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 100044)
鐵路貨運向鐵路物流轉變的分析及對策
周 際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 100044)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鐵路運輸業也在迅速完善。從目前我國鐵路運輸的發展方向上來看,鐵路貨運主要向鐵路物流轉變。當然,鐵路運輸業的發展趨勢有其必然性,需要從多方面來進行考慮。另外,鐵路運輸相應體制的變化和完善也對鐵路物流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具有一定的雙面性,因此,需要全方位地對鐵路貨運向鐵路物流方面轉變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給出切實可行的對策,以促進鐵路運輸業的長足發展。
鐵路貨運;鐵路物流;轉變
從傳統的鐵路運輸上來看,鐵路貨運是較為常見的運輸模式,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于運輸的質量以及服務性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鐵路物流行業應運而生,其業務范圍更加廣闊,同時鐵路的建設工作趨于完善,也給鐵路物流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契機。因此,從鐵路貨運到鐵路物流的方向轉變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也是為了鐵路運輸業的主要模式。
首先,物流的功能多樣化因素。這是從物流行業本身的特點來進行分析的,由于以往的物流業只是以儲存和運輸兩種功能為主,其功能和作用的單一性對于物流事業的發展產生了嚴重的阻礙作用。但是,現如今的物流行業卻體現出明顯的綜合性,主要是將多種功能的復雜物流相互融合,使其整體的功能性得到拓展。另外,鐵路的發展也成為促進物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物流業的增值服務是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會發展的需要。
其次,鐵路行業發展迅速。鐵路在發展的過程中,主要是集客運和貨運為一體,同時還運用了多種經營模式,這些經營手段逐漸成為促進鐵路經濟發展的重要方法。在此過程中,鐵路的物流服務有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見鐵路運輸業由貨運向鐵路物流的轉變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鐵路發展的需要。
再次,經濟活動的產業分工范圍較大。從產業分工模式的本身來看,整個物流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每個環節都具有密切的聯系。產業鏈的運行需要各個環節都發揮應有的作用。但是隨著現如今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經濟活動的范圍逐漸增大。而傳統的鐵路貨運本身只能適應物流產業鏈某一方面或者是某幾方面的發展特點,為了實現物流行業的不斷發展,需要逐漸朝著現代鐵路物流方式轉變。
(一)有利因素
1 鐵路網絡優勢。多種有利因素使得鐵路物流的發展成為必然,其中鐵路網絡的相對優勢顯得較為明顯。從鐵路的分布范圍來看,遍布全國各地,鐵路沿線有三千多個貨運營業中心。可見,鐵路物流的發展主要是依靠這些網絡營業點來進行長足發展,同時,其直達效果越強,其競爭力也就越強。鐵路網絡為鐵路物流的發展創建了良好的發展平臺。
2 鐵路貨運規章制度優勢。從鐵路運輸業開始發展,就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貨運物流管理制度,在以后的不斷額發展中對這些制度進行有效地改進,逐漸形成了規范化和標準化的發展模式。鐵路運輸業嚴格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來進行管理和調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企業法人之間的競爭,和其他方式的運輸業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
3 貨物品類上的優勢。從鐵路運輸的發展上來看,可以運輸的物品種類繁多,同時可以實現長距離運輸,其安全性和系統性較其他的運輸方式要明顯,同時充足的貨源也為鐵路運輸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外,對于一些大型的貨物來說,也可以依靠鐵路物流的方式來達到運輸的目的。
4 鐵路物流與鐵路貨運在業務功能上的繼承。從物流和運輸的本質上來說,二者具有一定的聯系性,同時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鐵路貨運是促進鐵路物流發展的重要因素。一切物流都離不開運輸。物流包含的范圍相對較廣,是一些系統性較強的概念。包括倉儲、搬運、包裝等等。但是從物流的發展上來看,在一定程度上也對運輸環節存在一定的依賴。而且,物流人員的規模也相對較大。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同時也是相互促進的。鐵路物流對于鐵路運輸在功能上的繼承性,促進了鐵路物流業的發展。
(二)不利因素
1 鐵路管理體制。鐵路管理體制一直以來都是政企不分,而且在管理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管理體制和產權責任,另外在核算工作中,主要按照收支兩條線的形式。這種模式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嚴重的約束作用,直接影響著物流業務的收益,同時也存在著較大的風險。
2 服務理念落后。要想實現物流業的發展,需要將服務理念作為重點,但是鐵路運輸在服務理念上卻較為落后,對于物流方式的變化產生嚴重的阻礙作用。主要表現在服務態度不夠好,賠償的標準相對較低,而且對于貨主報價問題也存在一定的爭議。可見服務理念體現出一定的落后性。
(一)分層設計
進行分層設計是一項較為重要的內容。應在對物流業務分析基礎上,設計出一套發展現代鐵路物流的管理和支撐體系。下屬站段也應當按照上一層次的要求進行本層設計,包括人員配備,市場開發思路,新的物流功能的具體實現及其詳細流程等。
(二)提高物流設施設備水平
鐵路物流離不開先進的物流設施設備,尤其是在面臨其他運輸方式提高設施設備的技術性能、民營物流儲運行業迅速發展的情況下,鐵路貨運要開展物流業務就必須要提升物流設施設備的水平。貨運站應向先進的場站學習,改造貨場和站臺倉庫環境,改變過去“臟亂差”的粗放經營形象;在一些貨運站要提高裝卸機械的起重能力,避免因噸位不足而給貨主帶來不便。
(三)引進物流人才
具備綜合性物流知識和物流市場理念人才的匱乏是制約現代鐵路物流發展的“硬傷”。為實現鐵路貨運向現代鐵路物流的轉變,應引進一批具備現代物流的基本知識,懂得現代物流管理的人才,將鐵路貨運業帶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路徑中。如從應屆物流專業畢業生中招聘,物流知識系統全面,可塑性強,成本較低,但是需要經過一定時期的學習與適應。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引進人才的類型和具體方案。
本文通過對鐵路貨運向鐵路物流轉變的介紹,提出了具體的對策和措施。相信我國的鐵路事業定會不斷完善,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1]王華成.建設現代鐵路物流中心的探討[J].鐵道貨運,2007(07).
[2]張曉東,孫楊.鐵路物流發展回顧[J].中國儲運,2011(03).
F25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