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冰書挑戰
“冰書挑戰”最先在Facebook上流行起來:要求被挑戰的人迅速列出影響自己最大的10本書,然后挑戰10人,被挑戰的人回答后再挑戰10人,并且告知原挑戰者。目前,“冰書挑戰”在中國的熱度正在發酵中。
“冰書”火了
蔓延全球的“冰桶挑戰”剛剛退燒,又有一撥新的“挑戰”來到了!近日,在國外社交賬號“臉書”(Facebook)上,全球愛書人在網上發起了“冰書挑戰”,且逐漸在國內微博平臺上傳播開來。該活動要求被點到名的挑戰者,迅速列出影響自己最大的十本書,然后再點名十位挑戰者。作家馬伯庸、李西閩,詩人廖偉棠、華秋,“80后”女詩人春樹,編劇史航等在微博上甚為活躍的文化圈讀書人士,都接受了挑戰。
面對如此多的書單,有網友則提出,可否針對書單組織公益捐贈活動?《中國藝術報》副總編輯康偉則建議:“應該成立個‘冰書圖書館。凡參加冰書挑戰者,均須將所列圖書各一冊捐給冰書圖書館,向公眾免費開放?!?/p>
也有人潑冷水
“冰書活動”被一些人玩得高興,但也有人對此活動沒有興趣,認為其意義不大。比如著名學者止庵,在被點名列書單的時候,作為一個經常在微博上薦書的學者,卻表示這“像是個坑,繞行”。
止庵隨后解釋說,“讀書而已,挑什么戰啊,有點像煞有介事。請鑒諒?!?/p>
該觀點也得到不少讀者的認同。網友“gabyandchris”就認為,讀書是很個人的選擇,不是用來挑戰的,“這類的命題,就好比我穿多大碼的衣服一樣,自己明白并能樂在其中就好。何來挑戰之說?”
(文/張杰 據《華西都市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