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孝全
摘要:目的觀察自擬補肺平喘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穩定期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將160例中醫證屬肺脾兩虛,肺腎兩虛型的COPD穩定期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80例給予舒利迭治療,并聯合補肺平喘湯。連用12周。對照組80例僅給予舒利迭治療,總療程12周。結果2組比較,綜合療效、FEV1%預計值、6MWD、COPD急性加重頻次(1年內的COPD急性加重次數)、指脈氧飽和度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補肺平喘湯可以改善肺脾兩虛,肺腎兩虛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的臨床癥狀,延緩肺功能減退,降低COPD急性加重頻次,改善患者活動能力及指脈氧飽和度;可以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的治療,臨床應用安全。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補肺平喘湯;中醫藥療法
中圖分類號:R563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4)10-004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與肺部對香煙,煙霧等有毒氣體或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患病率及病死率高,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本病屬于祖國醫學“咳嗽”、“肺脹”、“哮證”、“喘證”等范疇。在臨床實際工作中,積極降低COPD急性加重頻次,延緩肺功能惡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時間,是COPD防治的關鍵。筆者自擬補肺平喘湯治療證屬肺脾兩虛,肺腎兩虛型的COPD穩定期患者效果肯定,可延緩肺功能減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COPD急性加重頻次,臨床應用安全。現將隨機對照的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2008年—2013年在本科門診及住院部COPD穩定期患者160例,隨機分為補肺平喘湯組80例,男64例,女16例;平均年齡648歲;平均病程1632 a;Ⅰ級0例,Ⅱ級27例,Ⅲ級38例,Ⅳ15例。西藥對照組80例,男62例,女18例;平均年齡668歲;平均病程1549年;Ⅰ級0例,Ⅱ級25例,Ⅲ級40例,Ⅳ15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基本相似,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2007年修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診斷標準[1]:①有危險因素接觸史,如吸煙、職業粉塵和化學物(蒸汽、刺激物和煙霧)的大量接觸以及室內和戶外的空氣污染。②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難癥狀,呼吸困難表現為漸進性(隨時間而惡化)、持續性(每天有)、運動時或呼吸道感染時加重。③肺功能:使用支氣管舒張劑FEV1/FVC<70%。④COPD穩定期指患者咳嗽、咳痰、氣短等癥狀穩定或癥狀輕微。
13中醫辨證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和《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
14臨床分級根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1]及第7版《內科學》[4],將COPD穩定期患者肺功能分為Ⅰ-Ⅳ。Ⅰ級:輕度COPD,FEV1/FVC<70%,FEV1≥80%預計值,有或無慢性咳嗽、咳痰癥狀;Ⅱ級:中度COPD,FEV1/FVC<70%,50%≤FEV1<80%預計值,有或無慢性咳嗽、咳痰癥狀;Ⅲ級:重度COPD,FEV1/FVC<70%,30%≤FEV1<50%預計值,有或無慢性咳嗽、咳痰癥狀;Ⅳ級:極重度COPD,FEV1/FVC<70%,FEV1<30%預計值或FEV1<50%預計值,伴有慢性呼吸衰竭。
15納入標準符合COPD診斷標準且處于穩定期,并自愿接受臨床觀察者。
16排除標準①合并有結核、腫瘤等及其他肺部原發性疾病;②合并有其它系統疾病,如心血管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內分泌代謝系統等;③合并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神經系統、精神病患者;④對本藥過敏者;⑤不符合納入標準,未按規定用藥,無法判定療效或資料不全影響療效或安全判斷者;⑥不愿意接受臨床觀察者。
2治療方法
