,提出了“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戰略思想。實現這一偉大戰略,首先要推進政府信息化,這是社會信息化的基礎,而實現政府信息化關鍵在于電子政務建設。
1 電子政務推進政府信息化進程
各級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承擔著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組織發展生產、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職能,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務功能對促進經濟快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基層政府的電子政務是電子政務網絡連接的末梢,具有信息化程度低、辦事效能不高、地區發展差異大等特點。因而政府應該把改善辦公環境、提高辦事效率、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以及加強社會管理作為今后一個階段電子政務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對提高政府行政質量和效率,增強政府監督和服務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 大力推進基于電子政務網絡的辦公應用系統建設
電子政務是在現代計算機、網絡及通信等技術的支撐下,政府機關日常辦公、信息收集與發布、公共管理等事務在數字化、網絡化的環境下進行的行政管理形式。基于電子政務的辦公應用包括政府辦公自動化、政府部門間的信息共享、政府實時信息發布、各級政府間的遠程視頻會議、公民網上查詢政府信息、電子化民意調查和社會經濟統計等。如:電子公文傳輸系統,依托電子政務網絡構建起統一的公文傳輸平臺,實現了部門與部門間相互公文的電子傳輸,提高了機關工作效率和節約了政府辦公成本。
1.2 完善政務系統的運行管理機制,提高利用率,降低行政成本
依托電子政務系統,搭建政民互動的平臺,為服務群眾提供一個便捷的窗口,實現網上辦事、便民辦事。加快推進政府門戶網站群系統、網上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等系統建設,并對相關系統平臺即時進行政府及各辦事部門之間的數據傳遞和更新,使廣大人民群眾通過網絡就可以進行相關事情辦理、咨詢投訴、表格下載等。通過電子政務系統,各級領導可以在網上及時了解、指導和監督各部門的工作,并向各部門做出各項指示。通過電子政務系統,可以實現政府部門的相關數據、文件等信息資源的共享,既提高了辦事效率、質量,又節省了政府開支,起到反腐倡廉作用。這同時也是辦公模式與行政觀念上的一次革命。
實現政府辦公電子化、自動化、網絡化。通過網絡這種快捷、廉價的通信手段,政府可以讓公眾迅速了解政府機構的組成、職能和辦事程序以及各項政策法規,增加辦事執法的透明度,并自覺接受公眾的監督,從而打造網上政府、陽光政府。
1.3 電子政務促進政府內部組織重構
電子政務一方面促使政府的內部組織重構,將市場機制的優勢吸納到缺乏活力的公共組織中,另一方面,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將部分本屬于審批范疇的公共服務過渡給非政府組織如行業、協會等承擔,這些組織可以通過自身的專業化優勢滿足公公的需求。同時,這也降低了政府和公營部門的支出規模,節省了資金,這種制度設計最終會形成公眾自助服務、中介機構服務和政府審批管理相結合的多中心公共事務管理體系。
2 電子政務推進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
電子政務在實現“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意義。政府上網后,通過公開政府部門的機構組織、職能、辦事程序等,能夠大大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為企業和公眾提供有效的服務,開展網上辦公,實現虛擬政府。同時,可以使政府部門掌握的大部分的有價值的信息資源得以最大限度的共享,充分發揮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推動經濟的發展。電子政務在為工業信息化和農業信息化營造基礎網絡環境、提供豐富信息資源、發揮政府有效管理和全方位服務,在國民經濟信息化中發揮極大作用。
3 電子政務推進社會信息化進程
3.1 政府信息化是社會信息化的先導
電子政府將打破傳統的政府辦公管理方式,其工作機制、工作方式方法、工作思路都有很大改變。通過電子政務網,政府直接與人民群眾溝通,收集群眾意見,傳達政府信息。發展電子政務有利于豐富網上信息資源,拉動IT產業的需求并帶來巨大的商業機會,為我國信息產業的健康發展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在政府和互聯網互動過程中,最初是政府催生了互聯網并推動了網絡的蓬勃發展,互聯網又回過頭來影響著政府。到了今天,上層建筑的電子化過程本身會極大地推動互聯網的發展,促成社會革命性的進步。在世界各國積極倡導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個領域中,電子政務被列在第一位,由此可見政府信息化是社會信息化的基礎。
3.2 電子政務是城市信息化建設的首要任務
隨著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在建設領域的應用大大拓展,形成了以城市地理信息系統、城市遙感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遠程控制、城市交通智能化系統等為主的城市信息化建設管理體系。近年來,又出現了以“數字城市”、“智慧城市”為龍頭、全面規劃城市信息化建設的新局面。組建政府的電子政務系統,實現各級政府之間網上信息交換、信息發布和信息服務是城市信息化建設的首要任務。直接面對百姓的社區信息化建設作為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電子政務實現社會管理和服務的主要工作內容。
4 結語
政府作為國家管理部門,建設并發展電子政務,有助于政府管理的現代化。我國政府部門的職能正從管理型轉向管理服務型,承擔著大量的公眾事務的管理和服務職能,更應推進電子政務信息化,以適應未來信息網絡化社會對政府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和政府透明度,建立政府與人民群眾直接溝通的渠道,為社會提供更廣泛、更便捷的信息與服務,實現政府辦公電子化、自動化、網絡化,增加辦事執法的透明度,并自覺接受公眾的監督。同時,政府也可以在網上與公眾進行信息交流,聽取公眾的意見與心聲,在網上建立起政府與公眾之間相互交流的橋梁,為公眾與政府部門打交道提供方便,并從網上行使對政府進行民主監督的權利。
參考文獻
[1] 王建江.電子政務信息化建設初探[J].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0(6):23-25.
[2] 李斌,劉際昕.中國電子政務發展的動力機制分析[J].電子政務,2012(11):8-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