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平
摘 要:詞匯復習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文就情境教學法為理論基礎,以圖片為直觀手段,結合語言描述,提出詞匯復習的策略、原則和意義,提高英語詞匯復習課的效率。
關鍵詞:圖片情境 詞匯復習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c)-0203-02
詞匯是語言的基石,詞匯掌握的牢固與否、掌握程度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力。在高中英語單元教學中,許多教師習慣在結束一個話題教學后,都會對整個單元的重點詞匯進行復習,重點在詞匯的詞類、搭配、辨析以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方面,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整理詞匯知識,檢查學生對重點詞匯掌握的程度。傳統的那些教師報中文,學生聽寫或教師給出中文,學生翻譯或學生自己造句等簡單的、機械式的詞匯復習方式都是枯燥無味的,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思維能力的培養。為了激發學生的情感,提升詞匯復習課的品位,筆者提出以圖片為直觀手段,結合語言描述,創設詞匯復習情境—圖片情境,提高英語詞匯復習課的效率。
1 理論基礎
情境教學法也稱情景教學法(Situa- tional Teaching Method)源于20世紀20年代,是帕爾默等人在外語教學法的科學化、系統化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繼承和發展直接法的基礎上形成的更加豐富完善的教學體系。隨后,Richard, J.C.和Rodgers,T.S.(1986)等學者對情境教學法的理論和實踐進行了深一步的探索,其中以Brumfit(1983)的著作 The Functional-Notional Approach :From Theory to Practice最具代表。在我國,著名學者常林(1999)在《中國大學外語教學中的命題教學與素質教育》中明確引進這一重要的教學法并倡導運用,后來逐步成為了外語教學的教學方向。情境教學法,就是為了營造英語氛圍,實踐交際,在課堂上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設置一些真實的或準真實的,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場景來學習和使用語言知識,從而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2010,楊苗捷),其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態度體驗,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正如布魯姆所說:“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
情境教學法強調的是“直觀手段和語言描述”的有機結合,其目的是對學生的認知活動起到一定的指向作用。而圖片具有直觀性、具體性、開放性特點,運用圖片再現詞匯的情境—圖片情境,實際上是使詞匯形象化,讓學生接觸到的不再是孤零零的詞匯,增強了教學的活潑性和豐富性。在圖片情境下伴有語言的描述,使情境更加鮮明、具體,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啟迪或暗示,激起學生情感,促使學生盡快進入特地的情境中。
2 基于圖片情境的詞匯復習策略
基于圖片情境的詞匯復習主要通過直觀情境、情景情境和主題情境來實施,要求學生結合圖片,融入單元詞匯表中的詞、詞組或該詞所生成的搭配來對圖片的情境加以敘述,達到詞匯鞏固、運用的復習目的。
2.1 直觀情境
直觀情境是指教師呈現圖片,要求學生直接根據畫面以單個詞匯或詞塊的形式明示圖片中具體事物的名稱、具體的動作或具體的表情。一般說來,用于直觀情境的圖片內容是具體的、可以讓學生直接感知的,這類詞匯一般是表示具體事物的名詞、具體動作的動詞和情感的形容詞。如復習詞匯“engine”(發動機)和“swing”(秋千或蕩秋千)時,直觀情境運用如下(圖1所示)。
語言描述:whats this?
Whats this? What is she doing?
參考詞匯:A engine
A swing Swinging
[說明]圖片呈現在學生面前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圖片的內容加以模仿(模仿可以是聲音的,也可以是動作的),不僅可以使詞匯變得更形象、具體,還可以使課堂充滿活力,增加了復習詞匯的趣味性。
2.2 情景情境
情景情境要求學生用教師提供的單元詞匯,以句子或簡短語段的形式直接對圖片中的情景加以描述。如必修二Unit1介詞短語“in search of”(尋找),教師實施情景情境開展詞匯復習教學如下(圖2)
語言描述: What are they looking for?
參考例句:Maybe they are in search of earthworms (蚯蚓).
[說明]有助于把介詞短語“in search of”和語言描述What are they looking for?中“look for”在用法上的加以區別。
如必修一 Unit4 詞匯“trap”(名詞:陷阱,動詞:使陷入困境)、“rescue”(營救),教師也可以借助情景情境來復習:
語言描述:This is a slough(泥潭). What happened to the cow? What are the farmers doing?
參考語段:Unluckily, a cow is trapped in a slough. Because the slough is covered with water,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this is a trap. Many farmers are trying to rescue it.
