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日圖那順 包納日斯
(1.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北京 100029;2.內蒙古醫科大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依據酒精性脂肪肝發病過程中的臨床癥狀,從蒙醫學理論角度可將其分為3個階段,即初期、中期和晚期。初期屬蒙醫學“未消毒癥”范疇,是因為長期大量服用酒精而導致胃中毒,出現惡心、嘔吐、泛酸、食欲減退,胃部出現燒灼感等“希拉”增盛性癥狀。而中期和晚期屬“通拉嘎未消癥”范疇,主要出現非正常性脂肪過盛相關的癥狀和體征,如腹部肥胖、四肢消瘦、食欲減退、面色灰暗、乏力等。地格達-4是治療希拉增盛性疾病的代表性方藥[1],有抑“希拉”之功效,主治“希拉”增盛所致的胃脘疼痛等癥。因此將其選定為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蒙醫三根調節法及其代表性方劑對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機制研究”當中調節“三根”之一“希拉”的代表性方劑。本次試驗旨在觀察地格達-4影響酒精性脂肪肝相關指標而發揮調節“希拉”作用的機理,從而為系統闡明蒙醫三根法治療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機理奠定基礎。
1.1 動物 雄性Wistar大鼠,80只,體質量150~170 g。動物合格證號:SCXK-(軍 2012-0004)。
1.2 試藥與儀器 地格達-4[主要成分為肋柱花、沙蓬、肉豆蔻、梔子,由國家蒙藥制劑中心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制劑室提供,批準號:呼衛注字(97)001-013],硫普羅寧片(山西云中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國藥準字 H20093445),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試劑盒(由上海滬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酶標儀。
1.3 分組與造模 大鼠隨機分為2組,空白組15只,以蒸餾水每日0.5 mL/100 g連續灌胃8周;造模組65只,以56°白酒逐步增加酒精量灌胃,前3 d稀釋為15%的酒精含量以0.5 mL/100 g灌胃,再稀釋為30%酒精含量灌胃3 d,其后增加到45%的酒精含量灌胃8周[2-3]。8周后空白和造模組每組隨機選取3只鼠處死后取肝臟,制成肝組織病理切片,顯微鏡下觀察,判定是否造模成功。然后將成模大鼠隨機分為模型對照組、硫普羅寧組和地格達-4高、中、低劑量組。
1.4 給藥方法 空白組和模型對照組以1%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每日0.5 mL/100 g連續灌胃4周;地格達-4 高、中、低劑量組分別用 1400、700、350 mg/kg的地格達-4,以1%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配制成混懸溶液后每日0.5 mL/100 g連續灌胃4周;硫普羅寧組用40 mg/kg的硫普羅寧片研磨后以1%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配制成混懸溶液,每日0.5 mL/100 g連續灌胃4周;同時繼續造模。
1.5 標本采集與檢測 4周后各組同時禁食不禁水16 h,用20%烏拉坦0.5 mL/100 g腹腔注射麻醉,開腹,腹主動脈采血,3000 r/min離心,取血清,-20℃冷藏備用;取肝組織用錫紙包裹-80℃冷藏備用。肝組織制成勻漿,2000 r/min離心10min,取上清液;-20℃冰箱內取出血清,自然融化,然后用酶標儀檢測SOD、MDA、GSH-px等指標。
1.6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各組間數據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1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地格達-4對各組大鼠肝組織SOD、MDA的影響見表1。除地格達-4低劑量組外,其余各組肝組織SOD、MDA水平與模型組比較,均有顯著差異 (P<0.01);地格達-4中劑量組和疏普羅寧組肝組織SOD、MDA與地格達-4高劑量組比較有顯著差異 (P<0.01)。
表1 各組大鼠肝組織SOD、MDA水平比較(mmol/g,)

表1 各組大鼠肝組織SOD、MDA水平比較(mmol/g,)
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0.01;與地格達-4高劑量組比較,☆P<0.01。下同。
2.2 地格達-4對各組大鼠肝組織和血清中GSH-px的影響 見表2。除地格達-4低劑量外組,其余各組肝組織和血清中GSH-px水平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差異(P<0.01);而且地格達-4中劑量組與高劑量組比,肝組織和血清中GSH-px也有顯著差異(P<0.01)。
表2 各組大鼠肝組織和血清中GSH-px水平比較()

