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康莉,辛闊林
軍人心理危機干預是一個系統性很強的工作,必須要有一個完整的理論框架去指導具體的心理衛生服務工作。筆者在工作實踐中,根據我軍基層官兵不同任務階段的心理特征,充分運用心理學的相關理論,提出了軍人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為基層部隊更好地執行任務、提升部隊戰斗力提供有力的支撐。
建立的軍人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包括6個子系統:組織指揮系統、危機預警系統、危機干預系統、技術支持系統、心理訓練系統和信息反饋系統。
1.1 組織指揮系統 在旅一級單位成立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領導小組,為常設機構,由軍務部門、政治部門和衛生部門聯合組成。該系統的職能是:全面負責本單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完善心理危機干預系統建設,組織開展相關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心理醫師及心理衛生骨干,適時組織預案演練和督導工作落實,在重大任務中做好危機處理的重要決策[1]。見圖1。

圖1 組織指揮系統示意圖
1.2 危機預警系統 建立心理危機預警系統,是及時做好危機處置的重要保證,有利于及時準確地提出預警和評估危機發生的嚴重程度,將危機及時化解或控制在最輕的范圍內。危機預警系統的職能是:及時發現軍人心理危機,并對危機進行科學的評估;向組織指揮系統發出預警,由組織指揮系統根據評估情況進行決策;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對基層全體官兵心理狀況進行動態監測。見圖2。

圖2 危機預警系統示意圖
1.3 危機干預系統 該系統主要由軍隊各級相關機構及其相關所屬單位組成。其基本職能是:接到組織指揮系統的指令后,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筆者在工作實踐中,創新了“二四三”的綜合服務模式,即兩個服務網絡、四種服務手段和三個重點預防階段。兩個服務網絡是從醫院到體系單位的橫向服務網絡和從軍區到基層單位的縱向服務網絡,四種服務手段是心理篩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預治療、心理骨干培訓;三個重點預防階段是征兵期、新兵兩個適應期、執行重大任務期。見圖3。

圖3 危機干預系統示意圖
1.4 技術支持系統 由專家小組和基層心理衛生骨干組成,其基本職能是:為心理危機預警和決策提供技術支持,為危機干預的實施提供各種方案和顧問。日常工作包括心理醫師與心理衛生骨干的選拔、培訓與工作指導。干預技術包括認知模式重建、快速眼動療法、合理情緒宣泄、團體心理輔導、全面社會支持等[2]。見圖4。

圖4 技術支持系統示意圖
1.5 心理訓練系統 心理訓練系統包括實景訓練、人機對話訓練和虛擬訓練。其基本職能是:在組織指揮系統和技術支持系統的指導下,通過設定特殊的項目情境,讓被干預者身處其中,并通過專業人員的現場指導,讓當事人感受認知情緒、行為等變化,重新觀察體會自己在整個過程中的行為,在干預人員的幫助下調整自己的認知,不斷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降低軍人心理危機的發生率。見圖5。

圖5 心理訓練系統示意圖
1.6 信息反饋系統 對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內的全過程通過縱向和橫向網絡進行實時反饋和雙向反饋,以利于改進和完善。見圖6。

圖6 信息反饋系統示意圖
預警系統時常保持警惕,發現、預告軍人心理危機的發生,并在危機出現時,及時向組織指揮系統提出啟動干預系統和應急預案的建議。接到預警后,組織指揮系統依據平時預案和技術支持系統的建議作出決策,啟動干預系統和應急預案。技術支持系統提供各種必要的方案,保證人員和技術支持,由干預系統來進行處理。技術支持系統還要為整個體系的正常運行技術必要的技術支持。心理訓練系統存在于部隊平時訓練的各個階段,為軍人心理危機的預防和干預預警提供技術和信息支持。信息反饋系統貫穿于整個體系的任何時間節點,反饋和監督整個系統的運行,保證其運行的質量。
3.1 加強組織指揮是構建軍人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的首要因素 我軍目前主管心理工作的部門為政治部門,衛生部門提供必要的心理衛生服務,而心理工作的各項訓練與服務任務又受到作訓部門對軍事訓練時間安排的影響。這種管理模式對整個心理工作的順暢開展非常不利。因此,應該在一定級別的單位設立心理工作聯合領導小組,統籌安排訓練時間,保證心理訓練與服務落實到位。平時要有詳細的軍人心理危機干預計劃和應急預案,以應對突發的群體心理危機事件。
3.2 預警監測是指揮系統作出決策的依據 完善和運行良好的預警監測機制,是快速準確處理軍人心理危機的前提和保證。預測、預警敏感性好,傳遞信息準確及時,技術支持得力,處理危機也就得心應手,指揮者也能夠作出正確的判斷[3]。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對軍人心理危機的預警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我軍絕大多數部隊都沒有建立官兵的心理健康檔案,或者建立了檔案的也都不規范。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不僅僅只是幾個心理量表的數據測量,而是從新兵入伍開始到退出現役整個過程中的動態數據采集,它對預警系統作出準確判斷是非常重要的。
3.3 危機干預系統是處理軍人心理危機的核心 為保證危機干預的效果,各級單位都應設立相應的聯合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小組,各單位應與體系醫院建立固定的幫帶關系,對整個干預系統提供更高的技術支持。新兵兩個適應期和執行重大任務期是軍人心理危機的高發時期,應是干預的重點階段。在這兩個時期,應相應增加技術力量,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和訓練的力度,對重點人群進行重點監測和干預。
3.4 技術支持是干預體系的重要支撐系統 決定最終干預效果的最直接因素就是心理服務隊伍的人員素質,因此技術支持系統的建設是重中之重[4]。要有經驗豐富的技術專家決定預警的時機,協助制定好的應急預案,對危機干預及時作出技術指導。因此,各級單位都要建立心理危機干預專家指導小組,保證必要時的專業技術指導。對基層心理醫師和心理衛生骨干要有統一的培訓計劃,編制統一的培訓教材,進行規范化培訓,使基層心理醫師和心理衛生骨干切實掌握基本實用的干預技術。
3.5 心理訓練系統 心理訓練系統看似游離于干預體系之外,實則是軍人心理危機干預體系中重要的系統之一。首先,在平時非任務期內,基層部隊應加強階段性官兵的心理行為訓練,既是降低心理危機發生概率的預防措施,又是對心理危機當事人的一種鞏固治療。其次,心理訓練中發現的問題也是預警系統所必需的重要信息。心理行為訓練應注重實際效果,有條件展開的可以組織多種場景的心理訓練,實戰等條件無法展開的可以借鑒外軍經驗,開展虛擬訓練,切實提高基層官兵的綜合心理素質。
3.6 信息反饋系統是干預體系的完善和補充 要對平時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行為訓練進行必要的效果評估,危機處理后或訓練結束后要進行及時的總結,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使軍人心理危機干預體系不斷發揮持續有效的作用。
[1]辛闊林.軍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的構建設想[J].實用醫藥雜志,2007,24(12):1501-1503.
[2]李建明.國外心理危機干預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2(2):244-247.
[3]文榮康.我國突發事件應激心理危機干預的探討[J].現代預防醫學,2008,35(23):4628-4630.
[4]伍新春,林崇德,臧偉偉,等.試論學校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的構建[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