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玉+++侯廣濤
[摘要] 目的 對胰島素的不同用藥方法在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產生的效果進行對比分析。方法 在該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所接收治療的120例糖尿病患者,并將其平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進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觀察組患者則采用胰島素泵連續皮下輸注治療。最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胰島素用量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其血糖均有明顯的下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血糖達標時間明顯的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胰島素用量明顯的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糖尿病患者實施胰島素泵連續皮下輸注,不但有助于縮短血糖恢復時間,同時還可以減少胰島素用量,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胰島素;用藥方法;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4(b)-001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insulin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thods 120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2 to September, 2013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6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insulin repeatedly;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therapy. And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nd insulin dosag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ime for blood sugar returning to norma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insulin dosage used by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used by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for diabetic patients, not only helps to shorten the time for blood glucose returning to normal, but also reduces the dosage of insulin, which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Key words] Insulin; Medication method; Diabetes 在臨床慢性疾病中,糖尿病是一種極易導致其他并發癥的常見的疾病,持續高血糖與長期代謝絮亂會導致全身組織器官以及神經系統的損害及其功能障礙和衰竭,應該及時有效控制病情的發生。有效控制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需要積極的降糖量強化治療。在糖尿病的治療中,胰島素皮下注射是常用于2型糖尿病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方式,但操作不便。目前胰島素泵的應用使之得以改善[1]。為了給糖尿病住院患者強化治療,現以該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所接收治療的12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對他們采取了胰島素泵連續皮下輸注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在38~76歲,平均年齡(43.6±1.4)歲;BMI在24~28 kg/m2之間,平均BMI為(26.2±2.1)kg/m2;病程在4~8年之間,平均病程為(6.2±1.5)年。觀察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在34~74歲,平均年齡(43.7±1.6)歲;BMI在25~29 kg/m2之間,平均BMI為(27.1±1.9)kg/m2;病程在3~7年之間,平均病程為(5.6±1.3)年。患者都符合糖尿病分型及診斷標準。120例均為2型糖尿病患者。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給患者輸入的基礎胰島素,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J20100037)是通過埋置針頭24 h用導管輸入進患者體內,每日的注射總量為0.5 U/(kg·d),胰島素要在每日進餐前給患者輸注。平均分配于三餐前,末梢血糖值的檢測使用羅氏血糖儀,基礎量的調節和三餐前追加量都根據血糖值進行調節[2]。對照組的治療方式運用在三餐前的30 min內給患者皮下注射2/5、1/5、2/5的胰島素注射液,起初用量為0.45 U/(kg·d),同樣末梢血糖值的檢測使用羅氏血糖儀。同樣基礎量的調節和三餐前追加量都根據血糖值進行調節,基本的治療措施也要給予跟進,如調節血壓,改善血液循環,降脂等。
1.3 觀察項目
對觀察組和對對照組的餐后血糖、低血糖、血糖達標時間、每日胰島素使用量等情況都有血糖儀來進來檢測計算。
1.4 統計方法
臨床所得數據均使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其血糖均有明顯的下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根據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空腹血糖值的比較,治療前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3 討論
在以上分析中,可以明顯的發現對糖尿病患者實施胰島素泵連續皮下輸注,其效果非常顯著。其中糖尿病也是現代臨床中極為常見的多發性疾病[3-4]。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對生命都會產生十分嚴重的影響。其是由糖尿病是一組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長期共同作用所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慢性分泌代謝性疾病,目前尚無根治的方法,治療的目的是控制血糖、糾正代謝紊亂、預防并發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以往2型糖尿病主要通過胰島素注射來降低血糖值,操作不便。胰島素泵是今年來發展應用于臨床的一種持續輸注胰島素,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是它最直接的目的。它是通過一條與人體相連的軟管向人體內輸注。患者血糖值可以因此而得到全天穩定[5]。因此以上患者在進行治療過程中,采用胰島素泵實施治療的觀察組患者,不管是其血糖達標時間,還是胰島素用量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其效果均要優于采用皮下注射的對照組患者。其中胰島素泵的生理模式是將人體健康胰腺分泌的胰島素。對患者在夜間的時候微量胰島素通過胰島素泵來進行輸入,可有效使夜間低血糖發生的情況降低,相對減少患者在餐前或全天使用胰島素用量,避免大劑量短效中效胰島素在進行注射后在體內的重復影響,患者也會因為使用胰島素泵的注射次數而減輕了大量的痛苦,低血糖的情況也會很少發生,患者的生活質量會因為糖尿病的減輕而會有所改善,在這治療期間,以上120例患者均沒有出現并發癥以及其他疾病的狀況。由此可見在糖尿病患者治療中,采用胰島素泵連續皮下注射,其不但效果顯著,還具有較高安全性[6]。
糖尿病的治療主要包括對患者的血糖監控、糖尿病教育、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檢測和控制,除了運用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輸注、注射胰島素及服降糖藥等的治療方法,患者也可在飲食上控制血糖的增高[7]。例如合理控制飲食等。經過對比研究,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為: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其血糖均有明顯的下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血糖達標時間明顯的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胰島素用量明顯的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以看出,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輸注及胰島素皮下注射的給藥方式都可明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癥狀以及降低血糖,但觀察組不管在血糖的控制方面還是胰島素的用量方面的效果都比對照組要好,所以,胰島素泵連續皮下輸注對治療糖尿病有顯著的效果,有助于縮短血糖恢復時間,還可以減少胰島素用量,并且極大的減少了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值得在臨床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楊莉琴,劉言.胰島素泵聯合動態血糖儀強化治療糖尿病52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4):25-27.