21治療方法2組均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推薦的COPD穩定期治療方案。對照組:使用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羅干粉劑(50ug/500ug),1吸/次,2次/日。治療組:在西藥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補肺平喘湯治療,其組方為:人參10 g(免煎劑),生黃芪40 g,白術10 g,防風6 g,茯苓12 g,麥冬10 g,魚腥草20 g,沉香3 g(免煎細粉),蛤蚧3 g(免煎細粉),紫河車9 g(免煎劑),丹參15 g,陳皮10 g。水煎3次,濃縮為450 mL左右后再沖入免煎劑均勻溶化,每次150 mL,每日3次,飯后2 h溫服,連用12周。在觀察期間急性加重者均在原治療方案上給與抗感染、祛痰、平喘等常規治療。
22觀察指標⑴療效評價指標:臨床癥狀:咳嗽、咳痰、氣短、喘息、食欲減退。實驗室及輔助檢查: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的百分比,FEV1%預計值)、指脈氧飽和度(間斷咳嗽、痰少、胸悶不明顯)為1分,重度(咳嗽、咳痰、胸悶明顯)為3分,介于二者之間為2分。⑶安全性評價指標:尿常規、大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
23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χ2檢驗和Ridit分析。
3療效判定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判定標準治愈:喘息及其它癥狀完全或基本緩解,客觀指標恢復正常,治療前后總積分減少90%以上,即(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下同);好轉:喘息及其它癥狀好轉,客觀指標有改善,治療前后總積分減少30%~89%以上;無效:主要癥狀、體征無變化,客觀指標無改善或惡化,治療前后總積分低于30%。
32治療結果
4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是指患者咳嗽、咳痰、氣短等癥狀穩定或癥狀輕微。對于COPD的治療,COPD指南建議長期吸入舒利迭作為第1選擇,因為它針對COPD的發病機制具有解痙和消炎的雙重作用,既可以舒張支氣管,改善肺功能,又可以抑制肺部對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阻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在臨床使用中發現其癥狀控制差,滿意時間不長,副反應較大,長期應用耐受性差。祖國醫學認為本病為久病肺虛,痰瘀阻肺,肺虛及脾,子盜母氣,久病及腎,腎不納氣,咳喘日甚,故肺脾腎虛是本病穩定期的主要證型。治療上應以補肺氣,益脾,補腎納氣為主,兼以活血化瘀,化痰止咳等,自擬方中人參大補元氣,益肺脾之氣,黃芪補氣固護衛外,防風散表邪,白術、陳皮、茯苓健脾行氣,麥冬、魚腥草滋陰清肺,丹參活血化瘀,沉香納氣平喘,蛤蚧溫腎陽,納氣歸腎,紫河車補益腎中精氣,諸藥合用可補肺脾腎三臟,活血化瘀等,通過臨床觀察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治療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癥狀,提高其生存質量,提高耐受力。值得進一步觀察研究。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2]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54-58
[3]ZY/T001~0019-94,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
[4]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J].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66(收稿日期:2014-03-17)endprint
摘要:目的觀察自擬補肺平喘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穩定期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將160例中醫證屬肺脾兩虛,肺腎兩虛型的COPD穩定期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80例給予舒利迭治療,并聯合補肺平喘湯。連用12周。對照組80例僅給予舒利迭治療,總療程12周。結果2組比較,綜合療效、FEV1%預計值、6MWD、COPD急性加重頻次(1年內的COPD急性加重次數)、指脈氧飽和度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補肺平喘湯可以改善肺脾兩虛,肺腎兩虛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的臨床癥狀,延緩肺功能減退,降低COPD急性加重頻次,改善患者活動能力及指脈氧飽和度;可以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的治療,臨床應用安全。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補肺平喘湯;中醫藥療法
