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聰
(廣州供電局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600)
中國南方電網責任有限公司從2003年開始致力于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的研究和探索, 借鑒和融合國際上廣為流行的基于風險的管理理念和系統性、規范化和前瞻性的管理方法, 并結合電網企業的風險特點, 于2007年10月形成了南方電網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變電站作為電力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的節點,在運行過程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風險,而各種風險在其中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存在差別,本文以南方電網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為理論指導,應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以下簡稱SEP法)對變電站存在的高風險事件進行風險評估,并給出了規避風險的控制措施。
風險評估公式:風險值 =后果(S)×暴露(E )×可能性(P)
變電站運行人員作為變電站電氣設備的監視者和電氣倒閘操作的操作者,直接與設備接觸,惡性誤操作風險可能演化成事故,處在其中的操作者、監護人等就可能受到致命的傷害。更為嚴重的是,由于誤送電流至正處在、停電狀態下進行工作的間隔,會造成不知情的電氣檢修、試驗人員的群傷群亡。
變電站運行人員的操作者和監護者,在夜間作業、噪聲、電磁波、高溫、當值人員的心理、生理狀況等因素,對誤操作的產生也有一定的作用。綜觀種種誤操作,表面上都是違反了各種規章制度,實際上深究起來,往往會找出以上各類風險因素,而且隨著運行職工的逐步輪換或者調離,不斷會有技能水平不高的員工充實到生產一線,運行人員誤操作的風險仍然存在。
目前的接令方式,是通過系統電話或長途固話由當值調度員直接下令給各變電站的值班長,這種方式僅靠值班長通過逐句復誦給當值調度員,最后經調度員確認后發出許可操作的命令。由于當值調度員或值班員的口音、方言或通話效果問題,實際工作中會出現聽不準確得情況。各地電網公司在歷史上都曾發生多次由于接收轉發調度令錯誤而造成值班員誤操作的嚴重事故。

表1 執行改進措施前后風險評估結果對比
現有運行的部分舊設備,受當時客觀條件限制,有一些不利于安全運行的因素,如工藝不合格、安全距離不符合標準等問題仍有發生。曾有變電站采用工藝質量不合格的開關,在操作過程中發生開關爆炸事故,造成設備損壞,大面積停電,損失巨大。這些風險完全是由于設備選擇上的質量把關不嚴,維護不利以及設備的技術改造所造成。
自然災害和外力破壞也是變電站存在的主要風險,譬如惡劣天氣、施工人員野蠻施工以及當變電站發生圍墻倒塌或設備污閃等事故。外部風險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這取決于變電站周圍的地理環境及人文環境,同時還取決于變電站工作人員對待周圍環境的態度。
各電網運行單位一般制定了完善的防誤裝置解鎖制度,但防誤裝置維護制度相對不夠完善,因此防誤裝置的故障時有發生,因防誤裝置的故障而使用解鎖鑰匙從而造成誤操作的事故也時常發生。
按照SEP法對運行人員誤操作的風險進行風險分析,得出風險分值為600分,屬于不可接受的高風險。針對風險采取了以下控制措施:
(1)逐步完成部分老舊變電站110kV以上隔離刀閘和接地刀閘改造工作,確保所有新設備能夠實現遠方操作功能,實現風險的事前控制;
(2)加強操作票三級審核、五防模擬、操作監護及“零解鎖制度的貫徹執行”的各項管理規定執行力度,實現風險的事前控制。
(3)加強運行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培訓。人員技能水平高,則操作和事故處理安全流暢;人員技術水平低,則存在諸多問題。
(4)配備防電弧操作服,操作母線帶電的10kV開關柜要求穿防電弧操作,實現風險的事中控制。
按照SEP法進行風險分析,得出風險分值為300分,屬于不可接受的高風險。針對風險采取的控制措施如下:
(1)電網調度下達命令時,應采用南方電網規定的調度術語,并用普通話下令和接令,當對調度命令沒有聽清或者有疑問時,應要求當值調度復誦和解釋。
(2)當按調度令操作可能造成全站停電或者設備及人身傷亡時,應拒絕執行該調度令,并向調度員說明原因。
(3)加快軟件開發和信息系統應用,調度命令除了電話外,可通過網絡應用程序同時發出,同步接令提高可靠性。
按照SEP法進行風險分析,得出風險分值為300分,屬于不可接受的高風險。針對風險采取的控制措施如下:
(1)由于設計缺陷,造成設備帶病運行或者頻繁發生缺陷的,應盡快進行設備改造。否則,一方面增加運行人員的緊張情緒,另一方面缺陷擴大后也可能產生嚴重的后果。
(2)設備頻繁發生某方面的故障,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運行分析,找出薄弱點和影響因素,向上級和廠家提出改進建議,提升設備制造水平。
(3)建立供應商評價機制,對供應設備頻繁發生問題的供應商要嚴格考核,嚴把設備進網關。
按照SEP法進行風險分析,得出風險分值為300分,屬于不可接受的高風險。針對風險采取的控制措施如下:
(1)加強變電站周邊環境的整治工作,防止周圍建筑物對變電站安全的影響,特別是在變電站圍墻外懸掛一定數量的警示牌,做好周圍居民的用電宣傳工作。
(2)在有外來人員進入變電站施工時,嚴格辦理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加強施工人員的監護工作。
(3)在雷雨大風等惡劣天氣發生時,針對惡劣天氣特點發布專門的風險預控措施,從而實現風險的事前控制。
按照SEP法進行風險分析,得出風險分值為150分,屬于高風險。防誤裝置的風險在目前來說應該予以高度重視,不應當將防誤裝置只是作為防止誤操作的輔助安全措施來對待。因此,一方面要加強防誤裝置的改造,采用可靠性高的裝置,另一方面,應不斷健全防誤裝置管理規定并按照規定進行維護,具體控制措施如下:
(1)組織修編了防誤裝置運行管理規定,并在地市供電局層面加強宣貫和執行。
(2)定期監督和檢查防誤裝置的運行和維護責任制的落實情況。
(3)開發了具有一對一管理功能的防誤閉鎖解鎖工具的智能管理系統,杜絕因取錯鑰匙造成誤解除閉鎖的風險。
(4)在擴建、改造設備過程中的過渡時期,由生產技術部門組織運行部門及生產廠家,對過渡時期的設備采取臨時安全措施,確保防誤功能的齊全有效。
自2008年開始,筆者所在電網運營單位開展了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對變電站風險進行了持續而全面的風險評估,并按照PDCA的閉環管理流程剛性執行了前文所提出的各項風險控制措施,從而提高了電網的風險管理水平。對于本文提出的變電站五大風險進行新一輪風險評估,2008年和2013年的風險評估數據對比改進效果如表1示。
通過表1可以看出,采取改進控制措施后,變電站五大風險的風險值在暴露(E)和可能性(P)兩個環節均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總體上降低了風險值。
建立和推行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是南方電網公司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的創新,也是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和南網方略的具體體現。通過進行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全面建設,采用SEP評估法進行作業風險評估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得變電站的主要風險可控,在控,進一步提高了運行單位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為電網企業實現規范化管理、促進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建立提供了依據。隨著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的不斷深化,電網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必將大大提高,進而使企業安全發展、創造效益,保持社會穩定。
[1]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2]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南方電網作業危害辨識與風險評估技術標準[S].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