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婷
摘 要:教師往往要扮演演員的角色,通過生動、形象、幽默的語言,富有表現力的肢體動作,營造活躍的氣氛。
關鍵詞:地理;語言;動作
地理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內容非常豐富,空間上跨度很大。地理學科所研究的對象,其規模都十分巨大,這樣巨大的研究對象,僅憑肉眼不可能把它盡收眼底,學生通過文字又不能理解其真正含義,所以,學生學起來感覺很難。這就需要教師像一位多才多藝的演員,用生動的語言和出色的表演,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或者結合身邊的事物,由淺入深地講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去上地理課。
一、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
地理教材中,許多地理事物是學生沒有感知過的,在教學中需要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引導學生想象,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使他們正確理解地理事物的特點。例如,在講丘陵和山地的區別的時候,因為丘陵海拔高度較低,并且山頂近似圓形;山地海拔高度較高,山頂是尖的,我就把丘陵比作一個個小饅頭,把山地比作插入云間的利劍,學生就非常好理解。
二、運用有趣的肢體動作
肢體語言是教師的第二張嘴,課堂教學中對其恰當運用,則可以自如地進行直觀教學,通過學生的視覺感受,喚起學生的注意,長時間保持興奮的情緒,從而增強學生記憶。例如,在講中國政區圖的時候,首先,教師用肢體動作來表達各省的輪廓圖。比如,雙手捧臉“喵”一聲,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形似貓頭的輪廓圖;伸開雙臂,做飛翔的動作,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形似飛鳥的輪廓圖。然后,啟發學生分組表演,選出表現逼真的學生到講臺上給大家展示。
三、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在良好的課堂氣氛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情感體驗深刻、學習注意力高度集中,學習中的智力活動效果良好,課堂的學習效率非常高。例如,在講新疆開發的時候,富有特色的綠洲農業是重點內容之一。課前,教師準備幾個裝有新疆葡萄干的小塑料袋,講到這部分內容時,就像天女散花一樣,撒給學生。幸運得到的學生,要把課本上有關綠洲農業的內容講給大家,如果講錯了,其他學生,就可以接力講。最后,哪位學生被公認講得最好,葡萄干就獎給哪位學生。
四、借助簡單道具
使用道具能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教學,去感知大量直觀形象的事物獲得感性知識,形成知識的表象,誘發學生積極探索,從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征。例如,在講中國地勢特征的時候,事先用泡沫塑料制成三級階梯的模型,三級階梯涂上不同的顏色,模型放在教室門口,學生踏著模型進入教室。當課堂上講到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的時候,教師提問學生:“這節課你們怎樣進入教室的?”學生答道:“踏著三級泡沫進來的。”教師說道:“你們邁的這三步,就像是從中國的東部走到了中國的西部。”然后再讓學生討論、理解中國地勢的特征。
五、利用身邊事物
有些地理知識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我們就可以借助學生身邊比較熟悉的事物,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在講經緯網的概念和作用的時候,學生很難理解。我們就把教室里學生的“排”設定為緯線,“列”設定為經線。當說到第幾排第幾列的學生站起來的時候,學生就知道指的是哪一個學生。我們就順勢告訴學生,經緯網的作用也就是像教室里的“排”和“列”一樣,是為了確定位置的。又如,學生還可以利用家中的西瓜,畫出經緯網,進一步理解經緯網的概念和作用。
六、巧借熟悉的自然現象
剛才雷雨交加,轉眼間雨過天晴,在天邊還出現了一條美麗的彩虹。像這樣許許多多的自然現象蘊含著深刻的科學道理,常令學生興趣盎然,探索不止。但他們往往對這些自然現象還不能深刻理解,可以巧借熟悉的自然現象進行講解。例如,降雨的形成,主要是較輕的暖濕氣流被快速抬升,氣溫不斷降低,水汽凝結成雨滴。在講這一自然現象時,可以告訴學生,寒冬,媽媽在家臺做飯時,鍋蓋掀開的時候,常常可以看到,玻璃窗上很快出現許多凝結的小水滴,這就是室內的暖濕空氣在玻璃窗上氣溫快速降低形成的,這和降雨的道理是相通的。
課堂上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活躍的課堂氣氛、由淺入深的講解,能讓學生輕松地度過45分鐘。學生不僅學到豐富的地理知識,還能陶醉于享受中。
參考文獻:
[1]簡萍.中學地理語言表述藝術初解[J].云南師范大學,2005(06).
[2]姜彥春.淺談地理教學語言藝術[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