中圖分類號:R563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4)10-004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與肺部對香煙,煙霧等有毒氣體或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患病率及病死率高,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本病屬于祖國醫學“咳嗽”、“肺脹”、“哮證”、“喘證”等范疇。在臨床實際工作中,積極降低COPD急性加重頻次,延緩肺功能惡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時間,是COPD防治的關鍵。筆者自擬補肺平喘湯治療證屬肺脾兩虛,肺腎兩虛型的COPD穩定期患者效果肯定,可延緩肺功能減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COPD急性加重頻次,臨床應用安全。現將隨機對照的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2008年—2013年在本科門診及住院部COPD穩定期患者160例,隨機分為補肺平喘湯組80例,男64例,女16例;平均年齡648歲;平均病程1632 a;Ⅰ級0例,Ⅱ級27例,Ⅲ級38例,Ⅳ15例。西藥對照組80例,男62例,女18例;平均年齡668歲;平均病程1549年;Ⅰ級0例,Ⅱ級25例,Ⅲ級40例,Ⅳ15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基本相似,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2007年修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診斷標準[1]:①有危險因素接觸史,如吸煙、職業粉塵和化學物(蒸汽、刺激物和煙霧)的大量接觸以及室內和戶外的空氣污染。②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難癥狀,呼吸困難表現為漸進性(隨時間而惡化)、持續性(每天有)、運動時或呼吸道感染時加重。③肺功能:使用支氣管舒張劑FEV1/FVC<70%。④COPD穩定期指患者咳嗽、咳痰、氣短等癥狀穩定或癥狀輕微。
13中醫辨證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和《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
14臨床分級根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1]及第7版《內科學》[4],將COPD穩定期患者肺功能分為Ⅰ-Ⅳ。Ⅰ級:輕度COPD,FEV1/FVC<70%,FEV1≥80%預計值,有或無慢性咳嗽、咳痰癥狀;Ⅱ級:中度COPD,FEV1/FVC<70%,50%≤FEV1<80%預計值,有或無慢性咳嗽、咳痰癥狀;Ⅲ級:重度COPD,FEV1/FVC<70%,30%≤FEV1<50%預計值,有或無慢性咳嗽、咳痰癥狀;Ⅳ級:極重度COPD,FEV1/FVC<70%,FEV1<30%預計值或FEV1<50%預計值,伴有慢性呼吸衰竭。
15納入標準符合COPD診斷標準且處于穩定期,并自愿接受臨床觀察者。
16排除標準①合并有結核、腫瘤等及其他肺部原發性疾病;②合并有其它系統疾病,如心血管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內分泌代謝系統等;③合并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神經系統、精神病患者;④對本藥過敏者;⑤不符合納入標準,未按規定用藥,無法判定療效或資料不全影響療效或安全判斷者;⑥不愿意接受臨床觀察者。
2治療方法
21治療方法2組均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推薦的COPD穩定期治療方案。對照組:使用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羅干粉劑(50ug/500ug),1吸/次,2次/日。治療組:在西藥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補肺平喘湯治療,其組方為:人參10 g(免煎劑),生黃芪40 g,白術10 g,防風6 g,茯苓12 g,麥冬10 g,魚腥草20 g,沉香3 g(免煎細粉),蛤蚧3 g(免煎細粉),紫河車9 g(免煎劑),丹參15 g,陳皮10 g。水煎3次,濃縮為450 mL左右后再沖入免煎劑均勻溶化,每次150 mL,每日3次,飯后2 h溫服,連用12周。在觀察期間急性加重者均在原治療方案上給與抗感染、祛痰、平喘等常規治療。
22觀察指標⑴療效評價指標:臨床癥狀:咳嗽、咳痰、氣短、喘息、食欲減退。實驗室及輔助檢查: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的百分比,FEV1%預計值)、指脈氧飽和度(間斷咳嗽、痰少、胸悶不明顯)為1分,重度(咳嗽、咳痰、胸悶明顯)為3分,介于二者之間為2分。⑶安全性評價指標:尿常規、大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
23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χ2檢驗和Ridit分析。
3療效判定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判定標準治愈:喘息及其它癥狀完全或基本緩解,客觀指標恢復正常,治療前后總積分減少90%以上,即(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下同);好轉:喘息及其它癥狀好轉,客觀指標有改善,治療前后總積分減少30%~89%以上;無效:主要癥狀、體征無變化,客觀指標無改善或惡化,治療前后總積分低于30%。
32治療結果
