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李清
九方泰禾國際重工(青島)股份有限公司以大型農業裝備為主導業務,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提供高科技、高品質、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環保的機械裝備產品解決方案,主營自走式玉米收獲機械、自走式小麥收獲機械、水稻收獲機械、大中馬力拖拉機及大型農機具等。目前,公司已完成迪馬4188Y四行玉米收割機、迪馬3188Y三行玉米收割機、迪馬200全喂入履帶式縱軸流水稻收割機、迪馬3288(3千克喂入量)谷物聯合收獲機、迪馬6188(6千克喂入量)谷物聯合收割機,以及迪肯28至100馬力拖拉機的技術研發與產品量產,全部產品鑒定檢測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或優于國家標準。已獲得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21項,并榮獲“2012中國農業機械年度產品技術創新金獎”、“2013中國農業機械年度新產品推廣獎”。
國內收獲機械行走驅動系統至今還是采用上世紀80年代的產品,故障率高,收割時既要換擋、變速,又要操縱各個功能部件,機手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下,銷往國內的國際知名品牌收割機也只是在其大型收獲機上應用液壓無級變速系統,并且售價昂貴。九方泰禾公司經營管理團隊和研發團隊以敏銳的眼光捕捉到國內收獲機械技術發展趨勢,憑借十年工程機械從業經驗在液壓技術方面的沉淀,通過產、學、研、用的共同參與,率先進行了液壓技術在農機上的應用研究。公司以玉米收割機為切入點,歷時三年,研發出了新一代的迪馬飛龍液壓驅動、自動擋操縱型玉米收割機,通過與整機動力、功能部件技術參數進行合理科學的匹配優化,使迪馬飛龍產品在收獲效率、收獲性能、舒適性方面處于行業領先,收獲效率平均提高了30%,損失遠遠低于行業競爭對手,自動檔變速將機手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了。
九方泰禾公司自成立之初就確立了技術創新為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每年在技術創新方面的研發投入約占公司銷售收入的6%以上;在人才引進方面,公司高薪聘請行業技術帶頭人,制造技術、質量管理技術的專家,同時成立了專門的研發機構—工程技術研究院;在研發手段上,采用先進的三維設計軟件、CAE計算分析軟件,以加工中心、機器人為主的試制試驗中心實現虛擬驗證與實物驗證;在管理上,嚴謹、規范的開發流程和科學、先進的項目管理制度為產品的開發成功提供了保障;此外采取產學研結合的方式,與山東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機研究所、中國石油大學等多所大學與研究所形成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目前,九方泰禾公司已形成八大系列產品線,四十多種收獲機械產品資源以及十幾個驅動橋產品資源。在王軍偉院長帶領下,項目組通過無數次對農機公司、購機用戶、玉米種植農藝、標桿技術的走訪調研、技術研究,將迪馬飛龍產品定位為:“高效、可靠、優質、舒適”的農業機械。并在行走驅動系統、整機匹配優化、人機工程技術、摘穗、輸送、剝皮等功能部件的作業參數與結構上,進行了多項技術上創新和試驗驗證,并經過了2011年、2012年兩年小批量農藝適應性驗證,2013年批量投放市場,用戶反映良好。
迪馬飛龍產品的最大創新點來源于液壓無級變速技術與智能監控技術在農機上的成功應用,通過把液壓控制技術、傳感技術與檢測、信息處理技術完美的結合起來應用于傳統農業機械,極大地促進了產品性能的提高,同時公司汲取了國外的先進經驗、技術,生產出了更高效、更可靠、更優質、更舒適的行業最新型迪馬飛龍玉米收割機。

九方泰禾國際重工(青島)股份有限公司迪馬飛龍產品設計團隊
農機行業所用的1000系列驅動橋原來的平均故障率都在3%以上,由其引發的其它故障接近5%,九方泰禾公司采用了自主創新的T1000/800系列液壓無級變速驅動橋,2013年配裝500多臺,行走系統故障率為零,同時運用多項專利技術,對整個產品的功能、性能進行優化和改進。相對于同類產品,迪馬飛龍產品玉米收割、輸送、剝皮流暢,解決了因為物料堵塞而引起的損壞,可靠性得到了大大提升;采用低傾角割臺、多葉片風機、平輥差速剝皮機等先進技術,使迪馬飛龍收割時掉棒、磕粒、掉粒等損失指標明顯下降;迪馬飛龍產品還依據人機工程原理,進行了駕駛室人機工程設計,提高了駕乘舒適性,并建立了駕駛室舒適性企業標準。
2013年,迪馬飛龍產品首次批量投放市場,以其“高效、可靠、優質、舒適”的特點得到用戶的認可,也為迪馬的客戶賺取了可觀的收益。通過液壓無級行走驅動系統的應用,并對動力、行走、功能部件進行匹配優化,大大提升了中國收割機產品技術水平。
2013年,迪馬飛龍用戶年均收獲3500畝地左右,用戶可用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收回投入,用戶滿意度相當高,在銷售淡季的11月、12月就已有用戶開始定機、詢價了。2013年10月10日,王軍偉院長帶領研發人員去拜訪農安一位宋姓迪馬用戶時,機手尚未開口,等待收割的村民將已收后的秸稈扒開,爭先恐后地說“你看看迪馬收割機收過的玉米地,比我們自己掰的都干凈,不掉粒、不掉棒,其他廠家的機子我們都沒用,我們只讓迪馬收。”這時當地種植的玉米只收獲了一半,宋師傅已經收割了200多坰地(3000多畝),排隊等待收割的農戶還有200多坰地。50多歲的宋師傅樂笑的開了花,直說“這個機子好,我明年還再買一臺。” 迪馬飛龍系列農機產品也引起了國內外收割機廠家的高度關注,他們也紛紛進行市場跟蹤研究,其中一家國內大型農機企業總工程師在秋收時調研了47臺迪馬飛龍產品,用戶良好的反映令他震驚。農機大戶張某2013年抱著試試的心態買了一臺迪馬飛龍產品,一個季節收割5000多畝,2013年底受國家表彰時接受記者采訪,他說:“迪馬飛龍產品技術先進,操作簡單、自動檔變速、省力,收割效率高,收割質量好。如果中國的農機企業能有九方泰禾這樣的技術創新能力,中國農機用不了多久將趕上進口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