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金祥


怎么看?怎么辦?已成為陜甘寧革命老區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我想就此問題,談一點關于加快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問題,以期拋磚引玉。
怎么看:陜甘寧革命老區地位重要亟須加快振興
怎么看?振興陜甘寧革命老區值得關注之點:
第一,陜甘寧革命老區地位特殊,加快振興是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革命戰爭年代,陜甘寧革命老區締造了革命圣地延安,培育了革命財富延安精神,老區人民為中華民族解放和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英勇犧牲和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改革開放時代,老區人民為了國家的發展和早日圓中國夢甘愿自我損失,為國家奉獻源源不斷的能源資源和礦產資源。這樣地位特殊的革命老區,加快振興已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注的重點。
第二,《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出臺已有時日,強化落實更需時不我待。《振興規劃》是陜甘寧振興的依據和藍圖。但時至今日,規劃落實很不理想,幾乎成為一紙空文。在國家層面,沒有明確推動落實的牽頭單位;在省級層面,也沒有明確牽頭落實的推動單位,三省依舊各自為政,各行其是;在市級層面,革命老區涉及三省八市九縣,也沒有一個協調推進組織,融合發展談易行難。任何規劃訂得再好,沒有得力措施加以落實推進,也只是紙上談兵、望梅止渴。加快落實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第三,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雖初有成效,但落后面貌亟待改變。西部大開發以來,陜甘寧革命老區在發展大潮中初有成效,經濟發展加快,占全國比重有所提高,產業結構因產業轉移有所優化,基礎設施建設有所加快,行業競爭力有所提高。但老區整體落后面貌仍未徹底改變,就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說,8個市除榆林、延安、銅川三市高于全國人均水平,其他五市均低于陜甘寧老區人均水平;在67個縣中,仍有55%的國家級貧困縣,還不包括省級貧困縣。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要求,到2015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要達到全國平均水平。若無特殊措施,這一發展目標恐難達到。自去年以來,陜甘寧地區經濟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嚴重挑戰:煤價下跌、內需乏力、投資不振、經濟放緩。面對嚴峻挑戰,謀劃陜甘寧振興發展,更是刻不容緩,時不我待。
怎么辦:同謀共推陜甘寧革命老區加快發展
同謀共推,主要有四條建議:
第一,強化多途推動,加快高效發展。
振興陜甘寧革命老區,事關方方面面,必須多途推動,方有成效。一途——民間途徑。繼續辦好陜甘寧振興論壇,群策群力,謀劃獻策,充分發揮其輿論、橋梁、促進作用,形成一股民間推進振興陜甘寧革命老區力量。二途——國家途徑。不斷促進國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的實施落實,建議國家加強規劃實施評估,及時采取措施加以推進,同時將規劃重點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之中,加以重點落實推進。三途——省市途徑。推動三省加強聯系,建立省級層面推進落實的組織措施,進行有效推動和落實;在市級層面,建立8市聯絡機構,加強溝通,統一對策,推動《規劃》落實,加快融合發展,一同走好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之路。
第二,強化戰略謀劃,促施特策推進。
要善于觀大勢、謀大事。振興陜甘寧革命老區,必須強化戰略謀劃,要向支持西藏、新疆發展那樣,實施特策來推進陜甘寧革命老區發展。
在發展政策上,建議國家在陜甘寧革命老區盡早上一批煤制油、煤制天然氣及現代煤化工大項目,一來可以加快國家能源基地建設,二來可以緩解目前老區發展面臨的問題,三來可以為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多做貢獻。我國目前石油外依度已達58.6%,天然氣到2020年將缺口2000億m3。盡快上一批煤制油氣與煤化工大項目對革命老區、對國家、對經濟發展都是大有益處的。
在稅收政策上,建議國家大幅度提高資源稅稅率,按10%征收,并改從量計征為從價計征;調整中央地方稅收分成比例,將增值稅由現行的調整為五五分成,所得稅由現行的調整為中央、省區、市縣4:2:4分成,以回饋老區人民。
在投資政策上,建議國家要加大對陜甘寧革命老區的投資力度,實施基礎設施建設、能源化工項目建設向陜甘寧革命老區傾斜,優先布局,加大投入,簡化報批和核準程序,促使老區盡快建成國家能源化工基地。
在水利政策上,建議國家重新調整黃河水資源分配,在陜甘寧革命老區建設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和黃河引水工程,以徹底解決陜甘寧革命老區經濟發展的水資源制約瓶頸。