4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是指患者咳嗽、咳痰、氣短等癥狀穩定或癥狀輕微。對于COPD的治療,COPD指南建議長期吸入舒利迭作為第1選擇,因為它針對COPD的發病機制具有解痙和消炎的雙重作用,既可以舒張支氣管,改善肺功能,又可以抑制肺部對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阻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在臨床使用中發現其癥狀控制差,滿意時間不長,副反應較大,長期應用耐受性差。祖國醫學認為本病為久病肺虛,痰瘀阻肺,肺虛及脾,子盜母氣,久病及腎,腎不納氣,咳喘日甚,故肺脾腎虛是本病穩定期的主要證型。治療上應以補肺氣,益脾,補腎納氣為主,兼以活血化瘀,化痰止咳等,自擬方中人參大補元氣,益肺脾之氣,黃芪補氣固護衛外,防風散表邪,白術、陳皮、茯苓健脾行氣,麥冬、魚腥草滋陰清肺,丹參活血化瘀,沉香納氣平喘,蛤蚧溫腎陽,納氣歸腎,紫河車補益腎中精氣,諸藥合用可補肺脾腎三臟,活血化瘀等,通過臨床觀察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治療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癥狀,提高其生存質量,提高耐受力。值得進一步觀察研究。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2]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54-58
[3]ZY/T001~0019-94,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
[4]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J].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66(收稿日期:2014-03-17)endprint
摘要:目的觀察自擬補肺平喘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穩定期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將160例中醫證屬肺脾兩虛,肺腎兩虛型的COPD穩定期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80例給予舒利迭治療,并聯合補肺平喘湯。連用12周。對照組80例僅給予舒利迭治療,總療程12周。結果2組比較,綜合療效、FEV1%預計值、6MWD、COPD急性加重頻次(1年內的COPD急性加重次數)、指脈氧飽和度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補肺平喘湯可以改善肺脾兩虛,肺腎兩虛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的臨床癥狀,延緩肺功能減退,降低COPD急性加重頻次,改善患者活動能力及指脈氧飽和度;可以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的治療,臨床應用安全。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補肺平喘湯;中醫藥療法
中圖分類號:R563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4)10-004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與肺部對香煙,煙霧等有毒氣體或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患病率及病死率高,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本病屬于祖國醫學“咳嗽”、“肺脹”、“哮證”、“喘證”等范疇。在臨床實際工作中,積極降低COPD急性加重頻次,延緩肺功能惡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時間,是COPD防治的關鍵。筆者自擬補肺平喘湯治療證屬肺脾兩虛,肺腎兩虛型的COPD穩定期患者效果肯定,可延緩肺功能減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COPD急性加重頻次,臨床應用安全。現將隨機對照的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2008年—2013年在本科門診及住院部COPD穩定期患者160例,隨機分為補肺平喘湯組80例,男64例,女16例;平均年齡648歲;平均病程1632 a;Ⅰ級0例,Ⅱ級27例,Ⅲ級38例,Ⅳ15例。西藥對照組80例,男62例,女18例;平均年齡668歲;平均病程1549年;Ⅰ級0例,Ⅱ級25例,Ⅲ級40例,Ⅳ15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基本相似,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2007年修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診斷標準[1]:①有危險因素接觸史,如吸煙、職業粉塵和化學物(蒸汽、刺激物和煙霧)的大量接觸以及室內和戶外的空氣污染。②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難癥狀,呼吸困難表現為漸進性(隨時間而惡化)、持續性(每天有)、運動時或呼吸道感染時加重。③肺功能:使用支氣管舒張劑FEV1/FVC<70%。④COPD穩定期指患者咳嗽、咳痰、氣短等癥狀穩定或癥狀輕微。
