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瑩 袁春霞 馮壽鵬
摘 要 軍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是工學矛盾。詳細分析工學矛盾產生的原因及其帶來的各種現實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確保軍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在不離崗情況下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
關鍵詞 軍事碩士專業學位 工學矛盾 多元化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2002年3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軍事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方案中提出為了適應軍隊現代化建設和打贏高技術戰爭對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要,特設置軍事碩士專業學位。軍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是一個全新的研究生培養類型,相對于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來講,是一個開拓性、探索性、創新性工作。攻讀軍事碩士專業學位的人員都是基層部隊特別是一線部隊的指揮軍官或是技術軍官,這些人員由于工作的需要不能長期離開崗位,這為其整個學習過程帶來了諸多問題,限制了軍事專業人才的培養,因此亟需解決當前軍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突出問題,更好地為部隊培養出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1 當前軍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突出存在工學矛盾問題
自2002年起,我國首批設置軍事碩士專業學位的14所軍隊中高級指揮院校開展了試點工作,經過幾年的實踐,許多院校已經初步探索了一套較為有效的軍事碩士培養模式,但目前影響和制約軍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發展的問題依然存在,特別是工學矛盾,存在于軍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整個過程中,嚴重制約了軍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培養,解決該問題已刻不容緩。經過細致的調查研究,總結出工學矛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部隊指揮官崗位任務重、責任大,導致入學積極性不高。軍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習方式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學習年限為二至四年,課程集中教學時間累計不少于一年。經調研了解,各級領導和研究生普遍談到,部隊戰備任務重,基層主官和機關中心部門正職責任大、任務重,不敢讓主官脫崗學習,即使主官入學愿望強烈,但由于崗位原因,領導不愿放、個人不敢走,許多單位不能為研究生脫崗學習創造條件,導致很多部隊主官即使通過了入學考試最終仍放棄了學習機會。這些都極大影響了部隊指揮軍官對攻讀軍事碩士學位的積極性。
(2)集中培訓時間與部隊指揮官在崗需求的矛盾。對于非全日制在職學習的軍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來說,在前兩年的課程學習階段,每年有3~4個月的集中培訓時間。軍事碩士研究生大多來自部隊重要任職崗位,實際工作任務重,不能離開崗位,尤其是遇上綜合演練、實戰演習等大型活動更是無法參加集中培訓。即使是來校參加集中學習,原單位的事情也使得他們分散精力,無法安心學習,有部分同志甚至需要請假回單位,使得集中學習效果不理想,沒有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這種工作與學習的突出矛盾,客觀上造成學員在校學習無法保持連續性與系統性,導致學員既影響工作,又影響學習,更加激化了工學矛盾。
(3)集中培訓時間緊與培訓任務重的矛盾。在每年3~4個月的集中培訓時間內,需要學員掌握全日制學員一年內所學知識,很多院校都采取壓縮學時,縮減課程內容的方式進行集中培訓。學員在這一段時間內要突擊學習多門課程,并完成各科結業論文或結業考試,這種方式導致學員學習不夠深入,對很多專業問題研究不夠透徹,學習質量不高,學習效果不好的現實問題。
(4)課程體系設置與部隊實戰化指揮、部隊實際需求之間的矛盾。軍隊指揮崗位要求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平時能訓練管理部隊,戰時能謀劃指揮作戰。目前軍事碩士專業學位課程設置主要沿襲傳統的軍事學相關學術學位課程體系,缺乏對戰役戰術的綜合演練,軍隊建設熱點、難點問題和軍事斗爭準備重大問題的深入研究,未能突出部隊實戰化訓練的特點,理論性與實用性,系統性與針對性,專業性與能力性的相互關系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使得軍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2 軍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工學矛盾對策研究
2.1 利用開放式遠程教學實現“進校不離崗”培訓模式
