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論壇經過兩天的主旨、主題、專題演講、報告、辯論、項目洽談,現在就要落下帷幕。受論壇主辦方、承辦方的委托,我現在對本屆論壇作一個簡要總結,由于水平有限,總結難免有不足之處,務請大家批評指正!
本屆論壇是中國經濟報刊協會繼今年6月底在甘肅蘭州成功舉辦“新絲路新思路暨百家經濟媒體看甘肅采訪活動”后的又一次盛會。本次論壇在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西部開發司的關心指導下,在全國工商聯合會的支持下,在艾豐經濟研究院、青島保稅區管委會、北京泛亞智庫國際咨詢中心,在各位嘉賓、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代表的精誠協作下,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期間,來自東部特別是山東的各位企業家及領導與來自陜甘寧老區67個縣(市區)的代表近100多人歡聚一堂,加強相互交流,探討相互合作,共謀老區振興繁榮發展。綜觀本屆論壇,議題集中、內涵豐富、氣氛熱烈。孫曉華主席、艾豐先生、馮并先生對本屆論壇給予了充分肯定,媒體同行給予了廣泛關注,各位來賓會上會下更是給予了高度評價。
本屆陜甘寧振興發展論壇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的繼續深化,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實踐體現。中國經濟報刊協會甘肅蘭州會議結束后不久即開始著手策劃,自籌備之日起即得到了國家改革和發展委員會西部開發司、陜西決策咨詢委員會的關心重視,得到了平涼市發改委、榆林市決策咨詢委員會和各界朋友的支持幫助。在此,我代表本屆論壇的主辦方中國經濟報刊協會,向以上單位的領導、向陜甘寧三省區領導、向在論壇上作精彩主旨演講的嘉賓,向山東來的各位企業家代表、向參加此次論壇的三省區67個縣的參會代表以及與會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沒有陜甘寧革命老區經濟的振興,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陜甘寧革命老區同全國一樣在一個個新的發展機遇面前不斷進步,在一次次新的挑戰面前不斷創新。當前,陜甘寧革命老區面臨一個嶄新的發展機遇期,同時的確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比如:8個中心城市功能過于聚集,人口增長過快,城市病比較突出,老區產業定位不夠清晰,分工不夠合理,老區內發展落差比較大,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比較弱;此外,資源環境的約束明顯,水資源短缺等。上述挑戰在考驗老區人民的智慧與能力。我們深知,智慧源于思想的碰撞。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離不開交流合作。老區人民需要更加注重學習,向東學習。需要更加注重交流,向東交流。需要更加注重合作,向東合作。老區人民應該做出去,引進來,通過多種形式的交流,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才能推動老區各項事業的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論壇的舉行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怎么看,怎么辦”是論壇的主題詞,“追問振興難點,探索發展之道”是論壇的目的和任務,“交流、合作、共贏、發展”是論壇永恒的主題。
凝心聚力,向東開放,創新創業,一體融合已是老區未來振興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本次論壇上,不少來賓與朋友都深有同感,深刻地認識到了交流的必要,溝通的重要,希望著東西合作的成效。我覺得,老區人民需要在思想上經常性、長期性地進行多樣化的交流碰撞,從中獲取新知,生發智慧,產生力量。如今,一年一度的陜甘寧振興發展論壇已成功舉行兩屆,實現了老區人民的這一愿望。本次論壇秉承著“交流、合作、共贏、發展”的主題,本著加強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的態度,高密度地安排了32場精彩的演講。一場場精彩演講、一段段機鋒睿智,無不滲透著大家對老區發展的深入思考和經驗凝練,無不凝聚著大家對老區未來的信心和力量。在本屆論壇上,我們匯聚了眾多的思想、觀點、建議,介紹了不少東部地區成功的實踐經驗,有效探索了老區振興發展規律,謀劃了加強東西協作的有效途徑。這些寶貴的思想財富,將有益于老區人民重新審視自身的優勢與不足;這些難得的思想火花,將必然點亮老區人民追求卓越、實現跨越的前方道路。我感到,一種集合了坦誠、自信、協作、融合的氛圍正在老區人民與東部人民之間形成,這不僅是陜甘寧革命老區發展論壇舉辦兩年來的重要收獲,同時更是陜甘寧共同繁榮發展的強大動力。
這次論壇,各位來賓普遍感到收獲較多。概括起來,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交流了思想,奠定了共識;二是認清了形勢,堅定了信心;三是傳遞了信息,啟發了思考;四是加強了交流,發展了合作。
