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楊芳
遼寧省煤礦集團小康煤礦的“發明專利專家”王德民,從1987年畢業至今,一直奔忙于煤礦生產第一線上,為創建高產高效礦井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取得的專利技術和科研成果推動了礦井發展。
多年來,憑借對工作的滿腔熱情和對科研工作的刻苦鉆研,王德民帶領團隊完成了多項專利和科研項目。
王德民在鐵煤集團曉南礦工作期間,他和大連大學合作完成的發明專利“不等長綜采工作面運輸順槽大角度旋轉回采方法”(專利號為201210016747.7),通過研究和實踐應用,解決了曉南礦不等長工作面大角度旋轉開采的技術難題,通過將W3711-1、W3711-2、W3711-3、W3707四個工作面聯合布置及不等長綜采工作面運順750旋轉回采工藝的應用,不僅可減少巷道掘進量、增加工作面推進長度、減少搬家次數、節約大量人力和材料,而且可以極大提高采區回收率,從而創造了3731.81萬元的可觀的經濟效益。

█ 遼寧省煤礦集團小康煤礦的“發明專利專家”█ 2011~2012年度全國“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科技標兵
在鐵煤集團大興礦工作期間,由王德民組織完成的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煤礦井下錨桿錨索巷道抑制頂板變形的方法”(專利號為zl 2010 10217631.0),是一種利用鉆孔技術抑制頂板變形的方法。該專利解決了在使用錨桿錨索支護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現頂板變形情況,以及由于變形嚴重等原因造成頂板冒落發生的技術難題,經濟效益顯著。其優點是采用巷道使用錨桿錨索支護后對頂板進行跟蹤鉆孔,以分解和削弱由巷道從平衡狀態到壓力的二次分布狀態給頂板帶來的壓力,增強頂板抗壓能力,最大限度地抑制頂板變形,降低頂板冒落的機率,增強巷道的安全穩定性。該方法不需新增設備,不需另設管線,操作簡單,延長巷道使用期限,減少巷道維修次數及維修費用,減少支護材料的后期投入,降低人工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該方法適用范圍廣,適用于砂巖頂板、復合層頂板、煤頂板的巷道。
針對煤礦井下絞車、回柱絞車運輸管理存在嚴重隱患,安全管理難,容易發生事故等問題,王德民組織研發了“礦井絞車開關專用鎖”的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為zl 2013 2 0198626.9),研發的這種礦井絞車開關專用鎖,能使全部調度絞車、回柱絞車使用統一的專用鎖,配有統一的專用鑰匙。鑰匙只配發給規定的人攜帶,其他人無法為絞車送電,開動絞車,提高安全性。其優點是專用鎖可以防止錯操作,防止意外碰撞送電,提高了安全性,結構簡單。
公司非常注重開展“講、比”活動和“廠會協作”活動,王德民積極組織科技人員一同開展活動。他帶領廣大科技人員攻克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實現企業經濟技術指標最佳化。他組織廣大科技人員為企業的發展獻技獻策,解決了軟巖支護這一技術難題。由于巷道翻修率大,支護短成本超萬元,造成礦井長達11年連年虧損。他帶領科技人員走產學研之路,試驗、探索軟巖支護技術,加強錨桿、錨索及U36鋼架棚聯合支護技術,取得了較顯著的技術經濟效果,不僅增強了支護強度,還降低了巷道翻修率,同時積極引進應用國內最先進的三維地震勘探技術,為工作面的設計、施工提供了地質保障,為小康礦扭虧為盈、一舉甩掉虧損的帽子作出了顯著的貢獻。

針對礦區的生產工作的特點,王德民結合特殊技術工作的實際需要,親自組織舉辦了多種形式的知識培訓班4次,培訓人員達380人。通過培訓,職工的素質不斷提高,增強了學知識的自覺性,提高了主人翁的責任感,為企業創造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在主持對“鐵法礦區強蠕變圍巖巷道的錨桿支護技術推廣”科研項目研究時,王德民狠抓落實,最終在極軟巖動壓巷道的控制技術研究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此成果在鐵法礦區及類似地質條件下軟巖礦井推廣應用,推動了我國煤炭工業的發展。此成果榮獲了2013年鐵嶺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這個項目針對小康煤礦井下自然地質條件為軟巖、高應力、強膨脹,屬于國內外罕見的極難維護的巷道,特別是動壓巷道圍巖極破碎、巷道屢遭嚴重損壞和頻繁翻修、屬地壓特大的極軟巖巷道,不僅嚴重影響回采工作的正常進行,而且易引起采空區煤炭自燃發火,嚴重困擾著礦井安全生產。王德民帶領團隊,開發了極軟巖動壓巷道的全斷面控制技術,首次采用高強度錨桿、錨索,提高了支護強度,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在認真研究小康煤礦地質條件的基礎上,王德民結合實際生產需要,帶領團隊分析了小康煤礦回采巷道圍巖失穩的機理,指出原有支護系統變形不協調、支護阻力低和沒有發揮圍巖的承載能力是導致巷道破壞和支護失效的原因,研發了“極軟巖礦井全斷面超強支護技術的研究與實踐的研究”項目,此項目從加固破碎巖體和提高支護阻力兩方面綜合研究入手,結合理論分析,對S2W1兩巷進行了支護設計,采用錨、支、噴、錨、索的全斷面超強支護技術,首次采用超長錨桿4.0m和直徑28.6mm、長度7.3m的高強度錨索,首次采用全斷面支護,增加了巷道支護強度,提高了巷道圍巖支承能力。此科研項目榮獲2013年鐵嶺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堅持不懈在礦區鉆研27年,任光陰荏苒,仍此心永恒,工作給王德民帶來了快樂,同時也收獲了榮譽,多年來,他榮獲了“煤炭工業科技進步先進工作者”、“中國煤炭行業科技專家”、“全國煤炭系統職工技協先進個人”、2011~2012年度全國“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科技標兵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