《2020年前軍隊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建立軍隊網絡大學,依托網絡資源加強在職培訓。《2020年前軍隊院校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也明確提出:實施軍隊現代遠程教育計劃。當前軍隊院校遠程教學日益普及,其規模與日俱增,內容也更加全面,我們可以將開放式的遠程教學引入軍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中,學員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注冊,按照課程要求制定遠程學習計劃,下載課程教學視頻,并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和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學習進度,還可以對生疏內容進行重復學習,利用網絡進行課程問題反饋、答疑,測試等,順利完成學習內容。這種方式使得學員主控性增強,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自主安排時間進行課程學習,從根本上解決了學員由于無法離開崗位而帶來的學習時間、空間受限的問題,為學員在崗進行系統學習提供了便利的途徑。
2.2 使用基于網絡的“多元化”教學模式打破傳統的、封閉的教學模式
利用多種網絡技術手段,實現多種交互、協作方式的教學模式,激發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可采用案例式“微課堂”引導學員思考問題,可利用網絡定時或不定時地組織討論,結合指揮軍官豐富的部隊實踐經驗,充分將自己的崗位工作實踐與理論聯系起來,將學習、思考、工作三者融合,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打破傳統的“喂養式”教育模式,將工學矛盾轉變為“工學結合”,更好地促進學習及部隊工作。
采用基于網絡的師生對話、學員對話、人機對話的方式,實現師生互動學習、分組協作學習、個體學習的“多元化”教學模式,結合“雙導師”制度,充分發揮部隊導師的指導作用,聯合同專業學員分組協作學習,讓學員不再感覺自己是“孤軍奮戰”,有效幫助學員按照正常規劃進度完成學習,更好地提升學習效果。為學員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協作、研究討論的網絡環境,更好地為軍隊高層次指揮人才培養服務。endprint
2.3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模式確保培訓質量
軍事碩士專業學位的軍事特性以及學員遠程學習的特點都對教學質量的監控與管理提出了較高要求。我們采用“線上測試”、“進校考試”、“課程答辯”以及工作實效等考核相結合的“多元化”考核模式。對于公共課、基礎課以及專業課的基礎知識等內容,可以利用遠程教學的“線上測試”以及“進校考試”相結合的“雙考”模式進行課程結業考核。學員可以利用“線上測試”進行各單元學習自測,也可進行課程內容綜合性測試,便于學員根據自身情況對課程學習進行階段性自測與全面自測。同時,課程最終結業考試以“課程答辯”的方式實施。對于專業性強的內容,則可以通過寄送或電子郵件提交作業、課程論文;再結合“進校答辯”以及根據學員實際工作效果來評定學習成效。這樣既不影響學員工作,又能準確測評該學員對課程的掌握程度,以及通過學習對工作能力的提升程度。
2.4 探索更為完善的教學管理、服務機制,確保培訓有條不紊地實施
采用遠程注冊機制對學員進行注冊,方便教員進行教學管理,并確保其遠程學習的基本能力;通過網絡教學資源維護實現建立、上傳、共享網絡教學資源,對系統教學資源進行分類、管理等功能;加強遠程教學的學習過程跟蹤、記錄、課后答疑、學習反饋等,以幫助學員順利完成學習;利用后臺管理機制實現教育平臺的系統配置、安全管理、數據統計等管理和維護功能;“雙導師”制度的探索與完善,包括導師的遴選、培訓等;完善學位論文相關管理辦法,強化導師在論文選題、開題、撰寫、中期檢查、審閱和答辯等多個環節的把關作用,確保研究生培養質量。
3 結論
以更好的方式解決軍事碩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是當前軍事專業教育者的首要目標。開放式遠程教學為基礎的“多元化”培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前突出存在的工學矛盾,有利于部隊指揮官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調動了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能夠很好地監控和管理學員不在校期間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為軍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提供了新的教學模式和辦學思路。
參考文獻
[1] 關于印發軍事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學位[2002]5號.
[2] 李希亮,呂登龍.研究生教育與任職教育融合發展研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
[3] 張江寧,程曉東,貢健.軍隊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問題研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9).
[4] 李友峰,劉元芳.論新時期軍隊研究生教育應堅持和發展的兩大特色[J].江蘇高教,2013(3).
[5] 王立華,段毅凡.在職研究生為本位的個性化教育[J].內蒙古教育,20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