[說明]通過情景情境詞匯復習,加深學生對“trap”作為名詞和動詞的印象,有利于幫助學生內化“trap”作為動詞時的常見搭配結構,即“be trapped in”。
2.3 主題情境endprint
主題情境由兩張或兩張以上的系列圖片組成,每個系列都表達了一個主題,教師所提供的所有詞匯與該主題都是有著緊密聯系的,要求學生用較長語段揭示圖片中所隱含的主題,達到詞匯復習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通過主題情境,不僅能給學生提供想象詞匯使用的具體時空,而且某些主題情境還起到對學生滲透跟主題有關的道德情感教育。如必修一 Unit4 “earthquake”(地震)、“disaster”(災難)、“destroy”(破壞)、“injure”(傷害)、“bury”(埋葬)、“in ruins”(成為廢墟),主題情境實施如下(圖3)。
語言描述:what happened in Sichuan on May 12th, 2008? What was the result?
參考短文:On May 12th,2008, a great earthquake broke out in Sichuan,which was a disaster to most families.Nearly everything was destroyed and the whole city was in ruins.Many people died or were injured or buried under the ground and many children were left without parents.
[說明]通過四川地震主題情境的詞匯復習,不僅有助于學生內化這些詞匯,而且還能讓學生懂得生命的短暫和脆弱,從而感受到生命的珍貴并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又如必修二 Unit4“hunt”(狩獵,尋找),“decrease”(減少),“protection”(保護)和 “die out”(滅絕)這四個相關詞匯,主題情境實施如下:
語言描述:what does the poachers(偷獵者) want to do? What is the result? What should we do?
參考短文:To our anger, some poachers still try to hunt elephants for their ivory. So the number of elephants all over the world is still decreasing. If they can not get enough protection from human rac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y will also die out one day.
[說明]通過捕殺大象為主題情境的詞匯復習,學生除內化了相應的詞匯,還能增強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
3 基于圖片情境的詞匯復習原則
3.1 趣味性原則
英國著名語言學家埃克斯莉說:“教英語的最好方法就是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那種方法”(方虹,2010)。如何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使他們對詞匯復習的興趣長時間地保持在課堂上是決定詞匯復習教學是否成功的關鍵。所以,要提高學生的課堂關注度,詞匯復習的圖片情境必須以興趣為導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出發點,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
3.2 重點處理活躍詞匯原則
首先,高中英語詞匯量大,學生學習英語的苦惱莫過于詞匯的記憶,而且一詞多義、一詞多用法更是令學生焦頭爛額問題。其次,高中教學課時有限,不可能對每個詞匯都做具體地處理,而且面面俱到造成學生負擔過重,容易使人產生厭倦的情緒,所以教師在詞匯復習教學中要做到有的放矢,堅持重點處理積極活躍詞匯的原則。積極活躍詞匯通常是指出現頻率高、搭配靈活等特點的詞匯,這部分詞匯往往就是常見的動詞、名詞、介詞和副詞等。
3.3 循序漸進原則
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一個是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化的過程,對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步就達到對其本質的認識。圖片情境的詞匯復習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現有水平,特別是要照顧差生的學習需要,由易到難,從具體再到抽象,不斷深入的過程。語言描述應盡量使用學生熟悉的詞匯,碰到一些偏僻的詞匯可以給出中文提示,以減少理解的障礙,維持學生穩定的學習動機。
4 基于圖片情境的詞匯復習意義
4.1 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指導思想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2003)指出:教師要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英語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各種聽覺和視覺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促進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
4.2 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interest)是個體在活動中形成的力求探究某種事物或對象的交際心理狀態。當個體對活動產生興趣時,往往會發展成活動的內部動機,激勵個體完成活動(王振宏,2009)。圖片情境,教師給學生創造了一個新奇、新穎和趣味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觸,使學生接觸的不再是孤立的、抽象的符號,而是活生生的語言,從而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各種認知因素,驅使學生積極參與詞匯復習活動(吳增強,1998)。
4.3 有助于學生記憶詞匯
圖片具有形象化、生動性和開放性特點,運用圖片創設情境進行詞匯復習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想象和思維,能將學生的“看”、“想”、“做”很好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做事情和解決問題中運用詞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思維過程,提高詞匯的記憶效果。
4.4 有利于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提高
圖片加語言描述,給學生提供了有意義的、自然的教學情境,體現了詞匯認知和運用的情景性、生活性、交際性和可操作性,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了英語學習的實用性,把學生觀察、思維、想象三種能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共同參與詞匯復習,不僅加深了對詞匯的識記,加強了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5 結語
總之,基于圖片情境的詞匯復習,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里特征,遵循現代心理學的認知規律,充分利用形象、生動的場景,變抽象語言為生動的可視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協調發展,從而使他們正確理解和使用詞匯,提高對詞匯的語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Brumfit.The Functional-Notional Approach:From Theory to Practic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 Richard, J.C.Rodgers, T.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3] 常林.中國大學外語教學中的命題教學與素質教育[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4] 方虹.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對策[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0(5):27-29.
[5]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 王振宏.學習動機的認知理論與應用[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134-147.
[7] 吳增強.現代學校心理輔導[M].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
[8] 楊苗捷.英語情境教學法的應用[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0(1).endprint