表2 各組大鼠肝組織和血清中GSH-px水平比較()
2.3 地格達-4對各組大鼠血清SOD、MDA的影響見表3。空白組、硫普羅寧組、地格達-4高、中劑量組血清SOD、MDA水平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差異(P<0.01);并且地格達-4中劑量組與高劑量組比兩項指標也有顯著差異(P<0.01);而地格達-4低劑量組與模型對照組比,只有血清MDA有顯著差異 (P<0.01)。
表3 各組大鼠血清SOD、MDA水平比較(mmol/L,)

表3 各組大鼠血清SOD、MDA水平比較(mmol/L,)
SOD、CSH-px和MDA在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發展和轉歸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4],自由基增加、肝細胞過度氧化是發生酒精性脂肪肝的關鍵所在。因為乙醛和自由脂肪酸濃度的增加可促進過氧化物酶體β的氧化,釋放大量的高活性自由基,這些使脂質過氧化,細胞膜過氧化,釋放4-羥基壬烯醛(NXN)和MDA。其中NXN趨化中性粒細胞產生炎癥,MDA則作用與核因子NF-κB,使致炎因子表達,釋放白介素-8、細胞間黏附分子-1和腫瘤壞死因子-α等。同時NXN和MDA均可與細胞內其他蛋白發生交聯,形成酒精性透明小體,二者又可激活貯脂細胞而形成脂肪肝,還能促進膠原纖維的合成,形成纖維化,甚至肝硬化。而SOD則能催化氧自由基歧化反應,清除自由基,使細胞免受損傷。SOD可催化O2-生成O2和H2O2,H2O2則由 CSH-px 進一步催化,變成 O2和 H2O2,從而防止體內自由基引起膜脂質過氧化[5]。而MDA則為脂質過氧化反應的終產物,它具有強毒力性,與枯否細胞及肝細胞釋放的細胞因子一起介導肝細胞死亡、Mallory小體形成、肝星狀細胞活化和肝纖維化形成等等,因此,升高SOD含量、降低和清除MDA對阻斷脂肪肝的形成與發展極其重要[6]。
而本研究結果表明地格達-4能顯著升高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和肝組織當中的SOD和CSH-px,同時能顯著降低MDA的含量。這提示地格達-4具有抗氧化作用,它是通過增高SOD和CSH-px,降低MDA而起到保護肝細胞氧化損傷的。并且從研究結果可以得知對于血清SOD的作用,中劑量地格達-4優于高劑量地格達-4,而低劑量地格達-4則對各項指標幾乎無作用。對于肝組織中SOD的作用,高劑量地格達-4優于中劑量地格達-4,也優于硫普羅寧。而對于肝組織中CSH-px的作用,中劑量地格達-4則優于高劑量地格達-4,對MDA的作用兩者則相同。因此綜合考量上屬結果,中劑量地格達-4應作為首選治療劑量,也就是相當于人體的常規劑量。
綜上所述,地格達-4具有確切的抗肝細胞氧化損傷的作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是地格達-4治療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作用機理之一,并且從蒙醫學理論角度看,地格達-4是治療“希拉”增盛性疾病的代表性方藥。酒精性脂肪肝則是由辛辣、熱性物質酒精引發的,屬“齊素、希拉”增盛性、熱性疾病范疇。從而可以推斷出“希拉”增盛與體內自由基增多、發生氧化反應成正相關關系,有待進一步研究闡明。
[1]楊·阿敏.方劑學[M].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95:174.
[2]張偉.大 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J].安徽醫藥,2012,16(7):885.
[3]羅先欽,徐曉玉,黃崇剛,等.決明子總蒽醌對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組織脂質過氧化與PPAR-γ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藥雜志,2012,36(12):1654-1659.
[4]瑪·安巴嘎,博·薩仁琪琪格.赫依-希拉-巴達干與細胞膜的關系(新蒙文版)[M].烏蘭巴托:蒙古國烏蘭巴托出版社,2002:65-69.
[5]楊牧祥,張一昕,耿蘭書,等.脂肝泰膠囊對高脂血癥性脂肪肝患者和的影響[J].河北中醫藥學報,2002,17(4):1.
[6]梅全喜,孔祥廉,鐘希文,等.昆藻調脂膠囊對高脂血癥脂肪肝大鼠血清和肝組織及含量的影響[J].中醫藥學刊,2006,24(11):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