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思宇+李承明
策劃:衛思宇
執行:衛思宇 李承明
“活動收尾絕不是作風建設收場”;“全黨要以此為起點,在從嚴治黨上繼續探索、不斷前進”……習近平總書記10月8日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專家表示,講話并不僅僅是總結,更是一份宣言書和指導新時期黨的建設工作的綱領性文件。講話釋放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決心以教育實踐活動為新的起點,把作風建設不斷引向深入,在新形勢下堅持從嚴治黨的強烈信號。
群眾路線關乎黨的生命,關系國家興衰。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新征程,怎樣做到始終踐行而不偏離群眾路線這條人民政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為人民掌好權、執好政,是無可回避的現實考驗,也是必須擔當的歷史使命,決定著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影響著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
正因此,黨的十八大作出在全黨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戰略決策。山東省沂水縣在聯系群眾活動中科學設置載體,明確宗旨定位,細化制度設計,強化開門考評,創新社會治理,快速達成實效,實現了群眾工作與縣域發展齊頭并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干部直接聯系群眾新模式,其經驗值得借鑒和推廣。
群眾工作亦是社會治理。加強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事關群眾民生福祉,事關基層和諧穩定,事關政權長治久安。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提高社會治理水平,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沂水縣在努力建設激情沂水、創新沂水、友善沂水、品牌沂水的發展戰略中,深刻認識到群眾工作是黨的生命線、干部的生命線、發展的生命線、社會治理的生命線。沂水縣以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積極探索縣域社會治理的新方式和新措施,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及時反映和協調人民群眾各方面各層次利益訴求,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在全縣范圍內構建并實施“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信息化支撐、民意化考評”的“四位一體”社會治理體系,帶來了“最大限度服務基層基礎,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增強發展活力”的明顯成效,創造了縣域社會治理沂水新實踐。經過一年零九個月的實踐,取得了明顯成效:干部受到鍛煉,作風發生根本轉變,群眾得到實惠,滿意度大幅提高。
“聯系群眾是政治使命,是社會責任,是感情寄托,是力量源泉,也是沂水的優良傳統。做好群眾工作,是社會管理的杠桿、科學發展的基石、精神動力的源泉、干部成長的學?!?,正如沂水縣委書記劉賢軍所言,沂水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工作,總的思想引領是“幸福民享,責任官當”,總的路徑設計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總的布局安排是“全覆蓋、網格化”,總的目標要求是從解決訴求到逐步分類分層次滿足群眾的需求??傊痪湓?,就是用領導干部的辛苦指數換來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縣域是發展的主戰場、穩定的主陣地、聯系群眾的主渠道。沂水的成功實踐也再次證實基層改革的空間廣闊,大有可為。
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階段,加強縣域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夯實執政根基,強化作風保障,凝聚圓夢力量,沿著在歷史中產生、從勝利中走來的群眾路線,黨帶領人民必將成就偉大夢想,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