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
摘 要:近幾年,各高職院校都在尋求體育教學的優化方法,因此加大了對體育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的同時,還存在著缺陷,亟需找尋相關措施予以解決,并探索發展道路。該文主要分析了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基本現狀,并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了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基本發展途徑與策略,以求能為其他學校帶來幫助。
關鍵詞:高職院校 體育課程 教學改革 發展 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b)-0124-01
隨著全球內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對各項體育項目的關注度和參與熱情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當前我國各地高職院校內教學改革正在不斷的深入,各個高職院校都非常重視對學生的體育教學。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無疑整個教學活動當中必不可或缺的組成要素,旨在增強學生的體能以及培養其頑強毅力。
1 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基本現狀
就目前而言,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仍然存在著明顯缺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體育課程教學主要目標十分模糊
高職院校內,其教育主體大多為中專學生直升而來,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學生經歷過高考之后來到學校,針對這兩種學生群體,其基本素質以及知識結構都存在著較大差異,從客觀上體現出教學主體本質上的復雜性特征。為此,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需對教學目標以及課程設置環節進行針對性調整,以使之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需求。然而,當前幾乎所有的院校在課程結構、教學模式以及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都未結合其自身情況進行相應改革,以至于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主要目標與中等的職業學校相雷同。不但如此,實際辦學環節,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過分追求普通的院校教學標準,因而教學主要目標十分模糊。
1.2 體育課程教學基本理念極其落后
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在基本理念方面還極其落后,這主要是由于傳統的體育觀念以及體育思想已經根植于人們心里,在此影響之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就將傳授專業技能與專業知識作為課堂重心,并把增強學生整體體質當作基本任務[1]。在這種理念的驅使下,人才培養呈現出較為明顯的片面性,只看重于近期效率,卻忽視了長遠成效以及給予學生健身理論與健康教育體現出的重要意義。不利于學生培養自身體育習慣以及體育意識。
1.3 體育課程教學基本評價方式趨于單一
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基本評價方面,主要將學生技能以及體能作為主要評價對象,并不重視評定學生情感意識、合作能力、學習態度和習慣等方面。而評價方法普遍采取終結性的評價措施,例如體能和素質測量法、技術評定方法等,以單一標準衡量全部學生體育課堂學習效果,明顯的缺乏個體性特征。而單一方式的影響之下,對于部分身體素質相對優異的學生而言,就算不認真學習,同樣可以獲得良好成績,因此不利于學生整體發展。
2 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基本發展途徑與策略
2.1 明確體育課程教學主要目標
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不僅與普通大學教學有較多的相似點,而且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還呈現出較為明顯的職業性特征。首先,體育課程教學基本體制方面,開設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基本年限與普通大學開設時間相同,較之中職院校就表現出極大差異,不僅在教學對象以及課程內容等方面有所不同,而且學制也有明顯差異[2]。所以,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在借鑒普通大學教學的同時,還必須充分展示其職業教育方面的特征。其次,體育課程教學基本目標定位方面,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又不同于普通大學,因此必須將其區別對待,針對性制定自身體育教程教學主要目標。最后,明確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主要目標時,還需充分結合其自身人才培養計劃與目標,再進行有機整合。
2.2 更新體育課程教學基本理念
當前,科學發展觀提出了可持續化的發展戰略目標,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同樣需要追求可持續化的發展。這就要求相關高職院校以就業作為其導向,根據社會中的實際需求,設置與之相符的專業,再結合崗位的實際核心能力,根據高校具體情況設置課程內容,以此方式表現出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獨有的特色。同時,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需將學生工作環境以及職業崗位所需要的體能作為主要培養目標,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培訓體系,不斷提升學生整體體能,使之能夠勝任所有工作要求。此外,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要將培養學生在職業中所需的自我保健素質、社會適應與心理控制技能以及體育能力等作為重點項目,促使學生實現自身可持續化發展。
2.3 豐富體育課程教學基本評價方式
首先,體育課程教學基本評價需及時性。及時評價是體育課程整體教學質量的直接影響因素。在教學環節中,教師承擔著傳授者與引導者的角色,因而當學生進行體育練習時,教師應將其練習情況及時反饋給學生,并進行相應的指導與糾正。其次,體育課程教學基本評價需多維度。評價環節,應將對象定位于每一個課時、單元教學、階段性目標等,于每一個階段進行相應評價。而評價內容極為學生提升運動成績基本情況、技術水平以及學習熱情、態度和積極性等[3]。最后,體育課程教學基本評價需全面性。教學評價以學生全面性的發展為基本要求,以終結評價方式,對學生認知、學習行為、態度、合作精神等方面進行客觀評價,再鼓勵學生進行自評以及互評,達到互相提升的目標。
3 結語
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滿足于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實際需要,而且對于學生整體機能的提升也起著關鍵性作用,還可有效的提升學生整體的學習積極性。因此,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環節,應明確體育課程教學主要目標,更新體育課程教學基本理念并豐富體育課程教學基本評價方式,從而促進學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能得以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永剛.高職體育課程專業崗位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體育時空,2013,15(15):147-148.
[2] 周立新.北京市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難點探究[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1):105-107.
[3] 胡靖平,于可紅.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與發展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9(9):102-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