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微 邱忠儀 黃世英 程玲玲 阮志紅
校外實習是職業院校學生提高專業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舉措,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實習的過程管理與質量評價對保證學生實習質量有極為重要的影響,也是檢驗職業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環節。通過兩種實習管理模式和質量評價模式的比較,分析影響實習效果的主要因素,探索出一個適合職業院校學生校外實習管理和質量評價的方法,為進一步提高職業院校學生校外實習質量提供參考。
職業院校實習管理質量評價
教育部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職業院校要大力實施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戰略,以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確實獲得了跨越式發展,各職業院校在加強學生理論教學的同時,更加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將學生的實習工作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以提高學生綜合知識運用、加強技能鍛煉、實現與企業崗位零距離對接的教學模式正在形成。另外,我們也應看到當前職業教育總體質量仍然不高,學生實習計劃不能完全落實、重形式輕內容、重數量輕質量等現象依然存在,有些實習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學生實習是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專業理論教學的繼續、深化、補充和檢驗階段,也是學生就業前適應工作崗位和社會環境的必經階段,對學生的人格品質、專業技能和社會綜合素質能力有重要影響。為研究學生實習過程的管理措施和質量評價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實習質量,作者和課題組成員一道,在參閱大量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借鑒比較成功的“雙元制”、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等方面的經驗,擬為改進的管理模式進行觀察,同時用常規的傳統管理模式作對照,然后分組評比,綜合比較,全面分析效果和影響因素。
一、研究對象
從2013年8月到2014年5月,根據實習基地的分布情況,我們選取了本年度醫學實習生330人,平均年齡為20歲左右,其中女生196人,男生134人。學生分布情況為:孝感市境內孝感城區實習基地60人,漢川、應城、云夢、安陸、大悟、孝昌實習基地各30人,孝感市境外的北京實習基地30人、上海實習基地15人、武漢實習基地15人、隨州廣水市實習基地30人。然后,將這330人隨機分為觀察組165人和對照組165人進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考慮到對照組和觀察組對學校、實習單位和學生的要求不同,我們堅持以人為本、平等自愿的原則,在與學校、實習單位和學生充分溝通的基礎上進行本課題研究。在學生實習的初始階段、熟悉階段、結束階段把涉及影響實習質量的各種因素考慮進去,如對學生而言影響因素包括實訓態度、職業素養、實踐技能、工作業績、運用知識的能力、創新與應變能力、團結合作精神等,對學校和實習單位而言影響因素包括實習組織、實習方案、實習條件、帶教老師的能力等。對照組和觀察組在過程管理和質量評價方面有所不同,同時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實習單位和實習學校的組織和管理滿意度,以利于提高帶教和指導質量,優化管理模式,提高實習效果。
2.實習過程管理。對照組采用現行的實習管理方式,即學校將實習計劃和實習內容與實習單位溝通后,由實習單位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管理。實習前學校和實習單位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崗前培訓,講解實習管理制度、實習內容和考核標準。
觀察組的學生在實習管理上采用新型管理模式,即加強實習的過程管理。學生實習過程中,學校指導老師采用111跟進方式(1個月到實習單位與單位指導教師溝通,1周檢查學生日志,每天瀏覽1次通訊網)指導;學校開展爭創“雙師素質”活動,保證教學、管理與學生實習不脫節;實習過程管理借鑒“雙元制”管理模式,以實習單位的指導老師為主導,以實習單位的“準員工”標準要求學生;實習操作采用PDCA循環法(又稱戴明環。是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P為計劃;D為執行;C為檢查;A為處理。以上四個過程不是周而復始的進行,一個循環完了,解決一些問題,未解決問題進入下一個循環,呈階梯式上升),不斷加強過程管理,提高實習質量。
3.質量評價。對照組按現行評價模式,即實習完成后由學生、單位指導老師、學校指導老師分別將《學生自我評價表》《單位指導教師評價表》《學校指導教師評價表》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評價,評價完畢后交學校實習管理部門,學校實習管理部門結合學生自我評價、實習單位評價和學校實習老師評價結果最終確定學生的實習成績,該評價是一次性評價。