13中醫辨證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和《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
14臨床分級根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1]及第7版《內科學》[4],將COPD穩定期患者肺功能分為Ⅰ-Ⅳ。Ⅰ級:輕度COPD,FEV1/FVC<70%,FEV1≥80%預計值,有或無慢性咳嗽、咳痰癥狀;Ⅱ級:中度COPD,FEV1/FVC<70%,50%≤FEV1<80%預計值,有或無慢性咳嗽、咳痰癥狀;Ⅲ級:重度COPD,FEV1/FVC<70%,30%≤FEV1<50%預計值,有或無慢性咳嗽、咳痰癥狀;Ⅳ級:極重度COPD,FEV1/FVC<70%,FEV1<30%預計值或FEV1<50%預計值,伴有慢性呼吸衰竭。
15納入標準符合COPD診斷標準且處于穩定期,并自愿接受臨床觀察者。
16排除標準①合并有結核、腫瘤等及其他肺部原發性疾病;②合并有其它系統疾病,如心血管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內分泌代謝系統等;③合并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神經系統、精神病患者;④對本藥過敏者;⑤不符合納入標準,未按規定用藥,無法判定療效或資料不全影響療效或安全判斷者;⑥不愿意接受臨床觀察者。
2治療方法
21治療方法2組均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推薦的COPD穩定期治療方案。對照組:使用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羅干粉劑(50ug/500ug),1吸/次,2次/日。治療組:在西藥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補肺平喘湯治療,其組方為:人參10 g(免煎劑),生黃芪40 g,白術10 g,防風6 g,茯苓12 g,麥冬10 g,魚腥草20 g,沉香3 g(免煎細粉),蛤蚧3 g(免煎細粉),紫河車9 g(免煎劑),丹參15 g,陳皮10 g。水煎3次,濃縮為450 mL左右后再沖入免煎劑均勻溶化,每次150 mL,每日3次,飯后2 h溫服,連用12周。在觀察期間急性加重者均在原治療方案上給與抗感染、祛痰、平喘等常規治療。
22觀察指標⑴療效評價指標:臨床癥狀:咳嗽、咳痰、氣短、喘息、食欲減退。實驗室及輔助檢查: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的百分比,FEV1%預計值)、指脈氧飽和度(間斷咳嗽、痰少、胸悶不明顯)為1分,重度(咳嗽、咳痰、胸悶明顯)為3分,介于二者之間為2分。⑶安全性評價指標:尿常規、大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
23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χ2檢驗和Ridit分析。
3療效判定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判定標準治愈:喘息及其它癥狀完全或基本緩解,客觀指標恢復正常,治療前后總積分減少90%以上,即(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下同);好轉:喘息及其它癥狀好轉,客觀指標有改善,治療前后總積分減少30%~89%以上;無效:主要癥狀、體征無變化,客觀指標無改善或惡化,治療前后總積分低于30%。
32治療結果
4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是指患者咳嗽、咳痰、氣短等癥狀穩定或癥狀輕微。對于COPD的治療,COPD指南建議長期吸入舒利迭作為第1選擇,因為它針對COPD的發病機制具有解痙和消炎的雙重作用,既可以舒張支氣管,改善肺功能,又可以抑制肺部對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阻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在臨床使用中發現其癥狀控制差,滿意時間不長,副反應較大,長期應用耐受性差。祖國醫學認為本病為久病肺虛,痰瘀阻肺,肺虛及脾,子盜母氣,久病及腎,腎不納氣,咳喘日甚,故肺脾腎虛是本病穩定期的主要證型。治療上應以補肺氣,益脾,補腎納氣為主,兼以活血化瘀,化痰止咳等,自擬方中人參大補元氣,益肺脾之氣,黃芪補氣固護衛外,防風散表邪,白術、陳皮、茯苓健脾行氣,麥冬、魚腥草滋陰清肺,丹參活血化瘀,沉香納氣平喘,蛤蚧溫腎陽,納氣歸腎,紫河車補益腎中精氣,諸藥合用可補肺脾腎三臟,活血化瘀等,通過臨床觀察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治療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癥狀,提高其生存質量,提高耐受力。值得進一步觀察研究。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2]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54-58
[3]ZY/T001~0019-94,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
[4]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J].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66(收稿日期:2014-03-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