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軍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心理因素對疾病治療及預后的影響越來越受到廣大學者的關注。焦慮抑郁是精神科臨床常見的應急心理反應,其發病率在正常人群中的比例約為5%~10%[1-2],產后焦慮抑郁的發生率更高。過度的焦慮抑郁可影響孕產婦體內去甲腎上腺素分泌顯著減少,并導致體內其他激素出現紊亂,降低子宮腔收縮的能力,增加產后并發癥尤其是產后大出血的發生率,嚴重影響母嬰健康,必須給予高度重視。產后焦慮抑郁的發生與孕期焦慮及抑郁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3-4],加強孕期心理干預及健康教育指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有研究表明,約有64%的孕產婦圍生期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情緒,嚴重威脅胎兒的生長發育、分娩方式及孕產婦身心健康[5-6]。加強對孕期產婦的心理干預指導,改善產婦產后不良心理變化,已被產科廣泛關注[7-8]。
1.1 對象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建立孕婦保健卡的初產孕婦420例,年齡22~34歲,平均(27.7±6.9)歲。入組標準[7-8]:初次懷孕,定期產檢,懷孕≥4個月者。排除標準[7-8]:有明確精神疾病史者(精神分裂、躁狂癥、抑郁癥等)、智力發育不全者、重要臟器疾病者、殘疾孕產婦、嚴重妊娠合并癥者等。將420例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 組:①研究組220例:給予孕期心理干預指導;②對照組200例:常規孕期指導。兩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孕周等)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經本人及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執行研究。
1.2 方法
1.2.1 孕期心理干預 成立由產科醫生及護士組成的孕期心理干預小組,對入組孕產婦實施心理干預指導。研究人員入組前均進行系統的產科心理干預知識及技能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對產婦進行干預指導。心理干預指導的內容:向患者介紹分娩基本知識,消除孕產婦的疑慮;積極、耐心的向孕產婦介紹圍生期間焦慮、抑郁產生的相關因素及自我心理健康干預方法;告知孕產婦焦慮抑郁癥狀的主要鑒別方法;囑咐患者積極做好家庭角色的調整并養成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加強健康教育指導,①母嬰護理常識宣講:定期組織產婦學習母嬰健康護理常識,消除產婦對分娩的恐懼以及對嬰兒護理的茫然。宣講形式多樣,可以多媒體、幻燈片等靈活、輕松的形式對孕產婦進行教育指導;②指導適度運動。適度運動有助于正常分娩,鼓勵孕產婦在專業護士的指導下進行安全、適度的有氧運動,并配合優雅的胎教音樂,促進孕產婦身心放松。有氧運動每周定期進行3 次,每次約0.5h(視孕產婦耐受力而定);③加強圍生期營養指導。鼓勵患者合理補充微量營養元素。合理的微量營元素水平可顯著改善胎兒的分娩方式,有效預防產后并發癥的發生,可減少產婦罹患不良心理疾病的風險。心理干預于第30個孕周開始實施,每周實施1 次,每次1.5 h,直至分娩。所有干預指導均進行嚴格的考核、考評,以保證心理干預的質量。
1.2.2 考察指標 分別于入組時、產后1個月,由專業人員指導所有入組孕產婦進行抑郁自評量表(SDS)及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定;于產后7 d、15 d 及30 d 采用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對產婦進行評定。
1.3 統計處理 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s)表示,采用t 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SAS 及SDS 評分比較 見表1。兩組入組時SAS及SD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產后1個月,研究組SAS及S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入組時、產后1個月SAS 及SDS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入組時、產后1個月SAS 及SDS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EPDS 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EPDS 評分比較(±s)
2.2 兩組EPDS 評分比較 見表2。研究組產后7 d、15 d 及30 d EP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本文研究表明,經實施積極有效的心理干預和必要的健康教育指導,產后1個月,研究組SAS 及S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產后7 d、15 d 及30 d EP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與一些學者的相關研究吻合。有學者研究表明,對于孕婦孕期進行必要的心理干預可有效減輕孕期焦慮及抑郁情緒,相關研究已經成為學者們的共識[9-10]。陳認紅[11]等研究表明,經給予積極的心理干預,產后出血產婦焦慮及抑郁等不良情緒明顯改善。林秀紅[12]等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對不同組別孕產婦焦慮抑郁狀況進行評定研究表明,給予積極有效的心理干預及健康教育指導后,干預組產婦產后焦慮抑郁情緒得到明顯的改善,表明孕期心理干預指導及健康教育有助于促進產婦身心健康,改善整體護理質量。隨著醫學心理學的不斷發展,學者們對于焦慮及抑郁發生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大量研究。不良生活習慣為產婦產后出現焦慮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13-14]。基于此,本文在心理干預指導的基礎上同時給予研究組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指導,提高了臨床護理效果顯著。
[1]夏宏偉,閆學明,邵文杰,等.孕婦早期心理健康狀況及心理保健需求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11):1316-1318
[2]曹紅秀,朱惠霞.圍生期孕產婦焦慮、抑郁狀況及心理干預效果分析[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3,11(4):381-382
[3]莫朝霞,羅雪蓮.南通市552例孕產婦心理狀況的調查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3,24(1):30-32
[4]王紅梅.護理干預對降低母嬰分離產婦產后焦慮抑郁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0):199-200
[5]林海程,譚文艷,許明智,等.不同籍貫孕產婦生育觀念及其焦慮和抑郁情緒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5):539-542
[6]陸愛軍,陳勇,閔益華,等.孕期心理干預對產后焦慮、抑郁的作用[J].精神醫學雜志,2012,25(6):446-448
[7]劉葉紅,高靜.心理干預對產婦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09(1):138-139
[8]胡慧梅.愛力呼吸減痛分娩法訓練對高齡孕婦分娩時心理因素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14):2388-2389
[9]萬里莉,周瑞棋.護理干預對初產婦產后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5):29-29
[10]王愛華,劉麗,王蕊,等.無指征剖宮產孕婦的心理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8):937-938
[11]陳認紅,宋義英,溫小玲,等.護理干預對產后出血產婦焦慮抑郁心理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3,11(14):1257-1258
[12]林秀紅.孕期心理干預及健康保健對預防產后焦慮抑郁的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3,19(10):1528-1530
[13]李麗,褚海燕,朱鵬,等.心理干預對產后抑郁癥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82-83
[14]夏宏偉,閆學明.孕中晚期心理及其對產后應激狀況影響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6):84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