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
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制造、銷售于一體的國有大型鋁型材加工企業,占地面積65萬平方米,現有員工1460人,公司創新團隊包括2位國家工程院院士、1位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5位國外鋁行業專家、15位博士研究生、90位碩士研究生。
公司承建的“年產20萬噸大規格高性能鋁合金板帶型材項目”,是我國最高層次的基礎材料研制項目之一,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船舶和汽車制造等高端工程領域,以及建筑裝潢、電子電器等民用領域。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部署,公司動員和組織全公司廣大科技工作者投身“講、比”活動,大力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工作。
為改變關鍵技術依賴于人、受制于人、自給率低的局面,公司依靠科技工作者,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廣泛開展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依靠技術創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
公司以項目為載體,吸引了國內外一批專家學者及高技術核心人才,成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構建核心團隊,參與專家工作站的院士、專家達30人。工作站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建立長效雙贏合作機制,促進企業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建立,切實解決企業創新中的難題和瓶頸,為企業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技術保障。
工作站作為企業人才培養的孵化器,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不斷吸引院士專家,現已成立以中國工程院左鐵鏞院士、王國棟院士和國家鋁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張新明教授為核心的院士專家組。同時,公司大膽啟用年輕力量,引進90名碩士研究生和15名博士研究生,為項目增添新活力。通過與院士專家開展科技合作和聯合攻關,產業內部一批科技人才得以不斷成長,為增強企業科研力量、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工作站作為企業破解技術難題的關鍵性平臺,強力保障了基礎設施、儀器設備與研發投入:采用了先進的鋁合金熔鑄技術裝備,在線除氣精煉設備、陶瓷管過濾系統、鋁合金鑄造機,裝備水平處于國內外先進行列;將提供國內最大的航空航天用超大規格鑄錠,扁鑄錠規格也將填補國內空白;采用了先進的鋁合金中厚板技術裝備,中厚板熱軋機組的熱粗軋機寬度達4100mm,目前為國內技術水平最先進的一臺軋機,并采用了革命性的鋁軋制技術—“龍”形軋制專利技術,為世界第二臺應用該專利技術的軋機,可提供厚達250毫米的航空中厚板材;采用的輥底式噴淋淬火工藝是當今中厚板生產中使用最為普遍、技術最為成熟可靠的技術;采用了10000噸級重型張力預拉伸機,為世界最大,處于國際一流裝備水平;擁有亞洲最寬、剪切鋁合金板材最厚達12毫米的橫切機組,可滿足船舶制造業對超長規格中厚板的要求。項目投產后,將從根本上解決大規格高性能中厚板依賴進口的問題;采用了先進的鋁合金大型材擠壓技術裝備擠壓機三臺及輔助設備等,是國內少數能生產高速鐵路車輛和地鐵車廂用大型材的生產線,處于國內先進水平;擁有世界上第一臺可軋制硬鋁合金的六輥CVC冷軋機組,和國內首臺寬度達到2800mm的氣墊式連續退火爐,滿足生產大規格、高性能航空薄板和汽車車身板的技術要求。
工作站集中了優勢的技術團隊,并配套建設了專用研發生產線,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并聯合中南大學、東北大學、廣西大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機構進行人才培養,同時對鋁加工行業具有共性、關鍵性、前瞻性的技術課題進行聯合研究開發,通過引進、吸收、再創新,獲得的技術成果可迅速實現產業化。


█ 2011~2012年度全國“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先進集體
工作站與科技人員還積極進行技術創新、工藝優化等活動,申報各類科技項目;并與“講、比”競賽活動相結合開展技術咨詢,通過科技人員進行新產品開發、工藝路線優化,加快產品開發進度,促進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2011年完成“講、比”活動項目數20項,2012增加到30項;2011年講、比”活動提合理化建議數55條,2112年增加至65條。
此外,公司科協十分重視科技人員的學術交流和技能培訓工作,經常舉辦學術交流和學術講座。他們還開展經常性的科普活動和學術交流活動,使其成為企業技術創新的不竭動力。其中,2011年,舉辦創新方法培訓班數5次,參加培訓人數400人,2012年舉辦培訓班增加至8次,培訓人數增至800人;2011年舉辦知識產權戰略巡講數3次,2012年增至5次。
為配合新產品上質量、上批量,工作站與公司科協緊緊圍繞企業的經濟目標開展科普活動。利用科普書刊、廣播、電視及科普展覽等媒介和手段,宣傳科技動態、科技成果,并鼓勵科技人員撰寫科技論文。目前公司科技人員已發表科技論文數十篇,獲得授權和受理專利25項,其中獲得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10項,發明專利7項;并參與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多項,參與合作研發各類科技項目。
工作站始終貫徹以“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為目標,把研究開發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等重大工程用鋁合金產品作為科技工作的主攻方向,并通過深入開展“講、比”活動,引導科技人員為企業適應市場需求開展研論交流,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動了企業的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