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憬 白海霞 楊 蕾 潘玉喚 徐 珀 林連香
飛行員是一類特殊群體,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響其職業效能及角色功能的發揮,也影響飛行安全。高性能戰斗機飛行員作為高新武器裝備操縱者,經常處于特殊環境和特定事件之中,更要求他們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1-4]。
隨著現代飛機走向智能化,飛行員的工作性質使他們的身心長期處于疲勞狀態,同時,現實生活的壓力,使這一群體的心理問題逐漸增多,婁振山等對3000名飛行員建立的心理健康檔案揭示,所患疾病的58%屬于情緒類因素所導致的心身疾病。現代戰爭的高技術特征與心理戰損傷的高效能性,增加了戰爭的殘酷性和復雜性。因此,也就帶來現代軍人高穩定性心理素質要求的必然性,外軍也十分重視心理訓練,以適應未來戰場各種惡劣環境[5-8]。認識到航空心理訓練的諸多影響因素,并依據有效訓練方案,能使飛行人員自主調節心理健康,起到維護身心健康的目的[9-11]。飛行人員心理訓練是通過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其心理活動施加影響,培養飛行人員在未來戰爭中所需要的心理素質,這是提高部隊戰斗力的重要途徑。對復雜多變、緊張激烈、危險疲勞的未來戰爭,必須加強心理的適應性、穩定性、防御性和良好意志品質等方面的心理訓練,構建相應的心理訓練模式,對培養飛行人員必備的心理品質顯得尤為重要[12-17]。
本研究擬采用綜合心理訓練的方式,探討團體人際互動對飛行人員心理健康、人際信任和自我和諧的促進作用。以求為這一特定社會群體的心理健康素質的提高提供一些理論和實踐的借鑒。
1.1 對象 選取146名高性能戰斗機飛行員,均為男性,其中訓練組84人,年齡26~33歲,平均(28.95±2.14)歲;對照組62名,年齡25~35歲,平均(29.58±2.63)歲,學歷:大學本科,飛行時間:400~800 小時。
1.2 方法
1.2.1 訓練設置 團體性質:成長性團體、結構化、同質性程度較高。目的:提高高性能戰斗機飛行員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人際信任程度,提升自我和諧水平,促進自我成長;訓練程序:共進行5 次活動;本訓練由1名具有多年心理訓練和臨床經驗的心理醫生作總指導,協同指導者由多名具有國家職業資格心理咨詢師共同帶領,實施全程心理訓練。對照組成員常態工作。
1.2.2 訓練內容 本研究以團體訓練為形式,運用團體動力學、精神分析等理論作指導,設計整個訓練方案及程序。①認知調節訓練: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克服認知偏差,緩解不良情緒;②沙盤游戲訓練:促進成員自我覺察、自我探索能力,增加人際互動;③生物反饋訓練:采用主動調節和控制生理變化的手段來改變自身肌肉緊張狀況,消除緊張情緒與恐懼心理,解除疲勞,保持心理上的穩定性。促進身心放松;④繪畫心理訓練:描繪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自我的煩勞和麻煩、雨中的自己、生命能量探索、荒島之旅,幫助個體自我識別、反思自身困惑、整合自我的資源、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應對生活壓力;⑤團體心理訓練:同舟共濟、心有千千結、信任圈、戴高帽、禮物大派送,提高有效人際溝通的技巧、增強團隊凝聚力。
1.2.3 評定程序 訓練前測為心理訓練開始前1 天,后測為訓練活動結束后30 天;對訓練組、對照組所有成員施測問卷均相同。
1.2.4 評定工具 ①癥狀自評量表(SCL-90)[18],共90個題目,包含10個因子及綜合心理健康癥狀,該量表使用5 級評分制:1=沒有,2=輕度,3=中度,4=偏重,5=嚴重,各因子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問題癥狀越多;②信任量表[18],本量表共18個條目,分別從可預測性(P)、可依靠性(D)和信賴(F)3 種內涵評定人際過程中個體對關系密切者的相互信任程度,評分采用7 級評分制,得分越高表明信任度越高:1=完全不同意;2=部分不同意;3=略微不同意;4=不確定;5=略微同意;6=部分同意;7=完全同意。得分越高提示信任程度越高;③自我和諧量表(SCCS)[18],用于評定個體維持各種自我知覺之間的一致性、及協調自我與經驗關系的機能,包含有7個維度,共35個條目,按5 級計分:1=完全不符合您的情況;2=比較不符合您的情況;3=不確定;4=比較符合您的情況;5=完全符合您的情況;得分越高提示自我和諧程度越低。
1.3 統計處理 通過Excel 2007(6SQ)和SPSS 16.0 統計軟件對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檢測數據以(±s)表示,均數比較采用t 檢驗(雙側),檢驗水準設定為α=0.05和α=0.01。
2.1 總體心理狀況比較 一般情況每次訓練時訓練組成員均參加,無脫落個案,見表1。
2.2 信任感與自我和諧量表的比較 見表2。
2.3 信任感、自我諧量表相關性與SCL-90 量表分析 以相關性絕對值0.5 作為參考標準,訓練前后比較信任總分、自我和諧總分及SCL-90 總分具有顯著正相關;訓練前自我和諧總分與訓練后信任總分、訓練后信任總分與自我和諧總分具有顯著負相關;其他項目之間雖相關性不顯著,但仍可看到訓練前、后自我和諧總分與SCL-90 總分呈較為明顯的正相關,見表3。
表1 SCL-90 前后測評結果比較(±s)

