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林
毫無疑問,艾倫.馬斯克是世界上最具有想象力的科技大佬之一,除了電動汽車外,他還經營著當前全球最大的私人航天企業——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5月29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正式發布第二代“龍”飛船Dragon V2。這艘飛船的最大特點是可以運載7名航天員,在人員轉移上的優勢與美國航宇局航天飛機相當,Dragon V2使用了大量的成熟技術和一些先進的制造工藝,如果不搭載7名航天員,還可以轉載等量的貨物。
Dragon V2“龍”飛船是世界上第一種私人航天機構打造的載人航天器,具備前往國際空間站的能力,與太空船二號相比,“龍”飛船運行的軌道更高,太空船二號只能算是亞軌道飛行器,飛行高度在100千米左右,且只能維持數分鐘。第一代“龍”飛船已經讓我們對這個私人航天機構有了重新認識,它使用了美國人目前掌握的成熟航天技術來發展低成本航天器或運載火箭,以該公司研發的“獵鷹”火箭為例,發動機使用了阿波羅計劃中的動力系統,成熟的攪拌摩擦焊使得制造工藝更加成熟,這些都是私企成功的關鍵。

“龍”船二代有7個座位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已經開啟了無人版“龍”飛船的飛行計劃,完成了對國際空間站的貨物運輸。第二代“龍”飛船主打的是載人航天,使用了3D打印制造技術制造的超級天龍座(SuperDraco)火箭發動機,每臺發動機可產生71.2千牛的推力,這些發動機主要用于著陸時的反沖和座位逃逸系統的一部分,以滿足飛船在陸地上軟著陸的要求,而不是像阿波羅飛船那樣濺落在海上。
Dragon V2“龍”飛船的著陸技術與俄羅斯的“聯盟”飛船、神舟飛船也不一樣,后者使用了降落傘和反推發動機,沒有著陸支架,因此飛船著陸后底部會直接接觸地面,為一次性使用。Dragon V2“龍”飛船有著陸支架,配合反推發動機制動后可以垂直降落,這一點未來可以在火星任務中體現,降落火星的飛船也需要較強的垂直降落技術。
Dragon V2將在2016年完成第一次載人航天任務,與支援空間站的人員轉換任務,Dragon V2具備了較強的多次使用能力,外部的隔熱材料可以滿足重復使用的要求,這一點也與“聯盟”飛船不同,因此Dragon V2有著更好的經濟性,根據估算,Dragon V2每次飛行的成本在2000萬美元,相比較美國航宇局購買一個“聯盟”號座位要便宜很多。

一代“龍”船海上返回后打撈

“龍”二代飛船登機口

眾多媒體前來采訪

二代“龍”船內部

艾倫·馬斯克在發布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