[2] 魏曉波.甘精胰島素和胰島素泵在糖尿病人禁食期間的效價對比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09,11(5):766-767.
[3] 努榮古麗買買提,艾比拜玉素甫.兩種不同胰島素強化治療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J].新疆醫學,2012,42(10):87-88.
[4] 呂云霞.糖尿病患者不同胰島素用藥方法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15):14-15.
[5] 蔣寅.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患者的用藥指導[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2):18-19.
[6] 夏曉黎,葉軍.胰島素泵與不同基礎胰島素短期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對比[J].吉林醫學,2013(5):845-846.
[7] 藍艷,劉靈芝,石穎花.臨床護理路徑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動態血糖監測聯合胰島素泵治療健康教育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37-438.
(收稿日期:2014-01-05)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給患者輸入的基礎胰島素,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J20100037)是通過埋置針頭24 h用導管輸入進患者體內,每日的注射總量為0.5 U/(kg·d),胰島素要在每日進餐前給患者輸注。平均分配于三餐前,末梢血糖值的檢測使用羅氏血糖儀,基礎量的調節和三餐前追加量都根據血糖值進行調節[2]。對照組的治療方式運用在三餐前的30 min內給患者皮下注射2/5、1/5、2/5的胰島素注射液,起初用量為0.45 U/(kg·d),同樣末梢血糖值的檢測使用羅氏血糖儀。同樣基礎量的調節和三餐前追加量都根據血糖值進行調節,基本的治療措施也要給予跟進,如調節血壓,改善血液循環,降脂等。
1.3 觀察項目
對觀察組和對對照組的餐后血糖、低血糖、血糖達標時間、每日胰島素使用量等情況都有血糖儀來進來檢測計算。
1.4 統計方法
臨床所得數據均使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其血糖均有明顯的下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根據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空腹血糖值的比較,治療前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3 討論
在以上分析中,可以明顯的發現對糖尿病患者實施胰島素泵連續皮下輸注,其效果非常顯著。其中糖尿病也是現代臨床中極為常見的多發性疾病[3-4]。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對生命都會產生十分嚴重的影響。其是由糖尿病是一組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長期共同作用所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慢性分泌代謝性疾病,目前尚無根治的方法,治療的目的是控制血糖、糾正代謝紊亂、預防并發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以往2型糖尿病主要通過胰島素注射來降低血糖值,操作不便。胰島素泵是今年來發展應用于臨床的一種持續輸注胰島素,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是它最直接的目的。它是通過一條與人體相連的軟管向人體內輸注。患者血糖值可以因此而得到全天穩定[5]。因此以上患者在進行治療過程中,采用胰島素泵實施治療的觀察組患者,不管是其血糖達標時間,還是胰島素用量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其效果均要優于采用皮下注射的對照組患者。其中胰島素泵的生理模式是將人體健康胰腺分泌的胰島素。對患者在夜間的時候微量胰島素通過胰島素泵來進行輸入,可有效使夜間低血糖發生的情況降低,相對減少患者在餐前或全天使用胰島素用量,避免大劑量短效中效胰島素在進行注射后在體內的重復影響,患者也會因為使用胰島素泵的注射次數而減輕了大量的痛苦,低血糖的情況也會很少發生,患者的生活質量會因為糖尿病的減輕而會有所改善,在這治療期間,以上120例患者均沒有出現并發癥以及其他疾病的狀況。由此可見在糖尿病患者治療中,采用胰島素泵連續皮下注射,其不但效果顯著,還具有較高安全性[6]。
糖尿病的治療主要包括對患者的血糖監控、糖尿病教育、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檢測和控制,除了運用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輸注、注射胰島素及服降糖藥等的治療方法,患者也可在飲食上控制血糖的增高[7]。例如合理控制飲食等。經過對比研究,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為: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其血糖均有明顯的下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血糖達標時間明顯的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胰島素用量明顯的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以看出,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輸注及胰島素皮下注射的給藥方式都可明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癥狀以及降低血糖,但觀察組不管在血糖的控制方面還是胰島素的用量方面的效果都比對照組要好,所以,胰島素泵連續皮下輸注對治療糖尿病有顯著的效果,有助于縮短血糖恢復時間,還可以減少胰島素用量,并且極大的減少了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值得在臨床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楊莉琴,劉言.胰島素泵聯合動態血糖儀強化治療糖尿病52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4):25-27.
[2] 魏曉波.甘精胰島素和胰島素泵在糖尿病人禁食期間的效價對比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09,11(5):766-767.