觀察組的實習質量評價方法采用“教”與“學”雙向評價形式,學生每完成一個實習階段,除通過《學生自我評價表》《單位指導教師評價表》《學校指導教師評價表》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評價外,學生還通過《學生對學校的實習工作評價表》《學生對實習單位的實習工作評價表》對學校和實習單位在實習的教學和組織等方面進行評價,雙向評價結果都提交學校實習管理部門,由學校實習管理部門匯總后及時將有關情況反饋給相應的實習單位、學校老師和學生,及時指出實習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法,為做好下一階段的實習工作提供建議。該評價有多次評價,學生實習成績為多次評價的平均值。
4.根據評價主體和評價對象不同,不同表格在項目分值和權重上有所不同,《學生自我評價表》占實習成績權重10%,《單位指導教師評價表》占實習成績權重60%,《學校指導教師評價表》占實習成績權重30%,每次評價進行匯總量化,納入信息化管理。《學生對學校的實習工作評價表》《學生對實習單位的實習工作評價表》作為觀察組實習過程中學校與實習單位和學生溝通的內容之一由學校實習管理部門負責反饋給實習單位和學生。
5.對照組在實習結束后進行一次性評價。觀察組在完成每一個實習階段后進行評價,實習結束階段,學生還要對整個實習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對前面指出的問題是否改正進行總結,使評價貫穿于實習過程的始終。根據最終評價得分確定學生實習結果為優秀(90分以上)、良好(76~89分)、合格(60~75分)、不合格(60分以下)等。
6.統計學處理。為檢驗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實習效果,課題組抽取了單位實習老師對兩組實習學生在學習態度、專業技能、溝通技巧和創新意識四個方面的評價結果,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錄入和分析,應用t檢驗比較兩種學生的實習成績和綜合素質得分,應用x2檢驗比較兩種學生對實習單位和實習學校的組織和管理滿意度,最后對兩種模式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得出較好的實習管理和質量評價方式。
三、研究結果
1.根據以上方法得出的具體數據如下
2.討論
(1)實踐證明在學生實習期間,學校領導重視、學校指導老師認真負責并采用“111跟進”方式、“雙師素質”活動、“雙元制”管理模式、PDCA循環法等舉措,對端正學生實習態度、提高專業技能、溝通技巧及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效果都是很明顯的,與對照組有非常顯著的差異(如表1)。學校領導和有關工作人員應當更加重視學生實習管理,將其視為己任并繼續努力抓下去才能真正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2)研究結果也表明,新的管理模式能為廣大實習學生所接受(如表2)。盡管實習指導老師要經常去檢查、督促、指導學生的實習,會給他們增加些麻煩,但只要能使他們學習態度、專業技能、溝通技巧都有提高,他們還是樂意接受的。這也提醒和鼓勵我們要進一步把“111跟進”方式、“雙師素質”活動、“雙元制”管理抓深、抓細、抓落實,抓出成效來。同時,我們也要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啟發誘導,這是我們今后工作的重點方向。
(3)對照組在實習質量評價方面由于評價對象和主體單一,采用一次性評價方式,僅起到實習考核的作用,對學生的實習幫助不大;觀察組評價模式通過多次評價,可以及時解決和糾正學生實習過程中的問題,同時在現行評價體系的基礎上增加了學生對學校和實習單位的評價,使學校實習管理部門能真實了解學生的需求、學校和實習單位需改進的地方,起到了相互促進、不斷提高的作用,使學校實習管理部門能真實了解學生的需求、學校和實習單位需改進的地方,有利于下一步實習工作的開展。
四、結論
1.“111跟進”方式、“雙師素質”活動、“雙元制”管理模式、PDCA循環法等舉措在學生實習過程中是可行的,對學生的實習質量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老師和學生都可以接受。今后如何抓深、抓細、抓落實以及如何進一步啟發學生創新意識的問題,這需要學校和實習單位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只有領導重視,狠抓落實,這些舉措才會產生較好的效果。
2.在現有實習質量評價體系的基礎上增加雙向評價的內容有著重要作用,不僅進一步完善了實習評價體系,而且對學校、實習單位、實習指導老師和學生等相關實習主體都起到了相互促進、不斷提高的作用,有助于調整和優化實習方案,更好地實現高職教育效能。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07-20.
[2]汪靜.德國職業教育法律體系保障下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4,(5).
[3]黃宗德.運用PDCA循環提升高職高專實踐教學質量[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26(5).
[4]劉慶文,孫皓,趙靜.高職頂崗實習質量保證量化體系的初步研究[J].天津科技,2013,40(1).
[5]楊建明.基于CIPP評價的職業學校學生頂崗實習質量管理探索[J].機械職業教育,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