在論壇開幕式上,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西部開發司綜合處于合軍處長全面、系統地回顧了規劃實施兩年以來,老區振興發展的各項工作,客觀、中肯地評價了老區振興發展取得的良好成績,詳細、縝密地分析了老區振興發展面臨的新形勢,理性、樂觀地展望了老區的發展前景。另外3場主旨演講中,全國工商聯原常務副主席孫曉華先生,著名經濟學家,經濟日報原總編輯、艾豐經濟研究院院長艾豐先生,經濟日報原總編輯、我國著名區域經濟專家馮并先生,立足各自領域,從理論、實踐操作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無論是觀點,還是建議,無論是實踐,還是經驗,都充滿著嶄新的理念與作為,產生了強烈的思想碰撞。特別是,此次論壇對加強東部與老區間交流的必要性,對加強老區與東部間合作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產生了廣泛的共識。
越是有思想的碰撞,我們離老區的真實就越近。在為期一天半的論壇中,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認真審視、研判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不同的分析與觀點不斷地發生著碰撞,迸發出無數智慧的火花。正是在這些啟發深入思考的過程中,大家更加認清了新時期陜甘寧革命老區發展所面臨的新形勢,更加從多角度探討了陜甘寧革命老區的發展規律,更加貼近了符合老區發展的真實性。論壇中,我們不僅論證了老區發展的美好前景,而且更加務實地指出了發展路上的坎坷,提出了較為切實可行的觀點與建議。這種對老區振興發展規律的辨證認識與把握,將促使老區人民頭腦更加保持清醒,推動老區決策更加追求科學。大家深切地感到,正是這種求真務實的精神,讓我們對老區的現狀與潛力有了更清晰地思考,也正是基于這種對老區透徹的認識,才使我們更加堅定振興發展信心的源泉與動力。
論壇本是一個信息交匯的舞臺。在各位嘉賓的演講中,在相互的交流中,大家的相互了解加強了。大家了解了東部的發展現狀,了解了東部最前沿的經營理念與管理模式,了解了東部綠色環保產業功能上的最新動態與研究成果。這是其他渠道很難獲得的一筆寶貴財富,也是本次論壇“產業化、專業化、權威性、實用性”的具體體現。信息的獲取是思考的素材,有了新的信息,必然啟發我們新的思考。在為期兩天的論壇期間,各位來賓一定和我一樣,思路廣開,大受啟發:老區振興事業如何推進,老區產業如何拓展,老區振興發展規律怎樣遵循,市場風云如何把握,改革創新如何深化,等等,都將以本屆論壇為新的起點,伴隨著大家今后很長一段思考的時間。
“向東開放,東西融合”,“交流、合作、共贏、發展”是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論壇永恒的主題。作為論壇的主辦者,我們很高興地看到本屆論壇實現了如此活躍的溝通與交流。我認為,這不僅是老區振興事業、老區產業大發展的必然所得,同時也是我們新聞工作者、社會團體孜孜以求、不斷進取的使命感、責任感使然。在交流中,信息得以互換、思想得以生發,兼以情感得到更深的溝通,實現東西合作、共同振興發展即成為必然。
最強動力,來自最高決策。《規劃》出臺兩年多來,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實。雖然3省區8市9縣(區)的官員總是討論起來熱情洋溢,展望前景充滿期待,但是,一體化融合振興的進程卻始終沒有實質性的突破,建議打破行政利益,遵循統一市場規則,成立一個更高一層的協調機構指導老區振興發展。我還建議,推進陜甘寧老區振興發展,要立足各自的比較優勢、立足現代產業分工、立足合作共贏理念,形成區域間產業發展鏈條,形成區域間產業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聯動機制,對產業規劃不搞同質化、同構性發展。
當本屆論壇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對陜甘寧革命老區的發展更加充滿信心。我堅信,陜甘寧革命老區經過35年的改革開放,14年的西部大開發,2年的革命老區振興形成的良好基礎,有黨中央、國務院的大力支持,有率先富起來的東部百強縣的現代化的治理經驗、優秀的人才與技術、雄厚的資金,有陜甘寧革命老區人民與東部人民之間不斷加深的交流、不斷升華的合作,陜甘寧革命老區一定能夠贏得新的發展,一定能夠走向新的繁榮。第二屆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論壇雖然即將落幕,但“交流、合作、共贏、發展”的舞臺將始終存在,中國經濟報刊協會、北京泛亞智庫國際咨詢中心、西部大開發雜志社將一如既往地秉承這一主題,為拉近陜甘寧革命老區與全國人民的距離,為陜甘寧革命老區的振興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創陜甘寧革命老區的繁榮明天!
(本文摘自中國經濟報刊協會副會長、北京泛亞智庫國際咨詢中心執行主席衛思宇在2014年9月28日“第二屆陜甘寧振興發展論壇”上的總結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