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楊芳
2009年,王文輝組織參加并獲得了市“講、比”活動優秀項目獎的項目21項,取得經濟效益9451.04萬元,其中主持完成的5項,獲得經濟效益3101.64萬元。2010年,他又組織參加并獲得了市“講、比”活動優秀項目獎的項目10項,取得經濟效益為8160萬元,其中主持完成的4項,經濟效益達2580萬元。為此他榮獲了2010年度天津市“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先進個人稱號。
在2009~2010年間,圍繞著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開發高附加值品種等方面,王文輝組織實施了大量的技術創新,開發新品達到了217個,并且使目前煉鋼廠的質量合格率達到99.93%,居國內領先水平。
王文輝在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將多項成果運用于生產實際,為企業創造了重大經濟效益。其主要成果有:
轉爐造渣工藝的研究。針對不同的鐵水情況,制定相應的造渣制度,同時并對轉爐的裝入、吹煉、脫氧等制度同步進行優化。不僅提高并穩定轉爐爐渣堿度,降低了輔料及鋼鐵料消耗,而且整體工藝水平明顯提高。取得經濟效益2064萬元。
降低了合金的消耗措施。針對各鋼種成分特點,分別制定了不同的合金配加種類及數量,合金加入的最佳順序和時機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通過項目的實施,保證了鋼水中形成低熔點的夾雜物順利聚集上浮,保證了質量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目前取得經濟效益622萬元。
轉爐爐后鋼包吹氬處理工藝的精細化研究。該項目通過對轉爐爐后吹氬設備進行改造采用二級系統自動進行吹氬流量控制,保證吹氬控制精度,并對吹氬操作工藝進行優化。項目達到了均勻鋼水溫度、成分,利于夾雜物上浮,防止透氣塞堵塞的目的。到目前已取得經濟效益80萬元。

王文輝(左三)組織工藝及設備人員開會討論工藝創新中所涉及的設備改造實施方案
轉爐直上鋼水綜合脫氧及鋼水凈化技術研究。通過對轉爐爐后脫氧進行深入研究,結合鋼種特性,分別采用不同的脫氧劑使用配比及加入順序,保證生成低熔點、易上浮的脫氧產物,有利于鋼水中夾雜物上浮排出,凈化了鋼水,減少了絮水口中斷事故,保證生產順行。目前已取得的經濟效益為190萬元。
一種測量轉爐鋼液面的新方法研究。通過對轉爐爐后測量儀的功能進一步開發,使其能夠利用轉爐測厚數據推算出轉爐液面高度變化情況,替代以往采用的人工測量液面的方法,采用這種方法測量數據準確、省時、安全,提高了轉爐的作業率,目前已取得經濟效益110萬元。
天然鐵礦石在轉爐煉鋼過程中的應用。這個項目使用天然鐵礦石替代部分廢鋼,通過計算礦石和廢鋼的最佳配比,改變造渣工藝,達到了預定的目標。該項目實施后鋼鐵料消耗大幅度降低,同時減少了煉鋼氧氣消耗,縮短了冶煉周期,起到了節能減排的效果,生產成本明顯降低。到目前為止,已產生的經濟效益就達2200萬元。
另外,王文輝還負責組織、推動煉鋼廠的科研項目及管理工作,其中多個項目榮獲天津市“講、比”活動優秀項目。主要包括:提高轉爐終點雙標率的攻關;LF爐精煉渣系列化研究;低碳鋼LF精煉過程增碳控制;穩定含鋁鋼鋁回收率的措施;喂絲機喂線管改造;影響鋼包水口通鋼量的原因及改進措施;生產∮160mm斷面SWRH82B工藝研究與開發;1#方圓坯連鑄機倒包澆注;減少板坯面裂率的措施;高強度船板系列鋼種表面質量攻關;煉鋼廠轉爐煤氣放散點火改燃項目;1#方冷床改造;連鑄方板坯切割用氣改造;轉爐本體冷卻軟連接改造;3#板坯連鑄機扇形段輥子結構設計研究與實踐;金屬噴涂在煉鋼廠水冷煙罩的應用等。
有耕耘就有收獲。在王文輝的努力下,這些項目都得以順利實施,大大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競爭力;充分展現了“講、比”活動服務企業科技創新、促進企業經營發展以及推動企業一線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作用;在“講、比”活動的舞臺上,展現了一線科技工作者王文輝的價值和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