在土地政策上,建議國家充分支持陜甘寧革命老區利用豐富的黃土資源大規模造地,利用荒山、荒坡、荒沙、荒灘進行產業開發和城鎮建設。允許在省域范圍內通過土地置換,占補平衡,統籌基本農田和建設用地指標使用,既有利于農業發展,也有利于老區早日振興。
在金融政策上,建議國家加快設立陜甘寧發展基金,主要用于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建立陜甘寧發展銀行,加大金融政策支持,解決陜甘寧振興發展的資金籌措問題;加快設立陜甘寧生態補償資金,加大老區能源與礦產資源開采的環境損害補償,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加快對采空區、塌陷區的生態修復治理,補償老區建立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在扶貧政策上,建議國家加大對陜甘寧革命老區的扶貧開發力度,對貧困人口的住房、醫療、就業、教育、養老等給予更多的支持,對生態環境惡劣的貧困地區謀劃上馬更多的扶貧開發項目,加大貧困縣轉移支付,培育內生動力,盡早將老區國家貧困縣摘帽脫貧。
在幫扶政策上,建議國家對陜甘寧革命老區實施特殊幫扶措施,要像對西藏、新疆那樣,選擇實力最強的省市對革命老區八市九縣實行特殊的對口幫扶,直到脫貧致富、振興發展為止,以體現全國人民對革命老區的深厚感情和感恩心態。
第三,強化創新意識,增強內生動力。
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除了外部支持之外,關鍵還要靠自身努力。自身怎么努力?建議陜甘寧革命老區要在堅持“三向”上下功夫:一要向創新要發展。創新就得有超前意識,就要靠自覺解放思想,敢于堅持問題導向,敢于迎難而上,大膽實施探索,堅持由要素驅動轉變到創新驅動上來,不但要建設好發展好國家能源基地,而且要高度重視發展本地高端裝備制造業。因為高端裝備制造業,具有技術密集、附加值高、成長空間大、帶動作用強等諸多突出特點,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實力的最好體現。所以,向創新要發展,革命老區就要有前瞻理念,及早謀劃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先人一步善于運用新理念新知識新辦法破解前進道路上遇到的新難題,將革命老區的歷史責任繼承好、擔當好、履行好。二要向改革要動力。目前,全國正在推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重在“全面”、要在“重點”、難在“深化”。作為革命老區,應該在全面深化改革上花氣力、下功夫,自覺摒棄“心存膽怯不敢改、心有私利不愿改、心中茫然不會改”的“三不”現象,發揚老區革命精神,堅持膽子要大,步子要穩,勇于探索,開拓進取,抓住時機,該改的堅決要改,該快的一定要快,不斷積小勝為大勝,向深化改革要發展動力,使發展更有動力,更切合實際,行之有效、行之久遠。三要向落實要成效。創新發展,關鍵在落實。而要落實,既需領導帶頭,親力親為,以身作則,緊抓不放,不見成效不松手。又應形成合力,心向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夯實責任,匯成合力,切不可混著干、推著走,更不能旁觀評論、消極頂著干。更該加強輿論宣傳,最廣泛地動員民眾參與老區振興發展,因為“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沒有人民廣泛支持與參與,任何改革發展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要加強改革發展的宣傳解讀,及時總結宣傳群眾創造的改革發展新鮮經驗,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保證老區改革發展始終有眾志成城的民意支撐、始終有破浪前行的民眾動力。
第四,強化延安精神,實現人才業績雙豐收。
振興陜甘寧革命老區,必須強化弘揚延安精神。延安,是我國著名的革命圣地,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親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的珍貴財富,已成為全國人民團結一致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精神支柱,更是振興陜甘寧革命老區的管用法寶。過去革命戰爭年代,依靠發揚延安精神,培育了大批革命干部和優秀人才,奪取了抗日戰爭和解放全中國的勝利,為新中國的誕生奠定了堅實基礎。在今天改革開放年代,更應弘揚延安精神,為振興革命老區培育更多更好的廉潔干部與優秀人才,為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創造更多更新的宏偉業績。千萬不能像鄰省那樣,事業發展了,而領導干部卻倒下一片。振興陜甘寧,廉潔奉公、克己為民很重要。必須充分發揚延安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謀私利,不圖虛名,潔身自好,反腐倡廉,千方百計實現人才業績雙豐收。讓延安精神成為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精神動力,讓延安精神代代相傳、永放光芒!
(作者系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改革組原組長、原省體改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