[3] 努榮古麗買買提,艾比拜玉素甫.兩種不同胰島素強化治療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J].新疆醫學,2012,42(10):87-88.
[4] 呂云霞.糖尿病患者不同胰島素用藥方法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15):14-15.
[5] 蔣寅.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患者的用藥指導[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2):18-19.
[6] 夏曉黎,葉軍.胰島素泵與不同基礎胰島素短期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對比[J].吉林醫學,2013(5):845-846.
[7] 藍艷,劉靈芝,石穎花.臨床護理路徑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動態血糖監測聯合胰島素泵治療健康教育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37-438.
(收稿日期:2014-01-05)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給患者輸入的基礎胰島素,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J20100037)是通過埋置針頭24 h用導管輸入進患者體內,每日的注射總量為0.5 U/(kg·d),胰島素要在每日進餐前給患者輸注。平均分配于三餐前,末梢血糖值的檢測使用羅氏血糖儀,基礎量的調節和三餐前追加量都根據血糖值進行調節[2]。對照組的治療方式運用在三餐前的30 min內給患者皮下注射2/5、1/5、2/5的胰島素注射液,起初用量為0.45 U/(kg·d),同樣末梢血糖值的檢測使用羅氏血糖儀。同樣基礎量的調節和三餐前追加量都根據血糖值進行調節,基本的治療措施也要給予跟進,如調節血壓,改善血液循環,降脂等。
1.3 觀察項目
對觀察組和對對照組的餐后血糖、低血糖、血糖達標時間、每日胰島素使用量等情況都有血糖儀來進來檢測計算。
1.4 統計方法
臨床所得數據均使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其血糖均有明顯的下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根據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空腹血糖值的比較,治療前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3 討論
在以上分析中,可以明顯的發現對糖尿病患者實施胰島素泵連續皮下輸注,其效果非常顯著。其中糖尿病也是現代臨床中極為常見的多發性疾病[3-4]。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對生命都會產生十分嚴重的影響。其是由糖尿病是一組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長期共同作用所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慢性分泌代謝性疾病,目前尚無根治的方法,治療的目的是控制血糖、糾正代謝紊亂、預防并發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以往2型糖尿病主要通過胰島素注射來降低血糖值,操作不便。胰島素泵是今年來發展應用于臨床的一種持續輸注胰島素,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是它最直接的目的。它是通過一條與人體相連的軟管向人體內輸注。患者血糖值可以因此而得到全天穩定[5]。因此以上患者在進行治療過程中,采用胰島素泵實施治療的觀察組患者,不管是其血糖達標時間,還是胰島素用量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其效果均要優于采用皮下注射的對照組患者。其中胰島素泵的生理模式是將人體健康胰腺分泌的胰島素。對患者在夜間的時候微量胰島素通過胰島素泵來進行輸入,可有效使夜間低血糖發生的情況降低,相對減少患者在餐前或全天使用胰島素用量,避免大劑量短效中效胰島素在進行注射后在體內的重復影響,患者也會因為使用胰島素泵的注射次數而減輕了大量的痛苦,低血糖的情況也會很少發生,患者的生活質量會因為糖尿病的減輕而會有所改善,在這治療期間,以上120例患者均沒有出現并發癥以及其他疾病的狀況。由此可見在糖尿病患者治療中,采用胰島素泵連續皮下注射,其不但效果顯著,還具有較高安全性[6]。
糖尿病的治療主要包括對患者的血糖監控、糖尿病教育、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檢測和控制,除了運用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輸注、注射胰島素及服降糖藥等的治療方法,患者也可在飲食上控制血糖的增高[7]。例如合理控制飲食等。經過對比研究,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為: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其血糖均有明顯的下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血糖達標時間明顯的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胰島素用量明顯的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以看出,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輸注及胰島素皮下注射的給藥方式都可明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癥狀以及降低血糖,但觀察組不管在血糖的控制方面還是胰島素的用量方面的效果都比對照組要好,所以,胰島素泵連續皮下輸注對治療糖尿病有顯著的效果,有助于縮短血糖恢復時間,還可以減少胰島素用量,并且極大的減少了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值得在臨床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楊莉琴,劉言.胰島素泵聯合動態血糖儀強化治療糖尿病52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4):25-27.
[2] 魏曉波.甘精胰島素和胰島素泵在糖尿病人禁食期間的效價對比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09,11(5):766-767.
[3] 努榮古麗買買提,艾比拜玉素甫.兩種不同胰島素強化治療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J].新疆醫學,2012,42(10):87-88.
[4] 呂云霞.糖尿病患者不同胰島素用藥方法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15):14-15.
[5] 蔣寅.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患者的用藥指導[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2):18-19.
[6] 夏曉黎,葉軍.胰島素泵與不同基礎胰島素短期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對比[J].吉林醫學,2013(5):845-846.
[7] 藍艷,劉靈芝,石穎花.臨床護理路徑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動態血糖監測聯合胰島素泵治療健康教育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37-438.
(收稿日期:201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