表1 SCL-90 前后測評結果比較(±s)
2.4 交互作用分析 通過對對照組的了解,在近5 周的工作中,沒有心理訓練的情況下,隨時間的推移,對照組成員同以往的工作性質一致,較前無改變,并未學習和體現出新的一些團體合作效應,在分組與時間上不存在交互作用,故以上研究只分析了主效應。
表2 信任量表與自我和諧量表訓練前后測評結果比較(±s)

表2 信任量表與自我和諧量表訓練前后測評結果比較(±s)
表3 兩組在信任量表、自我和諧量表和SCL-90 量表訓練前、后測得分的相關(±s)

表3 兩組在信任量表、自我和諧量表和SCL-90 量表訓練前、后測得分的相關(±s)
信息化戰爭對飛行人員的思維決策能力、意志力、情緒情感、士氣穩定性、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挑戰,飛行員的心理品質直接影響其角色功能的發揮。通過心理訓練,保證飛行人員心理素質和軍事素質協調發展,達到鞏固提高飛行人員的戰術技能和心智技能,以適應打贏信息化戰爭的需要。
本研究在充分了解和分析影響飛行人員心理健康因素基礎上,有針對性設計相關心理訓練方案,并實施有效的綜合心理訓練。結果顯示,訓練組飛行員的SCL-90 總分及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憂郁、敵對、偏執各因子分均顯著低于訓練前及未經團體訓練者,除恐怖因子未有顯著變化外,整體心理健康水平明顯提高,反映了心理訓練對促進飛行員的心境、人際關系和自我認識的提高,降低身體不適感和強迫癥狀有著明確作用;對比信任量表、自我和諧量表的訓練組前后測、訓練組后測與對照組后測比較發現,人際信任總分在統計上顯著高于訓練前及未經心理訓練者,而自我和諧總分則低于訓練前及未經心理訓練者,說明人際信任和自我和諧水平均得到提高。同時,還發現訓練前后信任總分、自我和諧總分及SCL-90 總分具有顯著正相關,提示綜合心理訓練對飛行人員團隊中人際信任、自我和諧和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明顯的增強。
良好的心理素質來自于科學的心理訓練。只有通過合理、科學的心理訓練,才能真正提高飛行員的心理品質。心理訓練中飛行員的積極互動,促進了他們進行及時思考、發現自己、自我整合;增強了職業認同感和責任感,減輕和緩解了工作壓力,并建立合理信念,這將有利于用積極有效的行為解決現實問題,發揮自身潛能,促進自我成長。
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未對研究的效果進行追蹤,效果的恒常性,以及如何拉長效果的時效,還需要進一步追蹤、研究和完善。
[1]馮正直,楊國愉,劉衍玲.軍人心理素質訓練[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3:3-40
[2]萬憬,韓桐師,丹笑穎,等.基本認知能力評估在飛行職業行為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07,14(3):222-223
[3]萬憬,楊蕾,武國城,等.重大飛行事故后官兵心理健康狀況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3):360-361
[4]楊蕾,萬憬,徐彩霞,等.執行某重大任務飛行人員心理健康水平階段性變化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10):1218-1219
[5]藍新友,李權超,何英強,等.心理訓練提高軍人心理社會應激耐受力的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2,11(5):551-552
[6]趙伯誠,潘雪飛,鄭真.軍事飛行員心理應激研究進展[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0,25(4):328-330
[7]張偉,劉曉紅,倪方,等.現代戰爭對戰時軍人心理的影響及心理訓練實踐的探索[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13(4):308-310
[8]Robin Low.軍事飛行員的醫學和心理選拔-新加坡空軍觀察[J].空軍總醫院學報,2009,25(3):95-96
[9]婁振山,伏廣清,程軍莉.飛行員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13(1):54-55
[10]邵峰,婁振山,劉傳勇.飛行員特質焦慮與心理健康的路徑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3):369-372
[11]婁振山,陳桂芬,伏廣清,等.260名飛行員心身健康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6,10(3):120-121
[12]婁振山,朱超,佟洋,等.飛行員自我和諧、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的路徑分析研究[J].空軍總醫院學報,2009,25(3):131-132
[13]劉寒凌,季明江,鄒來智,等.綜合心理訓練對軍官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9):1343-1345
[14]武國城,蘭青,徐奎浩,等.殲(強)擊機飛行員心理品質測量方法[J].中華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00,7(2):18-22
[15]劉玉華,黃小歐,王青,等.軍事飛行員狀態-特質焦慮、焦慮敏感與心理健康的路徑分析研究[J].臨床軍醫雜志,2009,37(4):703-705
[16]王開輝,齊曉靜,韓曉峰.量表評估強擊、殲擊機飛行員心理健康狀況[J].臨床軍醫雜志,2005,39(3):350-352
[17]陳喜林,肖支仁,劉玉華,等.軍事飛行員心理健康與社會支持和自我和諧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軍醫雜志,2011,26(3):547-549
[18]周宇航,周宇紅,陸洋,等.戰斗機飛行員心理健康現狀調查[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1,26(3):24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