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四采油廠

段福海(前右一)給中國發明協會主席介紹成果
作為一名石油工人,他對自己的人生是這樣理解的:一個人文化基礎差,但追求不能差;知識水平低,但志向不能低?,F任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四采油廠第二油礦工藝隊地面工程師的段福海始終堅信:干一天學一天,干一輩子學一輩子,即使退休了也不能因此中斷。
段福??恐粚W到手不放棄的韌勁,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
生于老會戰之家的段福海,自幼就知道石油大會戰的故事,并被鐵人的故事深深感染著。從小,“扎根油田、奉獻石油”的信念便在他心里生了根,要像鐵人王進喜那樣,學點真本事,干出個樣來。
1984年,由于當時油田嚴重缺員,段福海只在四廠技校讀了半年就下廠實習。段福海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面對復雜的采油工藝流程,對于初出茅廬的自己,什么也不懂,學習才是硬道理,于是他就咬定一個字:學。他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又將實踐經驗還原回書本,遇到不懂的問題,他都會記下來,向有經驗的師傅請教。1986年,他考取了石油干部中專。尋找一切機會學習各種崗位專業知識,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
計算機制圖在油田生產中越來越普及,這對于年過四十的段福海是考驗,他這雙拿慣工具的大手,在鍵盤上敲打,既不會拼音,又不懂英文字母,困難程度可想而知。但他相信,“我的思想觀念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因為生活需要我學習,工作需要我學習,新工藝、新設備、新知識需要我學習,形勢逼迫我學習。如果我不學習,就要落后,就要被淘汰?!庇谑?,他決定向計算機挑戰。一年里,流汗、熬夜,再難也堅持下來了,并最終熟練地利用計算機進行制表、CAD繪圖、文字編輯和多媒體教學。拿著他標有精準數據繪制的規范圖紙,許多老技術人員和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大學生都不禁連連贊嘆。
段福??恐慌靼撞桓市牡你@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解決生產難題上。
大慶油田從六十年代會戰至今,經歷了自噴開采、注水開發和三次采油三個階段,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生產難題也越來越多。隨著油田技術進步,他更加注重把技術革新與解決生產難題相結合。他決定要解決的生產難題,如果沒有得到解決,在夢中都會念叨著。
2007年,當他聽說一名測試工從測試防噴管上墜落,感到十分痛心。段福海想如果能實現地面作業,工人不用上管操作,豈不是更安全。為了解決新型測試防噴管這個難題,常常半夜起來研究,一次深夜2點多,睡夢中的妻子被一陣笑聲驚醒了?!疤昧耍瓦@么辦!”妻子忙擔心地把他推醒,他卻笑著說:“我想出辦法來了。”忙穿衣下地,打開電腦,開始畫圖,妻子看著心疼地說:“你才睡不到一個小時,天亮再畫吧!”他卻說:“不行,我一定要趁熱打鐵,不然思路就斷了。”
天道酬勤,經過五年的反復不斷試驗,他終于研制出了新型測試防噴管,成功突破了測試工人不用攀高,就可以完成測試工作的難題。“安全環保型測試防噴管”獲得油公司重大技術革新一等獎,目前發展到了第五代產品,在全油田得到推廣應用……
多年來,段福海先后解決生產難題300多項,研發科技成果110多項,其中90多項獲獎,獲油田公司重大技術革新獎10項,申報國家專利10項,有50多項成果在廠內推廣應用,累計創造經濟效益1000多萬元。
段福??恐嵝〖翌櫞蠹业暮銊?,把家人的支持化為前進的動力。
自參加工作以來,每次到新崗位上,為了能盡快熟練掌握崗位操作本領,他每天早來晚走,有時甚至住在崗位上,對工作的執著使他也疏于對家人的照顧,多少留下一些遺憾。

█ 大慶油田第四采油廠第二油礦工藝隊地面工程師█ 2011~2012年度黑龍江“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科技標兵
段福海是個大孝子,把父母當做心中的天??墒怯幸淮嗡麑δ赣H的承諾,卻失言了,并且一失就是三年。那是在2008年1月12日,段福海的母親過70大壽,提出了想要看海的愿望,段福海爽快地答應了。可是,事情總是不如人愿。
2008年春天,段福海為了完成熱洗科研項目,連續搞試驗在井上同熱洗工人奮戰了半年,終于摸索出了新的熱洗方法,探索出了熱洗工作今后的發展方向?,F如今,這項科研項目已在全廠推廣,受到了領導的認可。等他忙碌完,想起對母親的承諾,那時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旅游季節。2009年,由于他忙于工作,又錯過了最佳旅游季節。2010年,他工作排得滿滿的,沒休息過一個雙休日和節假日,每天還要起早貪黑加班。母親看著兒子忙碌的身影,幾次話到嘴邊都咽了下去。
就是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段福海革新想法越來越多,革新成果也層出不窮。2009年,套管防盜油開關的研制,獲油田公司技術革新三等獎;分層測試井口裝置技術的研究,獲油田公司“高科技新會戰”群眾性經濟技術優秀創新成果獎第一名;滑錘式曲柄銷子振擊器的革新,獲油田公司技術革新一等獎。
段福海靠著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實勁,千方百計傳授自己的知識和技能。
俗話說,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段福海常想,一個人技能再高,也畢竟力量有限,渾身是鐵,又能打幾顆釘?把經驗總結出來,傳授出去,帶動大家一起提高,讓油田長遠發展充滿希望,這是作為一名技術革新帶頭人應盡的責任和使命。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段福海正是這樣一位胸懷開闊的人師。因為他不僅在思想上引領身邊人前行,而且毫不保留地將知識、經驗傳授給他人。
為了讓更多的人喜歡革新、參與革新,段福海將自己的革新經驗編寫成的《技術革新經驗》小冊子,通過廠技術發展部和油田公司技術革新課堂發出2000多本,實現了經驗共享。2011年,段福海又在《技術革新經驗》基礎上,總結完善“283”革新工作法,制作成教學課件,到基層單位同技術革新骨干進行經驗交流分享,傳授方法,帶動更多的人一起搞革新。
幾年的時間里,段福海先后帶徒弟12人,指導完成各項技術革新38項,他身邊的技術骨干有6人獲油公司重大技術革新獎,20多人獲得國家專利,有上百人的小革新、小成果在生產中創出了實實在在的效益。段福海光榮地被評為黑龍江省“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科技標兵。
無論在什么崗位工作,環境發生怎樣變化,段福海始終牢記,自己不僅是普普通通的采油工,更是頂天立地的石油人。如果沒有催人奮進的大好環境,沒有育人成才的油田沃土,也就沒有他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