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新
【摘 要】隨著我國鐵路改革的深入,人才對企業的作用日益顯現,全日制大學生是鐵路人才隊伍中的中流砥柱。如何做好大學生早期培養工作,文章從石家莊工務段建立大學生鍛煉期制度入手,介紹了該段在大學生教育培養中取得的實效和體會。
【關鍵詞】大學生;鍛煉制度;實踐;體會
隨著我國鐵路改革的深入,人才對企業的作用日益顯現,全日制大學生是鐵路人才隊伍中的中流砥柱。近年來,隨著我段接收全日制大學生總量的增加,如何做好大學生早期培養工作。我們認為,實行大學生鍛煉期制度,就是“煉刀”的過程,“煉”得方法得當,勢必加快大學生成才進程,為企業發展不斷增添后勁。
一、領導重視,是實施大學生鍛煉制度的前提
近年來,我們堅持“科教興段”戰略,隨著接收大學生總量的逐步增多,領導對大學生的后續鍛煉、培養、考察和使用更加重視,主要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領導親自參與制定鍛煉計劃,確定鍛煉崗位,對每一名即將奔赴鍛煉崗位的大學生安排談話,寄予厚望。
二是每到一個鍛煉崗位之前,主要領導都會同有關部門組織車間、工區負責人召開“諸葛亮”會,在向大家亮明政策的同時,分析研究本崗位鍛煉方案、實施辦法,明確鍛煉指導人的責任和目標值。
三是根據鍛煉目標和要求,責成車間集中優勢兵力,安排業務、管理骨干教方法,亮絕活,尤其是對在實踐中活學活用、確有實效的“土辦法”更要傾囊而出,不留余地,開“小灶”,形成“一人多師”的局面,同時堅決摒棄讓處在鍛煉期的大學生自己一點一點摸著石頭過河的思想。
四是定期下現場調研,聽取意見,及時研究制定大學生成才策略,適時而用,重視對人才的鍛煉、培養和使用,為有效落實大學生鍛煉制度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積極幫促,是實施大學生鍛煉制度的關鍵
大學畢業生剛分配到基層站段,尤其是工務段后,往往有一種“兜頭被潑了一盆冷水”的感覺,如何幫助他們盡快擺脫心中的陰影,度過思想上的“冰河”期,成為新入路大學生面臨的一項首要任務。
一是早安排領導見面會,闡明大學生相關激勵政策的,給大家鼓勁、指方向,為他們的職業生涯設計提供指導意見,讓他們先吃“定心丸”。
二是建立大學生“一幫一”制度,專門安排老大學生骨干做新大學生的思想工作,這樣有可比性,在心理和感情上更容易接受,能夠產生共鳴。
三是多安排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盡快擺脫寂寞,融入到大團隊當中。
四是為每名大學生指定聯系人,2009年以來的85名大學生都有指定聯系人,建立談心機制,做到政治上重點培養、思想上重點幫助、生活上重點關心。各聯系人充分利用到車間、現場檢查指導工作的機會,主動與大學生接觸,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工作、生活情況,給予政治上的關心和生活上的幫助,對工作中的問題答疑釋惑。
五是重獎培養人,激發大學生培養人積極性。今年以來,我們對培養大學生突出的16個車間進行了獎勵,共計65600元,有效調動了各車間、班組培養大學生的積極性。
三、立足培養,是實施大學生鍛煉制度的有效途徑
對于安排鍛煉期的大學生,畢業后的頭幾年正是人生中的黃金期,為了充分利用好這幾年的鍛煉期,加快成才進程,我們根據不同人員的專業特點,安排了多層次多崗位的鍛煉。
一是鍛煉的同時著重要處理好“自主性”與“指導性”的關系,努力造就富有創造力的“自主型”人才。2012年,我段作為局工務系統施行“安全生產監控指揮信息系統”試點單位,我們啟用了2009年分配來的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秦立勇、王佳。這兩位大學生熱情很高,干勁十足,系統編制期間翻閱了大量相關書籍,并多次到母校向老師請教技術難題,為加快進程晚上經常“開夜車”到深夜。最后終于不負眾望,按時完成程序編制工作并順利通過了測試,并在全局工務系統推廣應用。
