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玉+于松明
劉先生65歲,患糖尿病20年,高血壓3年,目前服用洛丁新與利尿劑治療,血壓控制較好。最近在餐后外出散步時,多次出現明顯的頭暈,還因此跌倒過兩次。醫生診斷是餐后低血壓(PPH),通過改變運動時間和停用利尿藥,以后再沒有發生。
人體在進食后,為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道會分泌一些具有擴張血管的體液因子,促使門靜脈和腸系膜血管擴張,導致肢體和大腦循環血量減少,血壓下降。年輕人通過壓力反射機制使交感神經興奮,可以使血壓迅速恢復正常。老年人壓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對血壓下降不能迅速做出反應,因而易發生PPH。調查顯示,在未服用降壓藥的情況下,早餐和午餐后血壓顯著降低者占1/3,導致“飯后坐著打瞌睡,夜晚躺著睡不著”的現象;若餐前服用過降壓藥,則餐后血壓降低可能更顯著。此時若突然起立,可導致體位性低血壓。
老年人PPH易導致暈厥和跌倒。國外對不明原因老年人暈厥的研究表明,50%由PPH誘發。冠心病患者合并PPH,是引發急性心梗的重要原因。PPH還可引起老年高血壓患者無癥狀的腦血管損傷,增加老年性癡呆的發生危險,增加老年疾病的總病死率。
國內外對于PPH尚無統一的診斷標準,一般認為,老年人餐后2小時內,收縮壓較餐前下降20毫米汞柱以上,即可診斷。有些患者餐后血壓降幅達不到20毫米汞柱,但已出現心絞痛、頭暈、疲乏、嗜睡、暈厥、意識障礙癥狀者,也可診斷為PPH。預防老年PPH,則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飲食管理低糖食物吃七分飽。早餐吃1個雞蛋,喝1杯牛奶,上午10點再吃點花生米、豆制品、餅干,盡量少吃稀飯、甜食等食物;在沒有心腎疾病的前提下,適當增加鈉鹽和水分的攝入,以保證充足的血容量。
2.體位與運動老年人應限制餐后運動,高齡老人餐后宜平臥休息。一旦發生PPH應立即平臥。餐后用腹帶增加腹內壓,也是避免PPH的方法之一。
3.調整降壓藥利尿劑可誘發高血壓患者PPH,應慎用;服藥時間應改在早餐前或在兩餐間服用。冠心病患者應用硝酸鹽類可能加重PPH,應盡量不用。帕金森病患者服用抗帕金森病藥物可誘發PPH,應加強監測。
4.藥物治療咖啡因能抑制內臟血管擴張,減少內臟血流量,推薦治療無癥狀PPH患者。降糖藥阿卡波糖能延緩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減輕餐后血壓下降幅度。古爾膠屬于天然半乳甘露聚糖,因不被消化吸收故有膳食纖維素之稱,具有延緩胃排空、抑制葡萄糖吸收等作用,適宜用于糖尿病或肥胖的PPH患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