二是運用好大學生“雙梯制”培養機制,按兩種途徑進行能力和素質的鍛煉和培養,對于有管理潛質的,通過“班長-工長-車間中層、科室中層-班子后備”的路徑進行培養;對于適合技術崗位發展的,通過“學習班長-學習工長-車間、科室技術干部-拔尖人才”的路徑進行培養。
三是在崗位安排上,結合大學生富于挑戰性的心理特點和本人的現實表現,實施了由低到高的多層次多崗位鍛煉方案,對于鍛煉效果好的大學生,盡快安排轉崗,同時在職名安排上賦予一定的權力與責任,如代理班長、代理工長等等。
四是在具體工作安排上,車間、工區有意識把需要通過一定思考力、判斷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安排大學生去完成,必要時給予一定的指導。這樣一來,一方面切實讓他們感到了自己不是局外人,感到了每項工作都值得去做,感到了自己應該負一定的責任;另一方面也能及時發現自己和工作中的諸多不足,及時彌補,盡快改進、成熟。
四、量才而用,是實施大學生鍛煉制度的最終目的
要貫徹“注重培養、成熟即用”的原則,積極發揮人事組織部門的考察作用,建立定期考察和轉崗前考核制度,采取考察和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對大學生鍛煉效果實施客觀評估,并依據結果進行轉崗鍛煉安排,同時適時調整鍛煉計劃和方案,對條件成熟且符合路局大學生培養使用有關規定的,安排定崗使用。
經過多年來的實踐與探索,已經證明了實行多層次多崗位鍛煉是大學生成才的有效途徑。客站線路車間主任宮彥輝,在經歷了艱苦的石太線班長、工長一線鍛煉、技術科管理崗位、兩個車間的副主任崗位后,終于不負眾望,在今年的5月份走到了現在的車間主任崗位,真正體現了學有所用、量才而用、成熟即用的用人方針。
石家莊南站線路車間主任王學偉,全日制本科專業學的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主動脫產在石家莊鐵道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繼續進修,也同樣在經歷了班長、學習工長鍛煉、車間副主任崗位之后,才躊躇滿志地走上目前的崗位。還有現東凌井線路車間黨支部書記朱建輝,也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在經歷了畢業見習、艱苦的工隊線路工及班長崗位、技術科及高速技術科管理崗位、車間副主任崗位之后,一步步走向成熟。
五、建立機制,是實施大學生鍛煉制度的重要保證
“鍛煉期制度”作為人才運用機制上的有效創新,在大學生鍛煉、培養、考察及使用等過程中起到了積極作用,通過有目的、有層次地轉化鍛煉崗位,及時發揮了最大潛力、及時發現了每個人的長處,使其才能在短時間內“凸現”并得到強化提升。
(一)實行鍛煉期制度以來,使大學生從一進單位開始就有領導重視、有職業生涯指導及長遠發展規劃、有適時轉崗充分發揮特長、施展才華的機會和空間,有成熟即用的政策扶持等等優惠條件,切實從機制上營造出了“鼓勵人才干事業、支持人才干成事業、幫助人才干好事業”的良好氛圍。
(二)基層是肥沃的土壤,基層鍛煉為大學生成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自我認知評估能力以及創造能力,拓寬了自身發展空間,強烈激發了他們為企業服好務的動機和愿望,同時也加快了個人成長進程。
(三)結合大學生自身特點,在鍛煉中處理好“指導性”與“自主性”的關系,實行多崗位鍛煉,同時加強有計劃地培養和有組織地考察,做到“煉”、“用”結合,使大學畢業生在步入崗位成長的“黃金季節”,有效補足了營養,駛入成長快車道。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大學生的培養、管理和使用是一個長期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持續不懈的堅持和完善。要堅持“開放性”的人才理念、“廣招賢”的人才政策、“誠納才”的工作態度、“善用才”的工作招數,積極落實路局大學生培養相關政策,努力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新局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